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的越国弋阳县是现在的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17
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县境东西宽27千米,南北长76千米,总面积1593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场),1个街道办事处,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弋阳常住人口总量353378人,县城建成区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乡,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写下诗句:“革命一故乡,江西弋阳,山城如画世无双,南屏武夷北怀玉,遍地文章。”

弋阳县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构成弋阳盆地。境内河流分属信江和饶河水系。[3]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4]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块世界级、国家级名片的龟峰等名胜。方言属赣语系,为戏剧曲调弋阳腔发源地[3]。有弋阳年糕、汤粉、油炸粿、清明粿、灯盏粿、千层糕、夹子馃、冻米、芝麻糕等许多远近闻名的小吃。
人文历史
弋阳历史悠久,是高腔鼻祖的诞生地。自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置县,至今已有1800年。文化积淀深厚,是位列明代戏曲四大声腔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活化石”、高腔戏曲“鼻祖”——弋阳腔的诞生地,境内至今还保存有古戏台50多座,2006年弋阳腔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历代名人辈出,古代有南宋抗金宰相陈康伯,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诗人谢叠山;现代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 士、民族英雄方志敏,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中将吴克华等;解放后,走出过邵式平、方志纯、舒圣佑三任省长,涌现出“网络妈妈”刘焕荣、中国公安系统杰出英模姚南杰、舍己救人烈士葛晓威等一批杰出代表。
弋阳是方志敏精神的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弋阳县人口仅10余万,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多达9288名。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两条半枪闹革命”,建立了被毛泽东盛赞“有很好的创造”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后世留下了以“爱国、创造、清贫、奉献”为内涵的宝贵精神财富,方志敏纪念馆、方志敏故居被中宣部确定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志敏故事团进北京、入高校,足迹遍及中国各地;《清贫颂》传唱大江南北,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建制沿革
弋阳历史悠久,据《今县释名》记载:“县治在弋水之阳,曰弋者,以水形横斜似弋也。”据《太平寰宇记》:“水口有大石,面如镌成弋字,故名。本后汉之葛阳县,隋开皇中,因失印改为弋阳”。
西周,弋阳县境属楚番地。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吴伐楚取番地,弋阳属吴。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越灭吴,弋阳属越。公元前323年(周显王四十六年)楚成王兴兵伐越,尽取吴故土。弋阳重归于楚。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将王翦灭楚,弋阳属番县。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郡县,县境为九江郡余汗县葛阳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弋阳属淮南国九江郡余汗县。次年属扬州豫章郡余汗县。210年(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余汗县属之,同年析余汗县葛阳乡置葛阳县,县治赭亭(今五里庙)地处葛水之阳,属扬州鄱阳郡。
291年(晋元康元年)割扬州、荆州地置江州,葛阳属江州鄱阳郡,同年上饶县并入葛阳。南朝宋、齐,葛阳属江州鄱阳郡。420年(宋永初元年)析置上饶县。553(南朝梁承圣二年)改鄱阳郡为吴州,葛阳属之。568年(南朝陈光大二年)改吴州为鄱阳郡,葛阳属之。
589年(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葛阳属之。同年上饶县又并入葛阳。次年失县印,奏请迁移县治。开皇十二年,县治迁于弋江之北,改名弋阳县。607年(大业三年)复改饶州为鄱阳郡,辖鄱阳、余干、弋阳三县。大业十二年,鄱阳操师乞、林士宏起兵反隋,操战死,林据鄱阳、九江、临川、南康等郡称帝,国号楚,弋阳为楚地,直至唐初。
622年(唐武德五年)灭林士宏。复改鄱阳郡为饶州,隶属洪州总管府。同年又析置上饶县,并析置长城、玉亭二县。武德七年,上饶县又并入弋阳县;玉亭乡并入长城县,次年长城县并入余干县。627(唐贞观元年)弋阳属江南道饶州。695年(证圣元年)析弋阳东境及须江、常山西境置玉山县。773年(开元二十一年)饶州属江南西道。742年(天宝元年)复改饶州为鄱阳郡,仍属江南西道。758年(乾元元年)复改鄱阳郡为饶州,并析饶州、衢州置信州,析置上饶县,为信州治。信州辖上饶、弋阳、永丰、玉山、常山五县,隶江南东道。同年,建州划鹅湖、旌孝、招善乡,抚州划仁义乡归弋阳。765年(永泰元年)析弋阳、余干地置贵溪县。
975年(宋开宝八年)弋阳属江南路信州。994年(淳化五年)析弋阳宝丰场为宝丰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弋阳属隆兴路信州。次年改属江浙行省建康道信州路。元末,弋阳为陈友谅攻占,1360年(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攻下信州,改为广信府。弋阳属广信府。
1371年(明洪武四年)弋阳随广信府转属江西行省。洪武九年,改江西行省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分五道,弋阳属湖广道广信府。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八月析弋阳、上饶地置兴安县。
1731年(清雍正九年)弋阳属江西省饶南九道广信府。
1912年(民国元年冬)弋阳为江西省直属县。1914年(民国三年)弋阳属江西省豫章道。1926年(民国十五年)弋阳为江西省直属县。1931年(民国二十年)弋阳属江西省第六行政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弋阳建立县苏维埃政府,先后属信江特区、赣东北省、闽浙赣省。
1949年5月3日,弋阳解放,属赣东北行政区贵溪专区;同年9月,赣东北行政区撤销,弋阳属江西省上饶专区。1968年,专区改为地区,弋阳属江西省上饶地区。1980年,地区仍旧,专员公署改为行政公署,弋阳属江西省上饶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10月,属设区市上饶市

据《辞海》及《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南部,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遂以剑名山。
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恳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己铸剑。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从闽侯出发,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这里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欧冶子在这里住下后,辟地设炉,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炼成了。“……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 锋芒盖世的宝剑。欧冶子将它献给越王。越王爱抚之下,命名“湛卢”。
传说湛卢剑屡易其主后,到晋代为名将周处所得,后由其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自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宝剑就失传了。所以 应该不是在秦始皇墓里 也不在欧冶子的墓里(话说欧冶子生卒年代不详。。埋在哪里也不知道哈,不过就和过去那些卖陶卖碳的自己却用不起一样,他铸造只是给了帝王们用了)。
湛卢剑历届主人(含传说):越王(允常、勾践)、吴王(阖闾、夫差)、楚昭王、薛仁贵、岳飞
另外你说的秦始皇随葬的 我个人感觉应该是工布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