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让孩子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 “让孩子过早的学习经典文化的好与坏”的议论文

儿童经典诵读教育,其实简单的说,对全脑发展都有帮助。

儿童诵读经典这个好处,要从大的方面看,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我们一生中,学习能力最好的时间是有限的,就是0-14、5岁这个年龄段,记忆力特别好,背诵过的东西一般终生不忘的,或者说,成年以后,稍微提醒立刻就能想起来,我们自己都会有这个体会的,所以说,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终身受益! 诵读经典,相当于和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交朋友,轻松的接受他的教诲,吸取他的智慧,也许这位智者说的话、讲的道理我们不是太理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体会就会越来越深,这些智慧也会融入到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我们会运用在生活、工作、学习、处事等各个方面。 而以后学或者接触那些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这就是为何很多读经妈妈反映,孩子上幼儿园或者上学,学习很轻松,孩子理解力增强了,学简单的内容还不是玩一样的? 读经还有个重要的作用。

广闻博览、饱读经典的人,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性和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也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涵养、修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陶养性情,“读经”是最简单、最有效、最便捷方式,最智慧的选择,也比较切实可行,容易实施,教育成本也最低;我们让孩子从小广泛诵读各类经典,就是让孩子在一生的黄金记忆期储备好令她一生受用的东西。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 0-14、5岁这段时间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更是孩子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诵读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经常诵读经典,至少可产生以下11种收获: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

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不少于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

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

9.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

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读懂文言文则会扫除接受圣贤教育的障碍,从而为考大学、做学问、干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1.加强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设——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有的人会对。

2. 以“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似400字以上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起早贪黑.鲁迅先生课桌上的“早”字,更是醒目.或许是日子久了,

“早”便成了中国人的潜意识:凡事要趁早.

做打算,要越早越好,未雨绸缪.定目标,也要及早,有了方向才好前进.然而,真的凡事都要趁早?

天才少年在这个社会已不足为奇.三岁的孩童能识千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字经,百家姓,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着实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但是,这所谓的天才少年,只不过是早教的实验品和父母天才梦的牺牲品.话还说不清的孩子过早地接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教育,本该是在沙堆里玩耍的年纪,却忙碌地穿梭在各种学前班,艺术班之间.童年不再充满童趣,稚气的脸上绽放不出灿烂的笑脸,有的尽是疲惫的神情.

因为他们已经无暇顾及我们曾有过的自由与欢笑.早教,真的对吗?

中国还有句俗语与“早”有关:“出名要趁早.”我们总认为英雄出少年.康熙八岁当皇帝,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到了现代,出名趁早更是成为一种趋势.演讲帝,失控妹相继点亮大众的眼球.在鸟巢“高歌”《五星红旗》的林妙可继假唱之后争议不断.

这些孩子拥有普通儿童没有的光环,但也因此让他们过早地去承受舆论、媒体的压力.他们毕竟太小,不懂该如何去应对明星所要面对的谩骂与声讨.心灵还如此稚嫩的他们被迫提早去经历,

去感知世间冷暖,去参与是是非非.出名,炒作,渐渐抹去了他们作为孩子的天性,以及他们本该有的纯粹与天真.出名要趁早,真的对吗?

再看看周围,过早地接触一些本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事物,不也是一大问题?偷食禁果,在本该努力拼搏,挥洒青春的花季,却过陷入了早恋的泥潭,无法自拔.难道恋爱也要趁早?凡事要趁早不应成为我们做事唯一的准则.过分地追求“早”只会让我们操之过急,

忘记了事物本身拥有潜在的自然规律.

凡事都要趁早吗?当然不是!

我们不该只一味地求早或求慢.顺应事物规律,当早则早,切勿过分强求,更不可赶超,这,才是明智之选.

3. 以“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左右

酒是越放越香,百年的老酒比新酿的酒更加醇香。

今年的某个产品拍卖会上,一瓶1893年的茅台以83万英镑的天价被买走,但那酒已被会发的所剩无几。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可真是这样的话,一个孩子的童年将如何呢?

最近一个三岁半的小胖妞被网民赋予了“畏惧姐”的敬称。这个孩子在某档综艺节目上,扮演警察却被

吓得哇哇大哭。观众们被逗乐了。中的综艺节目便以此提高收视率。

收视率高了,但心理学家却表示:“孩子在0——12岁时,正形成社会依赖感,如此恐吓孩子,可能会使孩子丧失社会依赖感,使他(她)认为社会是绝对危险的。”

这难道是家长所希望看到的吗?孩子是早出名了,可他的未来会被如何扭曲呢?

还有十岁的“杀鱼弟”凭借犀利的眼神,娴熟的鲨鱼技巧而窜红网络。孩子出名了,家长所有的不过是虚荣心的满足孩子被扭曲的未来罢了。孩子失去了童年的欢乐。

这就是早成名,这就是大人们想要的吗?

正有古语应验,大器晚成。

姜子牙80保周,他早吗?林肯51岁称美国总统,他早吗?这些都不早,但不是也没有人说他们晚吗?!

真正的好物品,都是很晚才能完成的:马克思为《资本论》花去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用去了他40年光阴;摩尔的《古代社会》也用去了40年。

看看吧!他们就是没有急功近利,他们就是没有想过:我要早出名。才创造出了人类的艺术瑰宝。

早和晚有何差别呢?自己去深思吧!

4. 每次写作文前可以让孩子读一下范文吗

我是新手,现在五年级,老师突然布置3年级的看图写作文。

看图写作文都是写短篇的,老师却要求600字,谁能帮帮忙啊。我先给你讲一下这个图的样子:第一附图是有个小孩在狂写堆积如山的作业,然后问在旁边坐在椅子上拿着鸡毛掸子,抽着烟的大人问:“爸,有没有不用天天不用做作业的学校?” 第二幅图是那个大人把烟抖了一下,说:“现在认真读,读到大学就不用做了!”第三幅图是小孩边哭边喊:“我要读大学,不读小学……”大人流着汗把鸡毛掸子和烟都扔在地上了。

老师还说,要把图上说的话都写到作文里,哪位仁兄能帮个忙?如果有写过着个作文的话,那就请教一下了。 问题补充: 我已经写了大概两百个字了,哪位仁兄能帮忙扩张成600个字,我先给你看我写的两百个字,你们在扩张:一天,小明写着堆积如山的作业,累得满头大汗。

又做了一叠后,向正在边抽烟边监督小明的爸爸问:“爸,有没有不用天天不用做作业的学校?”他爸爸把烟抖了一下,不懂装懂地胡扯一通:“现在认真读,读到大学就不用做了!”小明听了后,嚎啕大哭,房子都要被他撅起来了。他边哭边喊:“我要读大学,不读小学……”他爸爸看了后,汗都流出来。

5. 以早为题,帮忙写篇作文,800字

早,一切都要趁早

数十年前,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课桌上用小刀刻下了一个“早”字,如今它演变为了一个话题。

“早!”在第N次对碰到的同学打了声招呼的时候,我真的无语了。

这就是早的第一个功能,引伸为大众化互相问候打招呼的口头语言。

有一次,去阶梯教室上课,老师正好在上面摆弄投影,我就在那里看桌子上“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的“书法文化遗产”,上面歪七扭八的字体让我严重怀疑,他们未来擅长的专职是艺术字。上面大部分聊的是最爱某某明星,某某与某某王道,让我不胜厌烦,但是,很快还是有东西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那上面用一只圆珠笔,狠狠地写着“早”字,我很惊奇,但是并没有多说什么,那桌子上,一共刻了三个“早”字,我不禁感叹,这人竟然比鲁迅先生还要疯,但是他亦或她,真的做到了这三个“早”吗?

“早”字,我只能做到表面的功夫。比如说每天五点或是四点半就起床,开始看书。然后又比别人提早做掉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然后细心检查,

这就是“早”吗,我也许根本就没有渗透过。

犹记得,老师在教我们上《三味书屋》这一课的时候,特地强调了早的三个含义,但是现在早就已经忘记了,真是一种遗憾啊。

记得暑假的时候,经常会去学校晨练,起得很早,大概5:30就醒了,不能睡懒觉,不能赖床,每天睁着惺忪的睡眼,就这样,很懒散地和老爸老妈到学校绕操场跑上三圈(我们操场一圈四百米),在走上七、八圈,每天很早就起,有时候,会被周围锻炼的老年人调侃,“小朋友,起得真早啊!”

这时候,只能无奈的撇撇嘴。然后回来就是上素描课,一早上连个喘气的时间,都很短促,于是这般,就是生活中的早,早起,然后晚上却不早睡。

这种早是很有负担的,明明很早的锻炼,可是我的体育并不是很好。

其实,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要属那一次在北京旅行的时候,每天早上很早就要起来,

而且也玩不到什东西。

其实,有时候的早,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这似乎伴随着,学着如何趋向成熟,其实这一点我赞同的。

偶尔在网上浏览了一下“早”的零分作文,突然才发现,这些判零分的作文,其实有时候也是很好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作文有的是思想,而不是随波逐流,其实有“早”联想到的,其实也许是正面,但大部分真的是零分作文所说的负面。

早,张爱玲阿姨说,“出名要趁早。”但是,这一点韩寒好像做到了,但是也许,有时候“早”确实会让人联想到,早熟,早恋,这是不无道理的,其实零分作文的出现,是因为现在社会的随波逐流。

早,一切都要趁早,这句话,这个字,一定都对么?早,一切,都真的要趁早吗……

6. 家长必看:孩子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作文写得不是很好,甚至有个别的学生甚至无从下手,这是正常现象。可是这时,有些坐家长的可急了,忙给自己的孩子找家教、报辅导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写作高手。我以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大可不必。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不可取。

你让孩子上作文辅导班,老师讲的写作技巧,他们似懂非懂,理解、把握不了,只能挖空心思、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作文虽有框架,却无血肉,天然得不到老师、家长的认可。这不仅轻易挫伤孩子的写作积极性,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爱好,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大家清晰: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孩子这么小就对学习没有了爱好,那后果可想而知。

实在,小学生不善于写作文,最关健的仍是他们的阅读量少,肚里没货。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道理:要想从一个瓶子里倒出水来,首先要给这个瓶子装水。假如这个瓶子空空如也,任你怎么倒、怎么挤,也是出不来水的。写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学生阅读面不广,没有看过几本书,肚里没有货,你想,他能写出令人满足的作文吗?巧妇不也难为无米之炊吗?

因此,我以为:要想让孩子喜欢写作,首要任务是引导孩子热爱书、多读书、多交流。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唐朝大诗人杜甫主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正说明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和与人的沟通对写作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中,国学巨匠季羡林就明确说: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需多读课外书。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进步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 另外,沟通除了和家长、和同学口头沟通交流外,还可以去网上多看看别人写的作文、多分享下彼此间的生活经验。我记的一个很好的网站就是学乐中国,它是中国首家的sns社区性质的小学生学习网站,在里面除了可以学习与教材同步的知识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交朋友,可以与同龄人对话。我觉着这一点是很多网站应该学习的地方,你在这个网站上交到朋友了一定会使自己网站的黏度提升。

家长,为了你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为了你的孩子分歧错误写作失去爱好,请不要过早让你的孩子上作文辅导班,而是让他们多读书、多沟通。

7. 以《如何做好早当家的孩子》写一篇600字作文

说孔子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点也不过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娶了三房太太,第一房生了九个女儿,第二房生了个儿子叫孟皮.孟皮腿脚有毛病,是个残疾人.于是孔子父亲又娶了别人,这才生下了孔子.但此时叔梁纥已经70岁了,孔子才三岁,他就去世了.叔梁纥一去世,本应该由孔子继承遗产,但家里人却把孔子和母亲赶回了娘家.年幼的孔子由妈妈一人抚养长大,到他17岁的时候,妈妈也去世了.孔子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还要去请教乡里的长辈才知道父亲的坟墓在哪里.少年仲尼的生活,不是一般的凄凉. 少年仲尼为了帮补家中生计,做过许多脏活粗活.“少也贱”,没办法.仲尼成年后曾担任仓库管理员,管理过小牧场.他当仓库管理员时出纳钱粮的每一笔帐都算得清清楚楚.他管理小牧场时,小牧场在他手里很快就经营成大牧场.虽然这都是低级职务,但他就是以此养活了自己和母亲.这也印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意做”,这种人真应该去了解一下孔子的少年遭遇和成名经历.孔子十五就有志于学,修身的功夫练得特别到位,所以到了三十、四十、五十才能在学问上平步青云而扶摇直上,当国君起用他时马上就能把自己担任的“中都宰”和“大司寇”做得尽善尽美,短时间内使鲁国大治. 不仅如此,孔子弟子也个个为栋梁之才,他们中有当权臣季氏的幕僚的,也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当国家外交官的,有当大将军吴起的老师的,位极人臣,却都以孔子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开去,每一个学生都像是孔子的侧影;但更多的孔门弟子是跟随孔子的志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轻易出仕,一生安贫乐道.如果说孔门是一个家的话,孔子是其中的大当家,他的影响力由他的每一代弟子扩散开去,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 穷人家出身的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严格意义上的系统学习是从15岁算起的.现在的学生都6、7岁入学,却一直成不了孔子这样的文化巨人.我认为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志”.穷人家的孩子又如何,条件不够优越又如何,只要有志于学,外界条件不能奈何.孔子有志于学,有志于道,有志于天下.他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家”,于是创儒学,大开孔门,招揽与他一样有志的穷家子弟,求学,求道,修己以安人.这个当年的穷孩子当的“家”,有天下之大。

8. 家长怎样教孩子写作文

从孩子写作文起,就要告诉她,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想法。

我喜欢看到她用她自己思维灵动,天真稚朴。就是读了好文章好句子,也是要她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再用到作文里。

出现问题主要是参加比赛和语文考试。六月份学校举行了一次作文比赛,这是孩子入校以来第一次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其意义比自己参加全国的比赛或网络征文要大得多。

题目是“许愿石”。孩子回来非常高兴,说自己写得很好,她同位看了也赞叹不已。

我一听这个题目就知道学校的用意了,问她许的什么愿?“去未来世界!”应该说她一贯写情感的文章不行,写想象的拿手。但是我说,你一定得不了奖。

刚刚地震过,许的愿没有社会意义没跟上形势,怎么可能得奖呢!她很不服气,班上的人都写地震我就不想写!结果果然连入围都没有。作为语文考试也是这样,必须把内容提高到一个思想层次上去,文章才可以列到一类文中。

辞藻看着华美,才引起老师注意。这也是文章的两难。

应试和心灵写作,是两个方向。我看到她同龄的孩子发到博客上的文章非常精彩,言辞优美,叫她看时,她立刻指出哪一段是书上的文字原封未动,哪一篇是看过的作文。

我以前也是忌讳这样做的,但孩子老师说就是要模仿,有你写不出的好句子为什么不用?直接拿过来用,的确见效快,好像文章一下就进步了许多。但是孩子的本心呢?创造力呢?有些闪闪发光的东西就这么泯灭了。

看来文章的章法问题还是要大概的和孩子说说。以自己的积累为主,我想小学阶段主要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积攒体验,天马行空。

章法是死的,文趣是活的。有了积累,适当点拨就会拨云见日,但过早告诉她定式,会有所束缚,只关注形式。

就像我说过了文章有社会意义更深刻,她写状物的作文也问,这个怎么体现社会意义?另外,写不出感情来始终是我费解的问题。是不是和孩子的性格有关?她心胸宽阔凡事不斤斤计较不多愁善感,但也缺少对人的感恩之心,从没看到她看电视或书时被感动流泪的。

没有感受如何能写出感动别人的文章来!写老师,写父母都是她最难下笔的,仿佛有什么心理障碍一样。非常敬爱她的班主任,但三年多来,没主动写过一次,好像这份情感只有到以后回忆时才能博发。

她一直以用语言表达情感为耻,无论是说出来还是写出来,都做不到。 更多小学生作文请点击。

9. 为什么要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写作文

我也是家长,我们讨论一下可以吗? 我觉得,从一年级开始写作文不是错误,当然,向您说的,写300字是多了点,可是,这300字中有多少是孩子自己写的呢?我估计不超过100字。

恐怕也就是五、六十字。您想一下,老师说(对孩子来说,这是圣旨)写300字,孩子只写100字,那老师要是说写100字,那孩子会自己完成吗?(我想不会。

任何人都有偷懒的潜意识。)到时候,孩子能自己完成三、四十字就烧高香了。

与其那样,不如这样让孩子受点罪,难受难受。虽然家长也被连座了。

可是,这未尝不是一种教育方法。所以,我认为老师这样做也是情不得已,无非就是家长多费点劲而以,别忘了,这是在培养我们自己的孩子。

还记得小时候教孩子走路的时候吗?当孩子被我们鼓励着迈出第一步时,您想过那对他来说是多么的危险吗?可是,我们还是鼓励、甚至是强迫他那样做。 和初学走路相比,写上几篇作文算得了什么?放开手,让他迈出那第一步吧! 注:我不是教师,孩子一年级时我也遇到与您一样的苦恼,可是,我没有去帮孩子写,只是指导他该怎么写。

当然,他一开始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他被老师批了好多次。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写。

现在,他六年级了,作文对他来说一点也不头疼,细细想来,还真该感谢他的一年级语文老师呢。 对与不对,仅作探讨。

10. 如何让孩子写出精彩的作文

在这篇作文中,远远是这样写自己的: 我八岁了,是一个男孩。我长得不高,也不矮,学习不好也不坏。 我的爸爸、妈妈很爱我。

相关:◇ 孩子---我要让你快乐 >>;详细◇ 在活动中生成作文 >>;详细◇ 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 >>;详细◇ 如何教孩子写日记? >>;详细 远远是我们宿舍院里一个看上去很认真也很憨厚的男孩子,他怎么写不好作文呢?我让远远的妈妈拿他的作文给我看看。 几天后,远远妈妈带着远远来了我家,我看到了远远的作文。我特别看了有一篇写《我》的作文,这应该是小学生最容易写的一篇作文,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写作训练了。在这篇作文中,远远是这样写自己的: 我八岁了,是一个男孩。我长得不高,也不矮,学习不好也不坏。 我的爸爸、妈妈很爱我。爸爸是一位司机,他有时开车不在家,回家时他会带好吃的给我,但他在家的时候就会问我学习怎么样、又考了多少分,说我如果学习不好,以后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妈妈也很爱我,她每天给我做饭吃。 我挺喜欢我们的家。 我长大了,要做一名雕塑家。 我看着远远的作文,他只写了些概念性的东西,没有具体的细节,也没有写出任何特色来。我便开始问他:“远远,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 “玩!” “你喜欢玩什么?” “捏橡皮泥。” “那你都捏了些什么?” “汽车,我能捏各种各样的汽车!” “他的手可巧啦!他捏的那些汽车都有标志,不同的车灯、车型,每一辆都有很多名堂……”远远的妈妈忍不住说。 “那远远,你再告诉我,你最不喜欢什么?最烦什么?” “我最烦爸爸妈妈批评我了,他们不让我做这个,不让我做那个……” “再告诉我,你有外号没有?” “他们叫我大萝卜。我们班做拔萝卜的游戏,他们都不愿意当萝卜,我就当了萝卜,让他们拔我。” 这个孩子的可爱让我们都笑了起来。这件当萝卜的事情正表现了远远的性情、他的特别之处。 “好了,远远,你今天就写你喜欢的事情、你最烦的事情,然后你就再写写你的外号,怎么样?” “怎么写,阿姨?”远远又为难地望着我。 “你先不用笔写,你就说,像刚才那样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真实地说、大胆地说。先说你喜欢的事情。” “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放学后坐在家里的地板上捏橡皮泥,我想象着大街上的各种汽车,就能捏出它们的样子,什么轿车、卡车、翻斗车,我捏它们的时候,会高兴地唱歌。” “唱歌?你都唱什么?”我问这个8岁的男孩,他正在讲述他内心的世界。 “为了妈妈山高我不怕,为了妈妈路远我不怕……这是《小龙人》里面的歌,我喜欢小龙人,我也爱我的妈妈,如果妈妈没有了,我就会不怕山高路远,也要找到她。” “你真是一个特别懂感情的好孩子!”我摸着远远的头,心里有点酸,眼里想涌泪,我记得我儿子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唱这支歌。这是一个多么勇敢、可爱的小男孩啊!我抬头看远远的妈妈,她也被远远深深地感动着,作为母亲,她却从来不知道孩子是这样爱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