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杂谈】一个好老师,要会“跑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教室》是日本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学生讲述恩师对他和其他同学人生影响的一本书。书中对于“恩师”概念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在作者看来,要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恩师”,要具备一些条件: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肯钻研、会跑题……对应“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创意、个性、钻研等都好理解,但是“会跑题”却是很多人想不到,甚至是不敢去想的。

回望我们自己的学校生活,“跑题”一词总是充满“悲凉的味道”。更多的情景是,某次语文考试中,在谈及作文的时候,如果“我跑题了”这句话出自某个同学之口,往往意味着失落与惆怅。所以,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强调最多的也是要避免“跑题”。在常规思维中,“跑题”意味着走题、意味着了偏离中心,无论是接人待物,还是做学问、搞研究,都要避免这一情况。但是,对于一个老师,尤其是立志于做一个好老师的人来说,“跑题”的另一种表达是“创新”,是不拘泥于常规,是基于现实的整合与开发。以桥本武老师为例,他的“跑题”体现在很多方面——他抛弃了文本省审定的教材,带领学生初中三年精读更具班本化、校本化的《银汤匙》,缔造了将一所“破落户”私立学校打造成为“日本名校”的神话……

一个好老师,要有敢于“跑题”的勇气。尽管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都强调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却不能够被撼动。尤其对于基础学段的学生而言,其心智发展水平、知识储备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不充分和不全面,促使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必须全心全意肩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并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帮助启迪智慧、并逐渐为学生的“三观”塑形。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其要义是对教师对学生有什么样影响的强调,姑且不论这样的观点是否偏颇,因为对学生的产生影响的因素太多,学校、家庭、社会也都承担了各自的责任,因为学生在学校时间较长、与教师接触较多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正视自身对于学生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这种熏陶和“感染”就包括思维方式。从实际教育成效看,以班级管理为例,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活力、有想法、有闯劲等特质,往往带出的班级和学生的身上也会体现出教师的这些特点,而活力、想法以及闯劲,在年轻教师体现得更为明显。再看那些学生及家长认可度高、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其身上的特质并不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褪色,相反,会不断得到巩固与强化。这也推动了他们在教育的岗位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提出:“教学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对于教师而言,愿意或者不愿意“保持心灵开放”是能够不能够“保持心灵开放”的前提,尤其是有了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想法的“成熟型”教师,“想不想”革新或是创造,是值得思考并实践的问题,而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观点。当下,教育领域有很多成熟的模式,也有很多被实践证明了的可行理论,能够在已有框架之下开展创新性质的“跑题”活动,需要教师有打破窠臼、不拘泥于现实的勇气,当内心的种子破图发芽的意愿被激发,成长便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一个好老师,要有善于“跑题”的底气。如果说“想不想”解决的是思想问题的话,那么“能不能”就意味着要有能力作为支撑。对于教师而言,“跑题”并不是毫无顾忌的“天马行空”,而是要在教育规律、教育实际允许的范围内,在守正中进行创新。在万变不离其宗的要求下,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从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拓宽教育横向的同时,在专业的深度上往纵向挖潜。比如一些教师的课堂,总是能够闪现出思想的光芒,他们旁征博引的侃侃而谈,让学生可以看到眼前学习内容以外的东西,在教师的激昂文字中,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习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在无形中得以落地并生根。而这样的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以外,更带给他们能力、观念、思维方式转变等其他“一生有用的东西”。而他们,也必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专业的发展还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建立上,不断遇见更好地自己。这样的例子我们在很多经典的影片中就能够看到,比如《地球上的星星》里的尼克老师、《死亡诗社》里的基丁老师、《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现实生活中还有创造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老师,魏书生、李镇西以及很多我们身边的诸多好老师。

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敢于“跑题”,就在于他们深谙教育规律的同时,做足了对于学科、学生、自己的功课,他们知道什么的拓展是对学生有益的,并且愿意为这样的“有益”去不断的研究和总结,在研究与总结中,与学生一道发现更多的教育风景。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拥有底气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本人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分析遇到的问题,做好提炼与归纳,进而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底蕴。这一理想境界的形成,要以教师个人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日益增强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借助新型的工具,让教育更贴近学生、更助力成长。

一个好环境,要有容纳“跑题”的大度。教育发展的程度、学校和教师思想解放的程度,与评价体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在现有的机制下,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催生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很多年轻教师,从业之初是踌躇满志,想干出一番事业的,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失去了那份初心。除了自我意志的消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界的影响,尤其是教育生态的影响。一些年轻教师有自己的想法并实践,但是会被部分同事甚至是学校管理者的“轻视”乃至视为“异类”,久而久之,丰满的理想被骨感的现实所压制,并逐渐走向悄无声息的静默。

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人的生命成长,应该充满活泼泼、闪亮亮的魅力,应该是温情的、包容的,对于着眼孩子发展的举措,哪怕是“跑题”的尝试,学校也好、社会也好、家庭也好,要持有大度的态度。教育主管部门要借鉴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并完善教师创新实践的容错机制,允许并鼓励教师在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育人方式的转变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一些不同寻常的道路,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同时为整个教育环境的丰富多彩添加“草根式”的微创新,以局部的变化来逐渐推动教育生态的改善。

一个好老师,要学着“跑题”。对教师、对学生而言,“跑”出的是教育的多样性、可能性与广袤性,是对于教育的情怀和对未来的希冀。“跑”起来,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发现并创造出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