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熊孩子”越来越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不知从何时起,“熊孩子”这个词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让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多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称呼。我们经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孩子画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所以当我们称呼孩子为“熊孩子”的时候,是每位家长需要反思的时候,有越来越多的“熊孩子”是不是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熊家长”呢?

曾经看到这样的新闻:

河南的一位妈妈,最近发现自己7岁女儿的眼睛里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小纸片。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多的时候达47张小纸片,少的就是1张。

她连忙问女儿到底怎么回事,女儿哭着向她说出了原因:

这些纸片,是她被一群男同学按住往眼睛里强塞进去的!

那天中午,她吃过午饭进教室的时候,有三个男生,掰着她的眼睛往里塞纸片。

白色的,黄色的,都是平时学生们用的作业本纸张。

医生说,目前还无法确诊眼睛里到底还有多少纸片残留。



不可能开刀整个挖出来清理,因为视网膜神经极其复杂,稍有不慎孩子就有失明的风险。

可怜的7岁小女孩,现在眼睛已经发炎,视力产生了严重的衰退,眼角和太阳穴出现不适症状。

更糟糕的是,她现在特别怕看到陌生人,心理阴影不可估量。

是有多铁石心肠的3个小男生,才能做出如此恐怖的事情?

校长却轻描淡写地说:七八岁小孩,他们也没啥恶意,就是小孩在一起玩耍而已。

更加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女孩家长找到那几个孩子的家长,其中一个孩子的爷爷这样说:“我觉得你们就是瞎说,纸片那么大怎么可能塞进眼睛里,这根本不科学。你拿一个纸片塞我眼睛里,如果塞得进我就承认是我孙子干的,塞不进我就不承认”。

面对事实,孩子的家长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找理由推卸责任。这样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也许就成了我们口中的“熊孩子”。其实孩子也很冤枉,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他:如何做才是对的?做错了该怎么办?未来有一天,他走向 社会 该怎么办?值得家长深思。

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有一个小孩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嫌楼外施工太吵,就用小刀把工人的安全绳割断;


有小孩往婴儿车砸大块石头,导致车里的婴儿当场受伤,右腿严重骨折;


有初中生用砖块恶狠狠地打了9下老师头部,把老师打进ICU病房......


同样,网上还流传这样的一组图片:

地铁一节短短的车厢上,两种父母的对比,让教养的差距立现:

那天的地铁虽然没有拥挤到人挤人的地步,但仍有几位乘客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可一对父母却带着两个孩子,如同身处自家客厅,霸占着一长排的座位。明明可以让小孩子坐直身子,却让他们躺着,鞋直接踩在座位上。这不就是在告诉小孩:公共场合,不用管别人,自己舒服就行吗。

而另一对父母,却推着婴儿车来到地铁的角落,避免妨碍了车厢通道的通行。父亲逗得孩子笑出声时,母亲还会提醒父亲,不要影响到别人。意识到错误的父亲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真实的一幕被网友拍照记录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文化说:人之初,性本恶。那孩子无论善与恶,又源于哪里呢?答案是肯定的,源于家庭,源于父母。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写道:“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如果水质过差,最终树苗不仅不会成为参天大树,还会枯死。”

所以,家庭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那具体作为父母如何来做呢?明朝的关学代表人物冯从吾先生,把教育学问只归结成三句话: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作为父母,如果在家庭教育中能做到这三句话,教育就成功了,同时也一定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1、说好话:

作为父母,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一定要用正面的、积极的、正能量的语言去滋养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为孩子提出的都是更高的要求,当孩子完不成,负面语言指责打压就开始了。当孩子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挫败感的时候,哪里会有进步的动力和欲望。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听让人舒服的话,想想平时我们在和孩子沟通中,都说了什么?所以作为父母会不会“说好话”,在家庭教育中变得尤为重要。


2、做好事: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教育不能只“说说”,应该把语言化作行动。那具体的行动是什么呢?就是为孩子做好榜样!你想让孩子爱上阅读,也请你拿起书本认真阅读。你想孩子爱上音乐,请你在家为孩子打造音乐的氛围。你想孩子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也请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不成功,就是因为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都无法做到。所以作为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非常重要的。


3、存好心:

我经常在课堂上会问家长,请问:“你们相不相信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很多家长呵呵一笑。他们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他们是不相信的。中国有句老话: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作为父母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是可以的,是潜能无限的。你的教育力量是无法完全散发并影响孩子,因为你的语气在怀疑,你的眼神在闪躲,你的声音缺乏力量。只因心中没有“信”。所以,我认为你对孩子的“信”,比任何教育力量都要强大。有多少孩子不但不优秀,甚至身体有缺陷,最后都能取得人生成就!不就是源于自己对自己的“信”,源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信”嘛。所以我也想问一下,各位读者们各位家长们,你相信你的孩子吗?


总结:天底下本就没有“熊孩子”,有的只是“熊爸熊妈”。所以,培养优秀的孩子并不困难,从家长自己我做起,努力让自己学习成长,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父母不成长,总是要求孩子成长的父母,一定无法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好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的共修之旅,彼此相伴成长,才能培养优秀孩子,成就幸福家庭。

祝愿天下父母幸福,孩子茁壮成长。欢迎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