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音乐协会的主要成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在40多年的工作中,组织创作、理论研讨,学术交流、演出、评奖等一系列专业音乐和社会音乐活动,其中一些作品的问世及很多音乐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1、 音乐创作方面
辽宁省音乐家创作了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作品,许多作品在国内以及国际比赛中都曾获过奖,其中主要作品有:大型管弦乐《渔家组曲》、《蹦蹦组曲》;器乐曲《春天来了》;交响诗《二小放牛郎》、《海之歌》;室内乐《远古风情》、《第一二胡协奏曲》;交响组曲《篝火》;小提琴协奏曲《海滨音诗》;钢琴曲《三首前奏曲》;声乐协奏曲《海燕》;歌剧《草原风火》、《阿诗玛》、《情人》、《归去来》、《海蓬花》、《苍原》、《沧海》、《羽娘》;舞剧《王贵与李香香》、《珍珠湖》、《极地回声》、《二泉映月》、《白鹿额娘》;舞蹈系列剧《月芽五更》、《雷锋组歌》;歌曲《东风压倒西风》、《拉骆驼的黑小伙》、《哈瓦那的孩子》、《我们走在大路上》、《红星歌》、《打靶归来》、《爱社歌》、《黑孩子赛琳娜》、《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迎宾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我爱家乡山和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共产党好,共产党亲》、《长江之歌》、《十五的月亮》、《木鱼石传说》、《有一支歌》、《星星月亮太阳》、《向着太阳走》、《相思月亮》、《情是一首歌》、《云月依依》、《过河》、《你别走》、《哪吒闹海》、《在清脆的山谷里》、《小雨点的歌》、《我要做合格的小公民》、《红领巾向着太阳走》、《请不要说》、《南方的父母北方的爹娘》、《不得了》、《爱从这里起航》、《青春赛场》、《光荣啊,当的忠诚卫士——纪检监察之歌》、《边境上我感觉祖国》、《和谐花园》等。
2、 音乐理论、评论及书籍方面
辽宁省音乐家协会自成立以来,组织了各种音乐理论研讨会、采风活动、歌曲、歌词作品的研讨和座谈等,有些研讨会规模很大,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音乐理论建设和繁荣歌曲创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如举办了四届“沈阳音乐周”(前三届东北三省联合举办)、“全省轻音乐观摩演出会和学术讨论会”、“全国轻音乐座谈会”、“全国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全国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全国歌曲创作研讨会”、“东北三省器乐音乐创作理论研讨会”、“沈阳国际音乐节”、“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辽宁省校园新歌征集评选活动”、 “踏准时代节拍,繁荣人民音乐——辽宁音乐工作座谈会”、“‘辽剧’(辽南戏)新剧目展演和学术研讨会”、“2002辽宁音乐创作理论研讨会”、“辽宁省民族器乐创作理论研讨会”、“劫夫歌曲创作之路座谈会”、“丁鸣80诞辰从艺65周年座谈会”、“王霭林音乐文集并从艺58年研讨会”、“李延忠作品创作研讨会”、“韩振作品音乐会暨作品研讨会”、“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歌曲创作采风笔会”等。
由协会会员编著并出版的各种音乐书籍近百部,如:专集《劫夫歌曲选》、《辽宁民歌选》、《音乐的独白与对话》、《新时期音乐论文选》、《建国30年辽宁歌曲选》、《近现代音乐研究》、《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优秀歌曲集和优秀论文集》、《辽宁优秀文艺丛书音乐卷》两卷,其中一卷为歌曲分卷,一卷为理论评论分卷、《辽宁省志——辽宁社会科学志——音乐理论志》;刊物《音乐生活》、不定期的《会刊》、《乐语》、《歌诗潮》;文集《纪念安波文集》、《劫夫纪念文集》;教材《和声实用教程》、《视唱与听写》、《歌曲分析与旋律写作》、《20世纪和声中的个性写作风格与共性思维基础》、《二人转音乐概论》、《满族萨满乐器研究》;还有不少作品在国内重要文学奖项中获奖,如长篇传记《红色音乐家——劫夫》在“第四届辽宁报告文学奖“中获一等奖,《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评歌剧<苍原>的音乐》在“全国首届曹禺戏曲文学奖、评论奖”中获评论奖、论文《满族萨满乐器的形制及文化意义》获全国首届中青年音乐论文评奖一等奖、《古筝教程》获国家较为颁发的优秀教科书二等奖、《钢琴的即兴伴奏教程》获国家较为颁发的优秀教科书“中青年奖”等。
3、 音乐表演方面
在音乐表演方面,辽宁省不少音乐表演人才在国内国际获奖,如辽宁歌剧院张岩生获国际声乐歌剧比赛一等奖及歌剧《黑桃皇后》汤姆斯伯爵角色的第一名;沈阳音乐学院吴艳彧获得第26届“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和“托巴斯·阿尔凯特”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宋波获国际声乐比赛国内选拔赛第一名;佟敏在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获声乐表演金奖第一名;辽宁省音协主办的辽宁音乐“金钟奖”设立了声乐、器乐表演奖,为辽宁音乐界表演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曾获此奖的有车英、刘辉、毕成、吴彦彧、张岩生、赵劲松、何月、陈丽君、张静、姜淑珍、朱晓红、化春玉、王辉、张书彬、黄华桥、沈德鹏、文佳良、刘刚、赵夺良、张红、于彤等人。
辽宁歌剧院组织创作和演出的歌剧《苍原》获国家“文华”大奖及全部10个单项奖,在全国文艺界一起强烈反响,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并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前进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歌剧《羽娘》获第三届中国歌剧(音乐剧)观摩演出唯一剧目大奖、7个单项最佳奖、4个优秀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文华剧目奖;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舞剧《二泉映月》、《白鹿额娘》在舞蹈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白鹿额娘》在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作品奖;歌剧《沧海》获第九届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近期由本会会员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各种专业赛事中获一等奖的近40人次,如王文俊获“鼓浪屿钢琴艺术节全国少年钢琴比赛”专业一组二等奖;周韵清在第三届“鼓浪屿钢琴节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中获青年专业组第二名,这是多年来辽宁省在全国同级别的钢琴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闫玉璋在第五届“天华杯”全国琵琶比赛中获演奏二等奖,是我省在全国琵琶比赛中成绩最好的一次。
4、 社会活动方面
协会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和演出活动,如举办了“劫夫作品音乐会”、“首届沈阳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展”、“加拿大温哥华钢琴演奏组”、“德国吉他二重奏组”、“李民铎钢琴大师班”等讲学演出活动等。
协会还参与组织了国际、国内大型的音乐比赛。其中有:“省直机关首届青年歌手大赛”、“辽宁省首届少年儿童才艺大赛”、“首届全国青少年演艺人才大赛辽宁赛区选拔赛”、“首届全国青少年中提琴比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辽宁省暨沈阳市大学生歌咏大会”、“全国声乐、器乐、舞蹈大赛辽宁地区选拔赛”、“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活动辽宁地区选拔赛”、多次手风琴、吉他电子琴大赛等。
四、 近期主要活动
1、2006年7月,辽宁省音协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第七届主席团和理事会;10月在大连召开第七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商榷各专业委员会分工情况、审批马头琴学会成立事宜、研究07年音协建立50周年有关事宜、审批中国音协和辽宁音协会员、大连市部分音乐作品展播等。
2、2005年以来,协会组织或参与组织了多次比赛,协助中国音协等部门进行各种评奖活动,如完成第二届辽宁音乐“金钟奖”创作类、器乐类、声乐类的评奖工作;完成第二届“校园新歌”歌曲征集颁奖晚会及协助省文联完成“辽宁文艺之星·小艺术家”评选颁奖活动;推荐的省直机关工委公务员合唱团、铁西区女教师合唱团进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合唱比赛半决赛,其中省直机关工委公务员合唱团获银奖;组织“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活动辽宁地区选拔赛;完成反腐倡廉歌曲评选和演唱活动,报送参赛歌曲3首及推荐5位评委,其中一首获三等奖;完成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辽宁地区声乐选拔任务;与省妇联共同承办省少儿声乐比赛;组织选手赴京参加“2006北京手风琴艺术节”全国手风琴大赛,并获金奖;完成“雅马哈杯”全国电子琴考级优秀奖考生展演辽宁考区的选拔任务,并组织优秀考生进京参加比赛,其中一人获金奖;完成中国音协组织的少儿歌曲作品征集及评选报送工作;报送“五个一工程”优秀音乐作品等。
3、协会重视音乐理论方面的建设,组织了多次研讨会、专题讲座和采风活动,并出版刊物及书籍,如出版3期会刊《乐语》;与沈阳音乐学院联合出版《劫夫纪念文集》,并在“劫夫研究会”成立大会上首发;与沈阳音乐学院共同主办“丁鸣80诞辰从艺65周年座谈会”;举办“李延忠作品创作研讨会”;举办“俄罗斯巴扬演奏家里普斯、谢苗诺夫、斯卡里亚廖夫的演奏风格分析”专题讲座;结合中国音协在全国开展的少儿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协会组织了“2006年少儿歌曲采风创作笔会”活动,组织部分词曲作者深入新宾农村采风等。
4、协会还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如吴丽君独唱音乐会;与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赵夺良胡琴独奏音乐会;举办李宏伟独唱音乐会;与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歌剧院联合举办“劫夫作品音乐会”;在大连举办李建军少儿歌曲作品音乐会;举办纪念莫扎特室内音乐会等。
5、协会完成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数据库的录入工作,同时进行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重新登记、换证及数据库录入工作,预计06年年末完成。
6、音乐考级工作稳步开展,顺利完成了暑期及冬季的考级任务,并组织开展与考级相关的各专业的短期集中培训工作,如第一届古筝教师培训班;首届二胡考级教材辅导教师培训班;电子琴新教材(第四套)师资培训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