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孩远比你活着更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最近上海市一份关于小学生的心理测试因含有大量与自杀相关的消极内容引起众多学生家长的不满,而引起热议。

这个测试量表引用了贝克(Beck)自杀意念量表。而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的目标人群是17岁以上可能存在自杀意念的人群。这确实不太适合用于小学生的测评。

那为什么上海长宁区要做这样的一份问卷调查呢?

我们先看看这两个小故事。

这两个小孩到底怎么了?我们是不是也会经常忽略小孩的心理感受呢?

其实,这两个小孩都患了抑郁症。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也就是5个青少年,就有1个是抑郁症,这些数据确实惊到了我。

什么时候我们国家青少年的抑郁变得这么高了?

另一份调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占2.0%。

抑郁症会有哪些表现呢?

抑郁症会表现出三“无”症状:无助(没有明显的情绪,感受不到支持),无用(无价值感),无望(感觉生活无意义)。

抑郁是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其患病率仅低于焦虑障碍,但致残、致死率远高于其他精神障碍。

如果小孩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低落,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质量差,对事物缺乏兴趣等,甚至开始出现自伤或者自杀行为, 请家长们引起警惕:小孩可能得了抑郁症,而不是他们故意矫情来逃避现实。

在所有精神卫生疾患中,抑郁是青少年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现实是,青少年抑郁症依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与讨论。

那为什么小孩会得抑郁症?我们之前怎么就没听说呢?

首先,孩子们本身就是一群弱势群体,身心条件都不成熟,与社会连接微弱。一旦遇到困难时,除了父母和几个朋友能帮忙外,更多的时候是无助感,甚至都无法意识到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且调查发现,青春期抑郁更为明显。青春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除了身体开始发育外,性也开始成熟起来,人的心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个人开始变得独立,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父母走向伙伴,从儿童走向成人。因此小孩走到青春期,良好引导教育至关重要。

其次,近几年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内卷。现在小孩的社会功能就只剩学习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本该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现在因为学业繁重都被取消了。大人只会对小孩说:“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我真得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最终会怎么样。

小孩的时间基本都贡献给了学业,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学习中,小孩活得更像一台机器,学习的机器。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长期以往,小孩也会感到无意义,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

特别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小孩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是不被允许成绩下降,一旦下滑就会有更多的压力传导过来。他们不想让父母失望,成绩或许是他们最后所剩的价值而已。

而教育的另一方面,是学校过度将学业负重于家长,家长不仅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业:批改、订正、复习等,都要由家长完成。这本应该是老师的责任,现在都转移到父母身上。

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也会配合老师尽情的表演。但却没有问过台下观演的孩子,他们是否需想看,他们心里感受如何。

再加上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出现的贬低式教育、比较式教育、卖惨式教育、过度坚强教育、以爱为名义的控制欲等等,对于孩子而言,这些可能就是“精神暴力”,这只会让孩子出现抑郁、焦虑和空心病。

整个社会都在内卷中,正是因为社会如此内卷才导致家长们的焦虑,而家长把焦虑转移给了小孩,这又慢慢演变成了教育的内卷。以前有家小孩会弹钢琴或者小提琴就觉得很厉害,现在没几个才艺技能在身,家长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而教育的内卷又衍生出青少年的抑郁增加。

从根本上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是“育人”,但现在学校和家长往往只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就是育分而不育人”,对心理健康不够关注

现在的父母劳心劳力,过于担责,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不放心小孩。这其实就是在弱化孩子的社会能力。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无论失败与成功,其实孩子都能从中获得经验。但父母的过度呵护,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的社会成长价值获得感。

父母把孩子24小时的生活起居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更是一种灾难。

现在小孩被迫成长,思想极期早熟,在特定的年龄段享受不到特定的乐趣。在0—3岁,本是应该吃吃睡睡。在3—6岁的时候,主要就是玩,接触大自然。在6—12岁,就是学习沟通,表达自我。

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成长目的,揠苗助长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就像得了抑郁的孩子,不管现在成绩有多么优秀,今后都很难再面对自我,这对孩子就是一辈子的心灵摧残。

这种过度式教育,往往会让孩子越压抑,越容易在青春期出现井喷式的爆发。现在孩子的成长节奏完全被打乱了。孩子该学习就学习,该玩就玩。两者功能缺一不可。

最后,是我们对心理问题的忽视。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或者是道德问题,家长们只会认为这是孩子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求上进的表现,或者是意志不坚定而已。但却不知道抑郁和焦虑都是一种疾病。

其实,我们一直都忽略人的心理问题。我们社会发展太快了,之前大家都只关注生存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是小康了,现在面临的社会压力也不同于以前,压力并不比之前来的少。但我们却忽略人性的心理需求。

你们知道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和有 道德 ”。

一旦心理不健康,或者无法良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法发展,人就会走向自我消亡。

今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两名。但现实是,很多中小学根本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心理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疏导、救治,这对于患精神问题小孩来说,是非常帮助的。

今年10月,教育部回复政协提案时,再次提及对青少年抑郁症的高度重视,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抑郁是一种病,是病就应该治疗。所以,将抑郁纳入学生体检,我是支持的。甚至,我觉得成人的抑郁、焦虑也该被纳入职工的身体体检里面。至少,我们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不要到了最后,造成生命损失才追悔莫及。

其实,青少年的焦虑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引起。所以,要改变根本,就得从源头解决。所以我们也看到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让学位房与房子脱钩,目的是让教育资源公平化,不让家长再过度鸡娃,减轻家长和孩子的教育负担,让教育回归育人而不是育分。

目前应试教育所带来只看分数的做法,也开始在反噬教育本身,全面综合发展更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或许把心理测评分数当做总成绩的一部分,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而“双减”政策后不久,国家又颁布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这也恰恰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国家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反垄断,反对996,稳房价,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其实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减负,壮大中产阶级,减轻大家生活负担。让大家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和孩子,增加彼此的感情,而不是忙到无暇顾及家人。更不想让大家将压力传导给小孩。当然从政策实施到具体产生效果,需要时间,我们多点耐心。

而作为父母,劝你们不要走入一种你以为你给孩子的好,就是他们想要的好的怪圈。而是应该去努力看见真实的孩子,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既不能低估孩子的承受能力,也不要夸大孩子的承受能力。

最后,我建议:应该把属于孩子自己的事交给孩子,把属于父母的事交给父母,把属于老师的事交给老师,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说真的,不仅仅是你累,孩子可能比你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