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偶尔踮脚尖走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5
一到两岁的宝宝走路时因为脚部力量不够,就会出现踮脚走路的状态,家长应该给予纠正。
1、走路练习,家长让宝宝在木板和柔软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增加宝宝的触地感和抓地感,培养其平衡力,也可以让宝宝在斜坡上行走,以及用后脚跟走路,锻炼宝宝的小腿肌肉,每天让孩子练习蹲下或者是让他站直后尽可能让身体往前倾,这样脚背和小腿的角度就会慢慢变小,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步子还不是很稳,父母要教会他正确的走路动作,脚跟先落地,站稳再推送身体。
2、选择合适的鞋子,孩子走得很稳之后,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前脚掌比较容易弯曲的鞋子,这样能更好的培养正确走路姿势,最好购买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童鞋品牌。
3、线上步行练习,这是蒙氏教育中运用与训练孩子步态的一种方法,让孩子把一脚的脚尖和另一脚的脚跟相接触,同时置于线上,在这种状态下,双脚交互前进时是很容易失去平衡的,因此这种练习可以促进孩子腿脚协调能力的发展,两岁以后可以考虑让孩子进行线上步行练习。
第2个回答  2020-10-05
一岁的宝宝都是刚学会走路,而刚学步阶段的宝宝偶尔踮脚走路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经常踮脚走路可能是发育异常导致的。
宝宝刚学会走路时腿部的肌肉过度紧张,而身体协调度不够,因此脚丫触地后容易出现踮着脚尖走路的现象,但会随着其生长发育逐渐的消失,如果,宝宝一直踮脚走路可能是跟腱过短引起的。
如宝宝跟腱过短引起踮脚尖走路的话,就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训练矫正。
孩子走路脚尖着地,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发生在孩子学步时期(一岁左右)属于生理性,是正常现象;过了正常学步期,属于病理性,要警惕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
针对1岁半宝宝走路偶有踮脚的现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临床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习惯性踮脚步态,多因为小儿初学走路时习惯不良造成,经习惯矫正后可改善。(2)病理性踮脚步态,多因为双下肢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增高造成。此种情况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才能改善。常用的康复措施包括:1)跟腱的牵拉。2)痉挛治疗仪的使用。3)肉毒毒素的注射。4)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