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细雨中呼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在我第一次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单是从题目我就难以准确的判断出这部作品具体要讲述的内容。让我免不了要追问:为什么要在细雨中呼喊,这个题目与作品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呼喊是真正意义上呼喊,还是一个隐含的概念。再说看到题目带给我的感受,在细雨中比起在大雨中带给人的更是一种缠绵不绝的萦绕之感,没有大雨来的直接迅猛,这样的情境往往伴随着阴郁、低沉、苦闷的压抑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喊着,显示着一种声嘶力竭的追寻而又无果的状态。带着这些对小说的期待和幻想,开始了小说内容的解读。

  小说分成了四个章节:南门、友情、遥远、威胁。每一章节由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代表了每一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小说是由“我”在一个细雨飘扬的夜晚做的一个梦开始的,“我”在梦中看到了由于一个女人哭泣般的呼喊声而惊恐不安的自己,从而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叙述回忆的方式并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而是与每一节的主题相关的内容,小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每一部分都由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联系的回忆构成,这也符合回忆性文字的特征,能够在“我”的回忆中历经时间的冲刷而记忆尤存的,必定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每一个与不同人物发生的故事,在当时或是给予我心灵的微波。

  小说的第一个部分:南门。南门是整部小说大的背景,在“我”的回忆中南门自然、美丽、纯净,清澈透明的天空、松软的泥土、温暖的阳光,这就是“我”童年生长的环境,让我无拘无束奔跑的地方。“我”的家庭由外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和我组成,并不是一个富足的家庭,因此“我”要被迫离开从小生长的地方,被卖到其他地方生活,这让我中断了五年对南门的记忆,对家庭的定义含混不清。而这五年的生活又带给我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构成了“我”回忆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的长大,南门在“我”心目中已经不是温暖的故乡,亲人的排挤使“我”处境艰难,朋友的离去使我孤独备至。事情的发展在“我”在年幼的心灵上留下伤痕,“我”的好朋友苏宇因病离世,“我”的弟弟孙光明因救人而死,这些突然的变故使“我”在小小年龄就已经看清了许多道理。母亲凄厉的哭声让“我”感到,即使弟弟还活着也将重新死去,这是“我”对弟弟命运冥冥之中注定的判断,那样凄厉的哭喊声使我第一次感受到生离死别,母亲的哭喊声来源于内心最深处积聚的一种痛失子女的悲痛,听到这样的哭喊声也就暗示着弟弟已无生存的可能。父亲、哥哥把弟弟从水里捞出来并试图救活的弟弟的过程,让读者感到他们两人本性中还是保存有温情的部分,父子两人轮流把身体倒过来的弟弟背在背上倒水,他们不停地跑,跑到两人口吐白沫,哥哥因体力不支倒在了路边,父亲身体摇晃不止但仍然不放弃,用身体里迸发出来的最后一股力量,继续扛着弟弟跑,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无关与金钱、利益,而是浓浓的血缘亲情,促使他们即使知道弟弟已无法挽回的现实,还试图抓起一丝希望,我作为一个与家庭“割裂”的人,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父亲和哥哥以及母亲如何应对这件事情,虽然没有直接写“我”内心的情感变化过程,但从父亲、哥哥的称谓中可以看出他们固有的冰山的形象已经在“我”的心中出现了细微的裂痕。弟弟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弟弟就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王形象,做的任何事都应该被原谅。因此“我”对弟弟并没有明显的好恶可言,在弟弟下葬后,“我”只是觉得弟弟“正式结束了和人在一起的岁月”,可以看出在“我”的心目中弟弟不是真正的死去,而是到了另一个地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哥哥孙光平有性格但又软弱的人,他作为一家的长子,承担的责任比起“我”来说要大得多,他和大多数人一样都甘于自己平凡的命运,没想过试图改变。他和父亲水火不容但当论及有利可图的事情的时候,两人又“狼狈为奸”,做着同样的事情。哥哥对“我”来说冷漠、不亲近,却又为“我”凑齐了考试费还为“我”送行,哥哥的这个细小的举动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我”父亲孙光才是一个唯利可图、粗野、封建迷信、不顾家庭的人,他是家里的主干力量,对于任何没有利益的事情都已暴躁处之,对“我”和祖父远而避之。父亲虽然讨厌“我”但终究没有在我重返南门时将“我”赶出家门,给了我一个立身之地。在“我”的心目中孙广才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以至于后来的回忆中“我”再也没有叫出父亲这个称呼,而是直喊父亲的名字,但不可否认的是孙广才充当着我的父亲的角色,即使他再十恶不赦、深恶痛绝,他始终是我的父亲,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撇清的关系,所以“我”对父亲的任何作为都无动于衷,在威严震慑下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我”的母亲温柔、朴素、老实的农村妇女形象,她在家中的地位低,畏惧父亲的威严,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对于丈夫和儿子的背叛,只能忍气吞声,以哭来解决问题,备受屈辱仍然竭尽全力地维持着这个家,她是农村典型的妇女形象,从她身上散发的母性的光辉丝毫没有削弱,在“我”发烧”生病之时,一家人都在守着羊圈,只有母亲去请来医生。在“我”将要离去之际,母亲送“我”到村口,内心虽有众多临别前的话语,可不善言辞的她,只是在晨风中不知所措地望着“我”离去,当“我”最后一眼看母亲的时候,头发已花白了,母亲的形象使“我”一阵心酸。母亲最后安然离世,父亲醉酒死于臭水沟里,这让读者不禁感慨命运会善待受苦的人,而会惩罚作恶的人。

  小说的第二部分友情,主要讲述的是与苏宇、苏杭的友谊,和小伙伴鲁鲁的友谊。对女性身体的好奇心,对班上女同学的调弄,都真实地反映了在他们那个懵懵懂懂的年少时光最贴切的行为和心理,就是在一次次求知欲望的满足过程中,“我”与他们的友谊得到更深的发展和巩固,他们做尽了他们这个年纪该做甚至有所超越的事情,但一切并没有让读者由此感到厌恶,在一些紧张的情节,不免为他们的行为捏一把汗,为他们的无拘无束,感到欣喜和向往,为他们单纯而深厚的友谊深深打动,读到这个部分的我们仿佛和他们一样,都曾拥有过这段让人无比眷恋的简单时光,经历过所以感同深受,它们也仅仅属于我们的童年,是我们再也难以触及的美好岁月,只有通过回忆的方式,将它们一遍又一遍的回味,却又历历在目,激起心中无限的感慨。“我”和苏宇、苏杭、鲁鲁一样在小小年纪本该有的无忧无虑后面,藏有或来源于家庭,或来源于成长的隐痛,这超越年龄的痛楚,是他们身上呈现出和同龄人不具备的忧愁。尤其是鲁鲁这个形象,年龄小却事事逞强,拥有着成年人一般的沉着和冷静, 但他的话语和举动无不体现着小孩童的稚嫩与幼稚,加之他的遭遇让人产生怜爱之心,和“我”一样,想要去保护他。这段在讲述友情的同时,也同时将他们各个人物的命运揭示。

  在南门这个大背景下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是平淡的,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变化,在变化中获得和失去。“我”以“观望者”和“参与者”立足于整部小说,看尽了事态变迁。“我”是别人命运的的述说者,同时“我”的命运也和别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回忆融合了过去的过去和现在,这是小说叙事方式的一种创新。读者跟随着“我”的视角去重新经历了一遍“我”的过去,时常感同深受于其中的心酸、悲痛与美好。读了整部小说,我对小说的题目有了浅淡的认识,我认为整部小说带给我的感受就是如同细雨天气,阴郁不去的淡淡忧愁和伤痛,每个人都可以是其命运的呼喊者,他们对整个世界的呼喊是他们对命运的反抗,即使得不到任何的回应,他们仍然在其中苦苦挣扎,不愿放弃。而“我”被这样的呼喊声惊醒,“我”只能瞪大双眼去看待这一切。当我再次听到这样的呼喊声的时候,我的回忆也如同黑夜一般袭卷而来,压制着我,让我不得不去再现这些呼喊者以及同样的“我”。这大概就是我对整部小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