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系围剿极兔,快递战役打响,我们真的可以薅羊毛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5月份我在淘宝下单了,然后商家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因合作的快递限制抛货,所以给我发了新出的极兔快递订单,后台物流还无法更新,让从链接里点进去自己输入单号自己查询。在我的认知中出现了一个新词——极兔。

其实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快递基本上处于稳定的状态,以廉价为代表的通达系,以高质量服务的顺丰以及以自营的京东快递,目前市场已经是趋于饱和,而此时想要在这个市场上争一份羹,难度确实是有点大。

极兔的到来打破了稳定的局面,极兔在3月份入驻中国市场,仅用半年的时间狂揽了7亿件,极兔采取进攻的方式就是打价格战,这是很常见的手段,屡试不爽,目的明确,打价格战要不入局,要不就以低价占领份额,挤兑对手,成为巨头,最后再获利。比如滴滴大战、拼多多的百亿补贴。

而极兔的做法无疑是第一种做法,入局分羹。在极兔入局之前,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早之前就已经打响了。

在疫情期间,义乌出现了快递0.8元送全国的新闻事件再一次刷新底线。

作为电商集聚地——义乌,价格低但单量多,义乌成为了快递的兵家必争之地。在消费者眼中,相差两三毛没多大差别,但是在每天要发几千上万单量的商家来说,可以省下一笔不少的费用。同样,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抢占资源,快递开启了价格战。

根据快递公司发布6月快递经营数据显示,全国快递行业已经摆脱了疫情带来的打击,单量普遍复苏,单票价格一再下滑,头部企业依旧深陷价格战,通达系单票收入集体下滑25%以上,逼近2元,申通降幅最大,7个月内下降了1/3,由1月的3.3下降至2.12。

就连行业的“高价玩家”顺丰也开始走“亲民”价格,顺丰快递由单票收入1月的19.7元一路降至6月的17.89元。

除此之外,对商家进行价格战的同时,也开始向散件客户进攻。其实大家都知道,对于中小企业能够拿到如此低的价格,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量大,薄利多销。

真正赚钱的是在散客,为了能够招揽散客,开启各种优惠活动。

6月,丰巢智能柜上线“送到柜”寄件服务,省内寄顺丰6元起,省外7元起,7月又推出优惠活动,包括寄件满赠福利和寄件津贴,用户可以购买3元立减券和全国寄件八五折优惠劵,抵扣运费。

中通则针对会员用户推出加油八五折劵,外卖红包等福利,菜鸟裹裹推出周六免费寄件日活动,用户领取之后,可支持优惠劵面额范围内免费寄件。

巨头内部价格战不停歇,中间还杀出了一个极兔,通达系除了要解决“内战”还要联手一致对抗“外敌”——极兔。

按照市场价格,目前发货量在2000件以上且均重不超过0.3公斤的商品,中通发货大概为2元/票,韵达为1.9元/票,申通为1.7元/票,但是底线是不能少于1.3元/票,而杀入战场的极兔,以1.3元/票的低价迅速占领市场。

7月中旬,极兔在全网日单量已稳定在500万以上;9月,极兔全网日单量已稳定在800万以上;极兔在9月底的日单数已突破1000万票;今年双11极兔的日均业务量目标将冲击1500万单。

极兔的业务量还不足以震慑道通达系,但是极兔在半年的时间,业务量如此迅猛,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当然这是商业大佬之间的战役,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在滴滴的烧钱大战,消费者可以享受各种优惠,甚至可以免费打车,对于消费者来说,鹬蚌相持渔翁得利,商家之间的补贴大战,受益的用户,有不少的消费者都撸到了羊毛,对于用户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对于快递之间的价格战对于散客来说也是鹬蚌相持渔翁得利的状态吗?未必,看似是一些寄件的补贴优惠,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寄件是少数,收快递基本上常事,价格战导致快递利润越来越低。

在快递行业的利润主要是寄件和派件,其中派件是大头,寄件是最能赚钱但是数量少。快递公司的营业成本主要是由面单成本、物料成本、派送成本、运输成本、职工薪酬、折旧摊销、中转成本以及其他业务构成。

而运营和场地是固定成本,这些是不能动的,当利润降低的时候,只能从派件的费用中减少,所以当快递打价格战的时候,辛苦还钱又赚得少的是快递员。

“快递罢工”一词一度成为微博热议话题。活多了,钱少了,引发了多地快递员不满而罢工,导致派件积压无法送到客户手中。

利润降低,派送费减少,因为快递员的工作量变多钱变少了,所以只能加快速度派出更多的单才能赚到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快递员的解决方案是不送货上门,直接放在代收点,让客户自己去领取。

早之前就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快递员没有任何的短信通知,直接强制性签收在代收点,原本能享受派件上门的服务变成了需要自己去代收点取货,快递员也没有事先通知就直接把快递塞到柜子里反而变成了一种常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