应天书院,位于河南商丘睢阳区,为何却又叫“南京国子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2-03

应天府书院又名英天书院、绥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绥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据史料记载,“县立学堂始于此”。应天府书院,原名绥阳书院,由商丘人杨古于金代后期创办。北宋中大祥和二年(1009年),宋真宗将应天书院改为官办学堂,称为应天府书院,正式授予应天府书院的称号。中大祥和七年(1014),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代都城。应天书院又称“南京书院”。清礼三年(1043),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北宋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唯一升格为国子监的书院。


北宋的书院大都位于山中胜地,而天府书院则设在繁华的市区,人才济济。在阎舒、范仲淹的参与下,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书院的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门、皇家图书馆、状元桥、指导员室、明伦殿、走廊室等,范仲淹的《南京书院》中有“世事依其而定”的说法。《九朝志》载:“宋兴,天下国都,从中吸取了教训。”在元代赵孟鹏所著《易学》一书中,“宋初天下有四大书院,以应天书院为首”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行了第一次“四大书院”邮票仪式。2015年3月13日,应天学院被列为“河南省社会科普基地”。

应天府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后金(936-947)。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方学校受到损害,祥旭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中原地区出现了一批私塾,应该是天府书院的产物。当时,商丘人杨悫愿意接受教育。在赵志将军的帮助下,他创办了绥阳学堂,并聚众讲学。他死后,他的学生齐同文继续办学。它培养了宗笃、徐翔、陈翔玉、高翔贤、郭成帆等著名人物,后来成为太极的重要官员。绥阳学校逐渐形成了学术文化交流教育中心,但齐同文去世后,学校一度关闭。


中大祥和二年(公元1009年),城里的富人曹成在齐同文读书的地方投资300万黄金,盖了150间房子,收藏了1500多册书籍,招收了学生。次年,齐同文的孙子齐顺斌被聘为主治医院,曹成任助教,创办了学院。”博扬的所有生物都有很多讲座。”。他甘愿牺牲学识给官吏,而真正的宗族皇帝也会大加赞叹,“脸能玩”。他颁布了一项诏书,以表彰明堂的学者。他为明堂学者盛都写了《文集》。陈耀祖,前政治参赞,曾写过“题名”,并被命名为“应天府书院”。应天书院改为公办学校,政府拨出十公顷学田作校款。宋徽尧于1009年2月24日对书院的诏书。此后,应天书院获得了官学地位。书院在宋代被正式认定为早期的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