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7-21
数学学科创建于1954 年,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型数学科学学院。2017 年9 月首都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基础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数学、统计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教学(数学)”与“应用统计”2 个专业硕士点。学院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非师范两个专业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3 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国数学科学学院家级特色专业、“数学基础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数学科学学院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广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93 名,其中教授41 名,副教授41 名,博士生导师32 名,在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院所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83 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 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 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2 名、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 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 名、国家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1 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 名、国务院统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 名、教育部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 名、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1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 个。
数学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由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程“代数学”(含高等代数、抽象代数)是国家精品课程,“解析几何”、“几何学”是北京市精品课程,有多项教学成果和多部教材获国家和北京市一、二等奖。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受到严格的数学训练与计算机技能训练,因而有很强的适应性。办学六十多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各类人才两万余名,其中既有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教师”张思明、“全国模范教师”张勃、中学特级教师童嘉森为代表的一批在基础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和以戎小春(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作45 分钟报告)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知名数学家,也有以汪丁丁、汪同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和高级管理人才。
数学科学学院对学生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全体一年级学生统一学习基础课;二年级起,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必修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三个非师范专业继续按数学类录取,学生于第三学期末在以上三个专业内(按一定比例)根据学生意愿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数学类(数理实验班)严格执行考核机制,入学一年后根据专业课成绩进行考核淘汰。由于学生本人原因,可以在每学期期末自愿申请退出实验班。同时,数学类学生入学后有机会通过面试选拔进入数理实验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