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儒释道合一的人格修炼次第(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老子认为,“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关系,做不到道才追求德,做不到德才追求仁,做不到仁则追求义,做不到义便追求礼,连礼也做不到,就只能追求智和信。当然,这个“智”不是智慧,而是知识。但我们不提倡这样的选择,我们提倡“信、智、礼、义、仁、德、道”——-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在信的层面也不要紧,要向上追求智,达到智还不够,还要向上追求礼,达到礼再追求义,达到义就追求仁,仁也实现了就追求德,有了德就追求道。这就叫修行。

       老子的思路不是这样,他是用前一个否定后一个,认为后者的境界不如前者的境界。换句话说,老子认为,能做到道与德是最好的,仁义礼智信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儒家在这方面的思路跟我们比较像,他们也肯定“仁义礼智信”的意义,认为“仁义礼智信”是非常重要的人格修炼。所以,“信智礼义仁”也是儒家的人格修炼次第。他们从信修起,完成信的修炼就注重积累知识,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侧重于礼的修行,接着修义气,再往上修仁心。仁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他们称之为“仁道”。不过,当他们实现仁道,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博爱之心时,慢慢地就会拥有真正的德行,随着德行的慢慢增长,也会入道,甚至得道。这就是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然,修到超越仁心的层次,进入德的境界,甚至入道时,儒家的方法论就不够用了,因此,儒家修到最后,往往会从佛家和道家中汲取营养,然后开始佛家或道家所认为的修道。如果修得很好,最后就会进入佛家所说的无修道。中国历史上有些非常高明的大德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中国还有个成语叫“道貌岸然”,现在虽然是贬义词,但最早的时候它是褒义词,意思是,得道之人有一种“道貌”,也就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怎么来的?就是修炼仁义礼智信修出来的。武当山戒堂上有一副对联,对联中写道:“天地君亲师,大恩难报;仁义礼智信,至德当修。”所以,道家也肯定仁义礼智信的修炼。而且,你最后修成的道德,也要通过仁义礼智信的行为来体现,只有行为才能代表你的境界,而不是言语的表达。表达不出来也不要紧,因为表达需要文字般若,就算你没有文字般若,只要有承载道德的行为,也足以证明自己的境界。所以,不能否定具体的行为,而要用道的智慧去观照行为,同时用行为来支撑你的智慧。换句话说,超越后的仁义礼智信,是道德的外在表现。所以它们两者是不能偏废的,有点像福德和功德。

       佛家允许信仰者追求福德福报,但那是在明心见性之前,明心见性之后,信仰者就不会求这些东西了。但是,即使不求,他们也会俱足福德福报。为什么?因为不修德不可能明道,修道必须修德——过去有“三千功德”的说法——而德又必然反映在具体的行为之中,所以,通过行为,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明道了。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明道了,他就必然有很好的德行,而有德之人必有福,所以,他也必然俱足福报和福德。大德之所以能嬴得千古敬仰,就是因为他有很好的德行,德行让他俱足了福报和福德,有很好的善缘。这时,很多人都愿意接触他、帮助他,他就容易把真理传播出去。

       传播是需要善缘的,所谓的善缘,就是一种很好的缘分,也是一种对你有所帮助的外在条件。儒释道都讲究广结善缘,就是这个原因。不过,历史上有很多大德能够通因缘,他们已经超越了因缘。他们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在利众,因此不求善缘而自然善缘俱足,也就不需要专门去广结善缘。这样的人,只要活着,就会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利益。在我心中,他们比高僧更加伟大。

                    ——选自《老子的心事第二辑》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