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妄还真】十种方法/视角(6)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六存境存心。谓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则心不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于道无碍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故有语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又云。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此是存境存心灭妄功夫也。

第六种方法为【存境存心】。对于【心】【境】关系,此种方法再次调整了视角,不是泯一存一,也不是双泯,而是双存!这种方法相比之前的方法,难度似乎降低了,但其实暗中提高了。因为这里的双存,不是无觉察的双存,而是高度觉察下的双存。虽然双存,但相互之间如同水月:水无映月之心,月无照水之意。

谓做功夫时。心住心位境住境位。有时心境相对。则心不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自然妄念不生。于道无碍故。

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时,同时觉察【心】与【境】,对于【心】不刻意去“泯灭”它,对于【境】也不刻意去“泯灭”它,只要保持【觉察】本身,让【心】自生自灭,让【境】自来自去,【心】不去逐【境】,【境】亦不来扰【心】,让【心】【境】【觉】皆保持独立,同时让【心】【境】都映现在【觉察】的视界里。

有的时候,遇到了某种容易干扰内心的情境,这时就要保持高度的觉察,让心安住于寂静清明的本位,让境保持在境那里,不来扰心。对境的观照,应使用慧观,即无常、变化、缘起性空之慧观,对心的观照,应重点安住于本性——寂静、清明。如是觉察,如是安住,就可以做到【心不取境,境不临心,各不相到】,如此自然不会有妄念生起,而真心常明。

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即祖师人境俱不夺法门也。

经中说,依这种方法进行训练,功夫到时,就可以做到心在心的位置上,境在境的位置上,随顺世间万象而不被世间万象所染,如是,心境皆本自清净,触目皆是净土。这即是祖师们说的【人境俱不夺】法门。

故有语云。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又云。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此是存境存心灭妄功夫也。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语出宋代诗人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此处以诗人的视角比喻独立之观照,心不染境,境不留心。

【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暂未查到出处,也可能是禅师自语。当说【游子不知归】时,照见【游子不知归】的那个本体不正明明白白地光明朗照着吗?此时,【不知归】恰恰是心镜双忘后的当下澄明,何有归与不归之分别?本无所离,亦无所归。既言心境双忘,可不是泯心泯境?如何是存心存境?山花千万朵,游子不知归,此境朗然,照见此境之心亦朗然。心境皆明,觉照朗然,可不是存境存心吗?

其实,无论泯心存境、泯境存心,还是泯心泯境、存境存心,真正的重点其实在于照见心与境的【觉照】本身。此【觉照】来自觉察,但比觉察更进一步,其中既含有【慧观】之智慧,又有【禅定】之定力,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觉察。有了这种慧观与觉照,有了始终保持在此状态中的定力,泯什么存什么,仅仅是视角之角度的调整,而视角本身的独立、清明、智慧、光明,本自无二无别。而如果没有这种慧观、觉照以及禅定之力,泯什么存什么,既难以操作和契入,又难以保持。

古人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阅读经典以及祖师们留下的文章,更是如此。如果仅仅盯着文章的内容,就很容易掉进内容的罗网,当我们同时能够看见作者的视角,就很容易明白作者所说的内容。特别是禅门祖师,其视角鲜活灵动,无拘无束,既随机而变,又如如不动。所以,修行者应当多体悟祖师之视角,以其视角照见其所言。当你能够契入其视角时,一切皆朗然明白。若你能再高一层,不仅契入其视角,而且能审视其视角,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亦非没有可能。

何以能够如此呢?此皆视角学之本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