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教育功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3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

民俗传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历时性传播,即民俗的传承,另一种是共时性传播,即民俗的扩布。

从我国目前民俗传播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历时性传播,还是共时性传播,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深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许多传统文化面临难以传承下去的问题。

从共时性的传播来看,国外的民俗文化对我们冲击也不小。

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游牧、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民俗传承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

在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发生变迁,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丰富,使得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人际传播的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为民俗传播服务,使民俗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大众传媒与民俗传播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

在狭义上,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

大众传媒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人们生活的空间。

大众传媒如何与民俗传播嫁接,民俗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当今民俗学界不可不考虑的问题,正如乌丙安先生在他的《民俗学原理》中曾经提到的:“民俗信息的‘传’的传统形式正在与现代大众传播的‘传’的形式形成了全面碰撞和微妙的重整嫁接,必然引起民俗学的密切关注。

”③

德国民俗学家保?辛格尔对现代传媒技术与民俗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现代技术世界的发达表面上造成了许多不利于民间文化生存的条件,但在现实上现代技术世界的时间感及交通、大众传媒造成的跨越式的空间,以及社会分化的强化,促使民俗活动的节奏加快,为民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涵盖面,使之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传递到超地方的领域中,并为不同社群的认同和联谊提供机会。

三、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类似于“龙牌会”这样的涉及民间信仰、民间表演艺术等领域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发展,已经不能够仅仅依赖传统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方式,而应在更广阔的社会网络和更复杂的社会层次中,经由大众传播媒介的收集、整理、出版、发行,而得以广泛的传播。

⒈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

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其传承时间、丰富其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

⑤范庄“龙牌会”被学者称为中华民族龙崇拜的活化石,而正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使得发生在河北一个小村庄的民俗活动,可以传播到全中国。

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 *** 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

媒介的报道,可以介绍保护民俗传统的重要性,唤起公众的关注,同时引起 *** 职能部门的重视。

“龙牌会”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全区域的民间活动。

随着大众传媒的介入,如今的“龙牌会”,吸引了大量中外学者前往调研,参与此项活动的来自周边地区的普通民众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⒉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

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尤其是“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

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

大众传媒在传播民俗时,会根据政策导向和受众特点选 *** 俗报道的切入点。

比如在对“龙牌会”的报道过程中,会避免民间信仰中的敏感问题,将“龙文化”作为报道的重点。

为了迎合受众的审美情趣,纸质媒体大都会用较大篇幅描写新奇 *** 的“勾龙化白蛾”传说,而电视媒体则选择热闹喜庆的花会表演作为报道重点。

对于不能亲身参与“龙牌会”的受众,只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物了解这些已经丢失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以“龙牌会”为例,在专门供奉龙牌的龙祖殿修建之前,“龙牌”供奉在当值会头的家中,“龙牌会”期间要将“龙牌”从当值会头家请出,在绕村子 *** 一周后,请入事先搭好的“龙棚”,有一套繁芜的仪式和过程。

而龙祖殿修好之后,已不需要将“龙牌”请出请入,而为了营造热闹的气氛,同时配合媒体拍摄的需要,每年“龙牌会”期间,还是会有抬“龙牌” *** 的仪式,使得活动中神圣性逐渐隐没,而“娱人”的色彩愈加浓重起来。

有些媒体由于在花会表演过程中,没有抓拍到理想的画面,有时还会要求中断表演,重新开始,从而使得民俗活动的表演性越来越强。

四、对大众传媒传播民俗事象的展望与对策

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民俗内容会越来越多,涉及面会越来越广

①大众传媒与民俗结缘是未来大众传媒发展的需要

大众传播既要传承传统文明,又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既要取悦于受众,又要引导受众。

大众传媒再现民俗,在题材上有着取之不竭的源泉。

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迫使发展中国家文化趋同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发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中国大众传媒应站在人类文化历史和现实的联结点上,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民风,挖掘现实生活中独具神韵的民俗万象。

总之,大众传媒需要通过民俗,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提升自身的品位,扩大竞争优势。

②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民俗知识

大众传媒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又具有受众广泛、形式多样、覆盖面宽、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实现人际传播所不能达到的传播效果。

我们需要在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和教育,是既便捷又高效的途径。

大众传媒的宣传和报道,使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⒉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为民俗文化的传播服务

①加强民俗事象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寻找民俗传播的契机

民俗文化属于大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其传播过程中,必须找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利用符合现代人理解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传播形式,还要将符合现代社会特性的新的文化元素和传承手段不断加入其中,才能保持民俗文化发展的长久生命力。

另外,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要寻找民俗传播的良好契机,以使受众更加直观而深刻地理解一项民俗事象的意义。

例如,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这句俗语,每年二月二期间,河北省的报纸和电视都会对“龙牌会”进行报道,但都只是简要的报道,如能制作专题节目对“龙牌会”的来龙去脉,以及期间活动进行详细介绍,相信对广大受众了解“龙牌会”这一传统民俗活动,会起到良好效果。

②加强理论指导,慎重筛选民俗传播内容

在纷繁复杂的民俗传统中,究竟该选择哪些民俗事象进行传播呢?这就要求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加强民俗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民俗事象选择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那些保存比较完整、群众基础比较好、形式比较活泼、表演性比较强,受众所喜闻乐见,最能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并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积极影响的民俗事象进行传播。

另外,在民俗节目制作过程中,还要将其放入整个文化空间中进行全面考虑,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整个民俗事象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占有尽量全面的民俗素材。

这样才能在后期节目制作过程中,选择最具代表性,也最能反映真实民俗生活的内容加以传播。

③寻找比较好的沟通方式,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大众传媒的受众,是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

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

⑥因此,大众传媒在传播民俗事象时,除了要在选材上下功夫,传播方式也需要经过慎重的选择,要避免生硬的说教性的传播,而是要在形象性、通俗性上下功夫,对于比较难懂的内容,尽量用通俗的语句和完整的画面进行解释。

在“地球村”日益形成的今天,社会变化不断加剧,大众传播媒介深刻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

而人是生活在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下的,民俗文化依然影响着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

在外国文化对我国冲击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展示本国本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才能让世界真正了解我们,才能充分保存民族文化的精髓。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

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播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理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

因此,无论在学理研究还是操作实践层面,都需要把两者加以结合,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扩布和推广。

注释

① 引自《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页

② 引自《新闻与大众传播媒介》,李永健、展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0页

③ 引自《民俗学原理》,乌丙安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9页

④ 引自《民俗传播学》,仲福兰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451页

⑤ 引自《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功能与缺失》权玺,载于中国民俗网--民俗研究 2008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