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06
在古人留下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童子拜佛的情节。如果说成人拜佛为的是求佛祖保佑,以获得富贵、健康、平安等等,那么天真可爱的儿童为何要拜佛呢?
或许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画家“要”他们笔下的孩童拜佛,当然这些孩童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是画家的心灵寄托,抑或干脆画家本人的精神化身罢了。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古代绘画中出现的童子拜佛,反映出佛教在民间的普及程度之高甚至还有进一步宣传信仰的意思——你看,就连儿童都来礼佛了呢!作为成人的你,还不快快醒悟一心向善?
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有一幅《婴戏图》,描绘的主题便是童子拜佛。陈洪绶笔下的人物形象向来奇崛诡异,其童子造型也不例外。本图表现了一群幼儿在庭院中作礼佛游戏的情景。最前面的童子手捧插有鲜花的净瓶,毕恭毕敬地在佛前献纳;他的旁边有一孩童匍匐在地上磕头参拜;后面还有一个孩童正跪地双手合十。
画面最上方的幼童也跪在地上,但作侧身回望状,仿佛是在观察同伴的动作并加以模仿。四个孩童统一于礼佛情节中,但动态、服饰发型各异,所以无重复之感。拜佛的他们正在模仿成人的动作,虽然看上去虔诚无比,却流露出稚拙之趣。尤其是磕头的幼童还穿着开裆裤,露出了屁股。这一切让人感觉又可爱又可笑,更为作品增添了几分情趣。
然而,童子拜佛的婴戏题材绘画源于何时呢?陈洪绶是否为初创者?答案并非如此。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推移,我们会发现送到就有类似画作,但是因作品无款,故不能确定画家为谁。比如下面这幅《灌佛婴戏图》。
此图虽无款,但根据题材和风格,研究者一般将其归入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名下。只见画中四男童在一高树石岩之下,正准备灌佛。何为灌佛?这是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主要指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都举行这种仪式。
再回到画面中来看,画中最前方一儿童面朝佛像双手合十跪在地上的蒲团上,神态恭敬,一幅虔诚教徒朝拜的样子。中间穿红色衣服的儿童则弓着腰,双手托着一座小佛塔,可能要将其放于地上。另一位半蹲半跪的男童与持佛塔者相呼应,他一只手举着小佛像,另一手向前伸出,仿佛要去接同伴手里的佛塔。两人都神情专注,好像在为神圣的朝拜仪式做准备。
再仔细看会发现,两孩童之间的地面上有一花瓶,瓶中插有红花,花瓶后有一大佛塔,此塔放在一只大圆盘中,盘中盛有黄色如沙土状物。最后画中还有一儿童,一手拿一小盆花,一手捻一朵花,正扭头回望眼前三位小伙伴。
将宋代这幅画与陈洪绶的那幅作品对比可见,两者相似处颇多:无论是主题(童子拜佛),还是儿童数目(四位)、孩童动作(跪地、双手合十、扭头回望)都一致。另外,画面中都出了佛塔、佛像、花瓶、岩石等物,只是陈洪绶笔下的佛塔、佛像在形体上更大一些。
画家陈洪绶生活于明末乱世,人生经历坎坷不平,后遁入空门。有研究者指出,其《婴戏拜佛图》是对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中童子“聚沙为塔”偈言和经变画的表现。《妙法莲花经》认为众生皆能成佛,其偈言在谈到世人修行佛道时,曾述及童子聚沙为塔,并称其为童子戏,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宋元时期《妙法莲花经》经变画所绘童子聚沙为塔图,就是根据经文表现包括童子的众生成佛、佛光普照、大同世界出现的情景,以宣传佛教。可见皈依佛门的陈洪绶,不排除受佛教思想影响而产生创作此图的意愿。另外,陈洪绶曾在明崇祯年间奉诏入内廷作画,得以纵览宫廷藏画。或许当时那幅宋代宫廷画作《灌佛婴戏图》给了他灵感。
但他是那样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画家,故绝不可能为原作所拘。于是出现了更具趣味的同题佳作。相比之下,明代职业画家仇英所绘的《婴戏图》就与苏汉臣版的大同小异了。两者的唯一不同在于仇英的画面背景中少了一些栏杆。
仇英来自民间,但其山水、人物皆有很大成就,作为“明四家”之一,其临摹古人作品之功力非同一般。但是,此图显然不能算作纯粹的临摹之作,因为背景处并不相同。所以只能推断,仇英此作也是以“图画解佛经”的创作表现。
作为职业画家要紧跟时代潮流,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佛教自传入我国开始,就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他们愿意修行,希望亲近佛,得到护佑。同时又希望越方便越好,就像“念阿弥陀佛就会得福,念观音菩萨就会受保佑”一样。
此类画作的出现不是偶然,毕竟画面中出现了佛家的吉祥器物,亦有童子虔诚无比的拜佛之礼。故表现童子礼佛情节的画作同时出现在宫廷画家、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笔下,并能够成为一时风气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