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是哪九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1

历史 是由人民来书写的,但是 历史 的走向却是由那几个关键的人决定的。

这些关键人物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站得高,看得远。

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堪称舵手,操控着 历史 的走向。

操控得好, 历史 就顺着他们的意思向前行驶;操控得不好,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历史 就像失控的小船,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他们自己也会身死国灭。

在我国 历史 上就有9个著名的“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到底是哪九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智伯是春秋战国相交时期的人物。

他本是晋国四卿之一,家族势力强大,以至于当时的晋国国君都成了摆设。

因为当时越王勾践吞灭吴国之后,北上争霸,成为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任霸主。

为了增强晋国国力,智伯主动献出自己万户封邑,这些土地和土地上的人的税赋就上交给了中央。

韩氏和魏氏两家上卿在他的感召下,也都纷纷献出自己的万户封邑。

然而赵氏却不愿意就范,赵氏上卿——赵襄子知道这不过是智伯的惺惺作态。

晋国国君早就沦落为智伯的掌上之物,智伯的土地交与不交,对他来说有什么区别呢?

而韩赵魏三家的土地却都是各自的先祖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

智伯眼看赵襄子不肯上当,就联合了韩、魏两家出兵讨伐赵襄子。

他们派兵把赵襄子躲避的晋阳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

然后智伯根据地势,命令军队掘开晋河水淹晋阳城。

智伯一向嚣张跋扈,对韩魏两家上卿就像对待自己的奴仆一样,这就让赵襄子有了可乘之机。

赵襄子暗地里告知韩魏两家唇亡齿寒的道理,联合他们共同讨伐智伯,韩魏两家派兵杀死河堤上的智氏的卫兵,然后掘开河堤,让河水淹没了智伯的军营。

智伯在慌乱中被打得惨败,自己也被赵氏杀死。

他死后,韩赵魏三家不但瓜分了他的封地,更是瓜分了整个晋国。

在后人评定的战国晚期四大名将中,赵国就占了两位。

时间到了战国晚期,秦国吞并六国之势已成,赵国和秦国相连,全凭为数不多的大将支撑着。

李牧就是这些大将中的佼佼者。

他长期带兵驻扎在北方防御匈奴,由于他的骑兵实力强大,即使是以强弓硬弩著称的秦军也不敢小瞧他。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遭到了奸臣郭开的算计。

郭开生怕李牧功劳太大,压住了自己的风头,就到赵悼襄王面前去陷害他,诬陷他跟秦国私下勾结,图谋不轨。

赵王不辨真假,就杀掉了李牧,结果不久秦军就长驱直入,灭了赵国。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他最信任的大臣就是李斯和蒙恬。

蒙恬是武将,常年在外带兵,而李斯身为宰相常伴在秦始皇的身边。

秦始皇本来打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扶苏,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宣诏就病死在巡游的路上。

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李斯违心的同赵高一起把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更是把扶苏和蒙恬送上了黄泉路。

然而胡亥继位不久,赵高就找理由给李斯按了谋反的罪名,把他全家都杀死了。

赵高和胡亥没有治国之才,很快秦国就走向了灭亡之路。

如果当年扶苏继位,推行仁政,再加上蒙恬、李斯的辅佐,大秦的江山岂会只有二世?

曹操打败河北袁绍后,就开始了南下之路。

荆州刘表死后,他的小儿子刘琮继位。

刘琮年幼,大权沦落到了蔡瑁张允手中。

他们看到曹操势力庞大,就投降了曹操。

曹操兵不血刃占领了荆州,与东吴孙权隔江相望。

但是北方的士兵习惯骑马,却不适应南方江河上的波涛。

庞统就给曹操出了一个主意。

用铁链把大船牢牢地连接在一起,这样船只在长江中行驶起来就更加平稳了。

但是曹操还没来得及得意,就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

大火把曹操的大军烧得干干净净,刘备乘机占领荆州,与曹操和孙权形成鼎足之势。

试想,如果没有庞统的计策,可能曹操还真的能够跨过长江,消灭孙权。

那样 历史 的走向就不同了。

北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到了高纬执政的时期,北周已经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但是朝中有斛律光、段韶和兰陵王这些大臣辅佐,北周一时也讨不到便宜。

然而高纬多疑,本人能力有限,生怕身边的大臣谋反。

奸臣韦孝宽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污蔑斛律光谋反。

高纬不辨真假就处死了斛律光,导致人心丧尽,北周轻而易举打败了北齐。

北齐上演的闹剧,在南朝也时时刻刻发生着。

在那个皇帝轮流坐,今朝到我家的年代,皇帝不信任大臣,大臣也提防皇帝。

南朝宋明帝刘义隆虽然还不算昏庸,但是依然提防大臣檀道济。

檀道济能力强,稍有不慎就会触动刘义隆的神经,最后他还是被刘义隆以谋反的罪名给处死了。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英明,后半生糊涂,导致了国家爆发了“安史之乱”。

由于大唐一百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军备松懈,安禄山带着如狼似虎的叛军很快就占领了洛阳,兵指长安。

但是他们在洛阳和长安之间的潼关遭到了高仙芝的抵抗。

因为潼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禄山无法绕过去。

所以安禄山的大军只能在潼关外边相持着。

高仙芝的意图很明显,通过潼关天堑拖垮安禄山,等全国勤王兵马一到,内外夹击消灭安禄山。

但是监军太监边令诚和高仙芝不和,他在唐玄宗面前说了不少高仙芝的坏话。

导致唐玄宗听信谣言,杀死了高仙芝,高仙芝的死,直接导致了安禄山长驱直入,攻进了长安城。

明朝初期,蒙古一直是大明的边患,但是随着朱元璋、朱棣、朱瞻基

几代皇帝的努力,蒙古各部已经不能给大明造成威胁。

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王振怂恿他学习父祖,亲征蒙古部落瓦剌。

结果在王振的指挥下,明军改变了作战路线,又遇上了罕见的大雨,最后被困在土木堡。

瓦剌首领也先乘此机会,联合各部落,把明军打得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俘虏了。

然后也先率军南下,直扑北京。

但是在孙太后和兵部尚书于谦的指挥下,他们打退了蒙古的进攻,守住了大明的江山。

历史 上重用外族将领的人不少,辽东总兵李成梁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看到建州女真努尔哈赤英气勃发,就起了爱才之心,刻意地培养他。

但是李成梁万万没有想到努尔哈赤一旦站住了脚,就起了异心。

本来李成梁可以乘着努尔哈赤势单力薄的时候消灭他,但是好多次他都放过了他。

这就让努尔哈赤有了充分的精力去消灭其他女真部落,最后和明朝分庭抗争。

谁能想到他的子孙最后竟然灭掉了大明,更是把中国拉进了落后挨打的深渊。

历史 没有假设,但是我们可以猜想,如果这9条导致亡国的馊主意中的一条被改变了,我们可能见到的将是不一样的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