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寻找归属感的绮丽旅程——《一个部落的孩子》导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5

经典绘本导读 系列-第470号

一段寻找归属感的绮丽旅程——《一个部落的孩子》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男孩模仿各种动物、向他们表达善意,做了许多的努力,只想要找到一个可以接纳自己的群体,但却总是遭遇失败和挫折。直到最后,他跟着一路的贝壳,来到一个地方,这里有整整一个部落的孩子,都跟男孩一个样,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同伴。

二、绘本信息

书名:一个部落的孩子

文图:[美]莱恩·史密斯

译者:大麦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2017年凯特·格林纳威金奖

选题策划:麦克米伦世纪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故事从封面就开始了,画面很清新,在草地上,一个穿着树叶衣服的小男孩双手双脚支撑地面和一只淡蓝色的小羊温柔地四目相对而立,他好像在模仿小羊?但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也许答案就在故事里吧。

这是《格林爷爷的花园》的作者,画面属于装饰感很强的风格,书名采用庄重的隶书体,颜色更以蓝色悦目的主色调,来寻找伙伴的故事内容也更贴近孩子的生活。第一眼就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以及孩子特有的童真。

这是英文原版封面,是中文版首页的翻转版,小男孩被夹在小山羊的中间,看向远方,而山羊妈妈则站在山崖上居高临下,大声呵斥着小山羊快走。更加直观地告诉读者山羊家族是不喜欢这个小男孩的。而中文的封面则是小男孩取悦对方,和小山羊玩在一起。

【环衬】

解析:

咖色的背景比较成熟、低调、有安全感,在渴望安全的 情感 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外界的认同与接纳,这也符合主人公流浪的心态。

【扉页】

解析:

一个小山坡,空中几片云朵,代表着自然的世界,几棵歪歪扭扭的小树,两个被折断。寻找的故事从这折断的小树枝开始的。

【第1画面】

解析:

小男孩夹在三只山羊的中间,看向远方的山峦,这里有他们向往游乐的乐土吗?他们很融洽,小男孩显然被接受,或者他给它们讲着好听的故事。

山羊妈妈看着三个孩子和小男孩在玩时,想什么呢?山羊妈妈非常惊讶。

男孩头上的角其实是从扉页中折来的树枝,也就是从身后的树枝上采集而来的。

装扮成小山羊的造型,让自己更好的融进它们的团体中,显然小山羊也接受了小男孩的。但山羊妈妈很惊讶,她不允许小男孩的介入吗?小男孩影响到它们的行动计划了吗?

【第2画面】

原文: 从前,有一群小山羊。

解析:

山羊妈妈很快就唤走了小山羊,小男孩蹲在地上,紧紧地抱住最后一只山羊,不让它走,但小山羊还是走了,孩子只能回过头看着山羊一个接一个的爬上了峭壁走远的身影,以至看不到为止,小男孩望着陡峭的石壁,非常的失望与惆怅。从坐位到站立,由恋恋不舍到极度渴望。

山羊渐渐走远,男孩愤愤地丢下头上的树枝,扭头俯身离开了。

他很失望,他俯身像山羊一样行走在山间,远远看着竟和山羊无异。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又要到哪里去?没有人知道。

小男孩不停的走啊走啊,在冰寒的南极,他遇到了小企鹅。

前倾45度的身体,模仿着企鹅的憨态,想极力引起企鹅的兴趣与好感。

【第3画面】

原文: 有一群企鹅,生活在同一地方。

解析:

小男孩跟在他们的队伍后,开心极了,他学着企鹅们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也许他和它们一样,也是一只小企鹅,男孩快乐地抱着企鹅,他找到他的同伴和归属了!

你看小男孩学着企鹅优雅后仰的滑冰,咯吱!冰层裂开,一个小企鹅掉进海水里,可小男孩忘情地沉寂在学着企鹅的样子,不为所知。而前面的小企鹅仰面朝天却准备跳跃了。

可是企鹅跳下冰窟走了,不见了踪迹,只剩下小男孩孤零零一个,小男孩回头向后找寻着。一个横式的红色画面,看到小男孩的迷茫的和期待。

当发现企鹅们掉入冰缝中,悠闲地戏水时,小男孩也跟着勇敢的跳了进去,去追赶小企鹅。

一个特写的蓝色冰窟画面,中心泛起白色水花,周围泛起圈圈涟漪,空中漂浮的两片树叶来佐证小男孩的行踪,几条竖向的白色直线可见带入和速度感。

【第4画面】

原文: 有一小群水母。

解析:

企鹅们在海里四散游开寻找食物。

一群五彩缤纷的水母游了过来,男孩奇特的样子吸引了它们,看着水母在海里一吸一合的神奇模样,小男孩也挥舞起手臂,把自己当做一只透明的水母,连身上的树叶衣服也在挥舞的时候飞出了身体,看到他的神情很惊讶。小男孩耸立的头发,侧面严酷的表情是否很酷呢?

小男孩被企鹅抛弃了,他只好和水母为伍,他只是想找到玩伴。

小男孩没有任何的潜游的措施,跟着水母滑到了一片黑暗的深海中。小男孩双手捂着眼睛,身体有些局促,他看不到眼前的世界?

一群五彩的水母从四面八方向他游来,他是害怕了吗?树叶衣服也慢慢靠近他。

突然,小男孩脚下出现了一头庞然大物,水母们吓得都游走了,小男孩顺势坐在了这个大家伙的身上,飞走的树叶衣服也回到了身上,原来是一头蓝鲸!两只小眼睛分布在两旁。

男孩的树叶衣服,表明他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分离出来的。这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飞侠彼得潘》都有类似的形态。

【第5画面】

原文: 有一群大鲸鱼。

解析:

孩子紧紧抱着大鲸鱼的头,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头鲸鱼同伴。微笑的蓝鲸也接纳了小男孩的存在,带着他一切在海中漫游。

大鲸鱼占据了整个画面,以体现鲸鱼之大。

鲸鱼们浮出水面,男孩坐在鲸鱼的头上,他把自己也当成一头鲸鱼,跟着真正的鲸鱼在海洋里遨游,他开心极了!对面一只更大鲸鱼出现了。这是它们的首领吗?这是一家四口吗?

他们越来越靠近,正在换气的大鲸鱼喷出巨大的水柱,三个较小的鲸鱼也跟着喷出水柱,以示回应,小男孩却被鲸鱼的水柱喷上了天,他们彼此玩的不亦乐乎。

画面以淡淡的蓝、绿色为主要色调,通篇浓浓的自然风,使小读者有某种心灵的归属感,而小主人公身着树叶做成的衣服,简单又悦目。

作者采用了与《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相同绘画的技法,在油画基础上,喷丙烯颜料。使油性和水性相互作用,制作出斑驳的纹理效果。在这基础上,再创作人、动物等。这次还用到了水彩、彩铅、钢笔墨水和石膏等的拼贴,生动地呈现了从白天到黑夜、从高山到深海的种种自然场景。色彩缤纷、层次丰富,配合画面中的多变细节,让人每一次的阅读都有惊喜。

绘本画面很美,小男孩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表情非常的形象、好玩,有些动作父母甚至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既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又增强亲子链接和感情。

【第6画面】

原文: 有一群乌鸦不太友好。

解析:

但是鲸鱼喷出的水柱把小男孩喷到岸上去了,大鲸鱼一家游走了,也没有接纳小男孩。

这时空中的小男孩,遇到一群黑色的渡鸦,其中一只叼走了空中的小男孩。

男孩被渡鸦叼在嘴里,飞翔在空中,他又一次高兴起来,做出了酷似渡鸦飞翔的动作,也许我就是一只会飞的渡鸦啊!

原来每一只渡鸦的嘴里都叼着嫩绿的枝叶或花朵,穿着树叶衣服的小男孩也被当成树枝衔在渡鸦的嘴里了。

突然,树叶衣服的叶茎断裂,渡鸦叼不住了,男孩从空中落下,掉在了一块巨石上,看着渡鸦越飞越远,男孩又变成了孤独的一个人。

站在石头上小男孩的背影,望着远去的不友好的渡鸦,张开小胳膊,多想和它们一起飞走,去尝试空中飞行的生活呢!

渡鸦只是成群结队在飞行中路过此地,也不可能接纳他。渡鸦们还是平静的飞走了,而小男孩则显得很无奈,很遗憾。很不舍。

渡鸦张嘴的瞬间,小男孩坠落下来。画面中展示出渡鸦急速飞行的翅膀与小男孩连续舞动着手的胳膊,他们惊讶慌乱的动作,用这种复合的技法表现出来。

【第7画面】

原文: 有一片石林,奇形怪状。

解析:

小男孩被渡鸦抛弃后,坠落到一片石林中,尽管他还有些恋恋不舍,但小男孩还是随遇而安的。即使之前所有的动物都不带他玩,不接纳他,那也没关系,身边的石头也可以成为他的伙伴。

他在高高矮矮地迭起的石头中穿梭,他模仿着巨石的样子,蹲坐在方方正正的小石块上;平躺在扁长的大石块上,并在腹部叠加两块石头,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环;他勇敢地爬到了一个倾斜的石堆上,可是石堆不稳,他紧紧抱住顶端的大石块,男孩有掉下的危险。

看到这里,我只觉得心疼,四处游荡的小男孩竟然出入石林,和奇形怪状的石头比试高低,好想抱抱那个孤单的小男孩,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

石林中石头形态各异,天然奇迹胜似人工雕琢,远近深浅不一,但却开启另一片洞天。

不知你发现没有,整个故事的发展顺应从左到右的顺序,而最右边与下页左边有着必然的连续,如果把所有画页铺开,就是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故事。

【第8画面】

原文: 有一堆碎石头。有一簇簇植物,生机勃勃。

解析:

可是这堆奇形怪状的碎石并不是小男孩栖息的地方,他伴随着碎石重重地摔了下来,头朝地,但两片树叶接住了他,让惶恐局促的他有了缓冲。石头也无声地把他排挤了出去。

而迎接他的是春天,冬去春来,正在蓬勃生长的植物吸引了小男孩的注意,他在脑袋、耳朵和双臂上,都戴上了叶子和小黄花。与自己树叶的衣服成为一体,他把自己也扮成了植物的样子。看得出他很欣慰,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装扮着春意盎然的春天。

就在这时,一头大象经过这里,把小树苗弄得七零八落踩在脚下,撇在身后。这时小男孩与大象四目以对,带着满脸的忧伤。小树苗不能飘走离开他,但大象却把小树苗毁灭,让他无处可依。

小男孩的表情是否有来自大象的恐吓呢!但之前小男孩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下,都从容以待。

【第9画面】

原文: 有一队大象,仿佛在游行。

解析:

突然一个绿色的大跨页,甚至没有边际,绿色暗示森林之美之大。

三头首尾衔接的大象,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着实让读者眼前一亮。小男孩也跟着象群,走着与象群一样的步调,仿佛在游行,一路走进了森林。

男孩用大大的叶子戴在耳侧,就像是大象蒲扇般宽大的耳朵,迈着大步就像大象坚定的步伐,

大象头上一撮前倾的鬃毛也像极了小男孩的头发。

看得出小男孩很高兴,似乎又从之前被遗弃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加入到大象的队伍中。模仿着大象的步伐和神态,为此最后出场的大象不得不把鼻子高高翘起来。

【第10画面】

原文: 有一列猴子,好像行军的士兵。有几头犀牛,横冲直撞。有一伙大猩猩,像乐队在演奏。

解析:

在森林中,他又遇到了猴子、犀牛、大猩猩。似乎此时的小男孩有些心猿意马,一会儿加入到猴子的队伍中,举着一个大树叶,像是在行军;一会儿遇到几头横冲直撞的犀牛,学起了犀牛的姿态,鼻子上插着一截大树枝,形同犀牛的大鼻子;一会儿看到森林里演奏的大猩猩,他跟着它们一起唱歌跳舞。而此时,大象即将走出画面,离开小男孩了。

我们发现小男孩模仿猩猩、水母、企鹅、猴子等动物,模仿一朵花,模仿一块石头。他生活在大自然中,有多种多样的模仿对象,玩耍的自由自在,但小主人公是缺少归属感的、渴望被接纳的孩子。

这里的曲子是一首有着公共版权的曲子,可小男孩击打的音符与猴子的音符并不同。暗示着不被接纳。

我们在亲子阅读中,可以一起观察画面的内容,讨论这个小男孩在模仿哪种动物,如何模仿的,模仿的像不像。甚至亲自手舞足蹈的学着小男孩模仿动物的动作,这样玩得更开心得意。

【第11画面】

解析:

在这场森林大游行中,男孩模仿犀牛、模仿猴子、在猩猩乐队中打击着乐器,连表情都一摸一样,可是大猩猩眼神古怪地看着小男孩,犀牛、猴子和大象都回头看着他,然而那不和谐的音符让所有的动物都发现他是个不属于这片森林的生物。结果当然可知了。

这个小男孩是孤独的,谁也不想让他加入,他总是想拥抱他遇到的每一类动物,他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只想找到归属感,因为他太孤独了。

小男孩继续他的旅程,寻找着他的同伴,他相信一定会找到的。

他看到了乌龟,他趴在地上学乌龟爬行,可是乌龟走得好慢好慢,小男孩睡着了。

画面又回到慢节奏中来,一个单页都是乌龟慢慢的行程,小男孩从最上边进入读者的视野,到爬在乌龟的前面,以至他招呼不来它们睡着了。而乌龟还是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慢悠悠的行进。

可惜小乌龟们走得太慢了,他成了龟兔赛跑中的小兔。

【第12画面】

原文: 有一长溜乌龟,突然转了个弯。

解析:

小男孩在路中央等待的过程中,睡着了。当乌龟们赶上来时,没有叫醒他,而是拐弯向花丛中慢慢走去。

等他睡醒时,乌龟已不知去向。小男孩站在弯弯曲曲的路上,非常惊讶地看向乌龟远去的背影。竖式的长长的弯路,是否暗含着小男孩一路走来的曲折呢!

他拄着木棍在风雨中穿行,体验那份孤独的凄凉。

他独自一人在苹果树下吃苹果,虽然很甜,但没有人分享。

他坐在大树下,看着惨白的太阳,就像自己的内心。呆如木鸡的姿势让一只小小的毛毛虫来到了他的脚边。

孤单的小男孩坐在树下,终于有毛毛虫愿意和他说话。你是我的小伙伴吗?他轻轻地说。

一个特写的镜头,表达出两颗独孤的心的拉近。

【第13画面】

原文: 有一群毛毛虫,好像一支军队。有一群蝴蝶,像迁徙的飞鸟。

解析:

他努力地学着毛毛虫走路,蠕动的样子,扭转的样子,蜷缩的样子,倒挂在树上的样子。

用18个均匀的小画面,尾首相连的形式,小男孩用惟妙惟肖地模仿的形式,全面模仿毛毛虫的动作,纳入毛毛虫的空间里。而毛毛虫接纳了这个一心想要纳入的小男孩了吗?

夏去秋来,毛毛虫们结茧自缚,吊在树枝上,摇摇欲坠。而小男孩也吊挂在同一个树杈上,闭上眼睛,沉醉其中。而最近的一个毛毛虫,头还没有被茧包起来,而其他的已经完全包裹起来了。看着小男孩想说什么吗?我要蜕变了吗?这预示着又一个时刻应运而生了吗?

毛毛虫经过由春天变为秋天的漫长时间,化茧成蝶,在静美的秋叶中飞走了不再回来。小男孩伤心地,甚至哀嚎着伸手想抓住蝴蝶,可是,蝴蝶还是像迁徙的飞鸟一样走了。

下角中一轮残阳毫无光芒地照进树林,也帮助不了小男孩的结局。他想成为群落的一部分,但没有任何一个群落愿意接受他。

这里有必要让小读者明白蝴蝶演变的过程:

1、蝴蝶妈妈在一定温度下,将卵产在树叶上,为的是卵孵化变成虫子后,有充足的树叶吃。

2、幼虫渐渐长大,突破虫卵后,一条条的小虫子应运而生,就是毛毛虫。

3、毛毛虫首先会把卵壳吃掉,然后再去吃它脚下的叶子。将自己吃的圆滚滚,肥肥胖胖的。

4、毛毛虫会吐丝将自己包裹起来固定在树枝上,将自己的身体溶解掉,直到化成一袋富含营养的液体,它们的细胞得以新生,慢慢的化成了脚、翅膀以及触须等。

5、当一切条件成熟时,一只蝴蝶穿透了外壳的阻力出来了,它就可以自由地穿行在树丛花间了。

【第14画面】

原文: 有星星点点的萤火虫。有连成一片的星星,就像一家人。

解析:

小男孩走到了夜晚,在月光下看到萤火虫,星星点点的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用手指着,非常的兴奋,甚至站在土坡上,张开怀抱想拥抱满天流动的萤火虫。

萤火虫布满了他的树衣,他抬头看着星空,他又看到连成一片的星星人,好像他的家人。爸爸在左边,妈妈在右边,一手拉一个。可是天一亮这一切都消失了。

这些萤火虫照亮在小男孩的周围,创造出一种与男孩手拉手的爸爸和妈妈的“ 星座 ”,这是他臆想出来的吗?经过了无数次的不被接纳是否开始想家了呢!

文字则再视出男孩比任何东西都想要的是家人,但让萤火虫走了,星星升空了,又打破了小男孩的小星星家庭,再一次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我们只看到小男孩的低着头,一脸的惆怅,他又一次被无情地抛弃了。

【第15画面】

原文: 有一整片大海的蓝色。

解析:

他转过身回到了原来海边,一个宽阔的海面呈现在小男孩跟前,海面与天空形成一条平直的水平面,而波浪却涌向岸边的小男孩,代表其起伏不定的内心。

圆月高挂夜空,星星点点陪伴,只有小男孩孤身一人。

那蓝色的大海泛着忧郁的光芒,而小男孩的背影却吐露出一丝孤独感。

他一路走来,总希望走进山羊、企鹅、水母、鲸鱼、渡鸦、石头、植物、大象、猴子、犀牛、猩猩、乌龟、毛毛虫和萤火虫的队伍中,模仿它们的动作,可最终都不被接纳。而多想拉住星光爸妈,但天亮都慢慢离去。

他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思,就是想被他们接纳,最终更加陷入孤独中。

【第16画面】

原文: 有一整个沙滩的蚌壳。有一整夜的梦。

解析:

最后,他在海边一个蚌壳里面睡着了,做了一整夜的梦。

一整夜的梦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真正的夜晚,是一个饱含愿望的夜晚。

一边是海浪的拍打,一边是漆黑的暗夜。

小男孩与蚌壳为伍,以蚌壳为家。其他蚌壳紧闭着大门,不肯与之说话,也不与之为伍。

【第17画面】

原文: 有一路的贝壳。从前,

解析:

在梦里,沙滩边竟然出现了一条长长的望不到边的彩色贝壳路,男孩默默地想,会通向哪里呢?贝壳的彩色之路穿过起伏的沙滩,伸向遥远的远方。

小男孩好奇地看着这远去的路径,给读者一个背影,而贝壳的路线形同一张勾勒的小男孩的脸型。他脱掉了树叶衣服和鞋子,弯腰非常认真地盯着贝壳路,而这条路一直通向画外,暗示他将沿着这条笔直的贝壳路寻找下去。

“从前,”一句话的开始,给读者指向了翻页。

【第18画面】

原文: 有一个部落的孩子。

解析:

天哪!竟然是一个小孩部落。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和他一样,穿着树叶做成的衣服,头上戴着用树叶、花瓣、树枝做成的头饰。

一个头戴鲜花的女孩怀抱一堆贝壳正在延长着那条彩色贝壳之路,看得出我们的主人公正在沿着这条路走向这里。

这棵枝繁叶茂的粗壮的大树,伸出双臂,接纳着所有的孩子,成为孩子们游乐的支柱,孩子们都以此为舞台,或打秋千,或跳舞、或奔跑、或躲猫猫、或躺在摇篮中闭目养神、或在树枝上筑屋,或在树洞中静静以待,都尽情抒发着自己,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各自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看得出这里的孩子们非常快乐,内心得到尽情的舒展,在树上和树下,他们都是随性地自己玩着自己喜欢的 游戏 ,但又形成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

细节之处:一顶插着蓝色花的帽子,一串香蕉,一个荡秋千的孩子,一把树叶做的雨伞,四座树叶小屋。

可以让小读者数一数这个部落有多少孩子在游玩呢?还可以模仿每个孩子在做什么的样子。

这是小男孩离开时的大树吗?小男孩穿得像其他“迷失’的孩子一样,可能是被看做回到了他所属的部落,也可以认为他是加入了这个部落的新成员。

【第19画面】

原文: 整整一个部落的孩子。

解析:

迎接小男孩的是那个铺贝壳之路的小女孩,他们都张开双臂,接纳着对方。

小男孩手上和头上握着或插着羽毛,站在一个大石头上,做出展翅飞翔的姿态,也是一种内心情绪的飞跃,看到一个部落的孩子的包容与理解。

用一个小女孩做代表,因为她是引路人,暗含着这个部落的孩子对小男孩的欢迎。

小男孩不仅如愿以偿地寻到了他真正的自我和归属,他还给部落中的小伙伴们展示着这一路的奇遇,毛毛虫喜欢蠕动着前进,大象扭动着大鼻子,企鹅走路的时候摇摇摆摆的,猩猩会打击乐器,犀牛角长在脸上。展示的过程与前面的经历相呼应。

多个画面把小男孩的经历让同伴们一起模仿分享。

我的脑海里渐渐涌现清晰的想法:当我看到这个小男孩不断地去模仿这些动植物的行为,去想办法融入他们的群体,这个过程中虽然遭遇到奚落、嘲笑,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旧在不停的尝试,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同伴。

最后一个画面,三个孩子头插着树枝,尽情地奔跑玩耍,他们已经完全接纳了小男孩。

故事的最后,在这个奇特的部落里,男孩和所有的小伙伴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那里全部都是跟他一样的人,愿意接纳他,陪伴他,你说,小男孩的梦会成真吗?

本书是关于渴望,关于被接纳的,我们希望被接纳被爱。这是一个美好的感性故事,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第20画面】

解析:

小男孩应该是回到了温馨的家,爸爸妈妈都爱他,弟弟妹妹都喜欢他,大家抱在一起其乐融融,展现出互相关爱包容的一面。这个小男孩梦想成真了。

全书都在讲述小男孩渴望融入一个集体,他想打入每一个群体的生活,成为它们的一份子,然而却都失败了。他的每一次变身,都加强了这个主题。绘者通过各种动植物的特点制造出的幽默效果也让人忍俊不禁,一会儿变牦牛,一会变石头,小男孩执着傻气的可爱模样,层层递进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他那看似孤独实则充满惊奇的经历,帮助他成功地交到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处在那个孤独难堪的当下,谁能想到它居然会成为我们的财富呢?人生中的那些看似无用的点点滴滴,也许就会在某一刻成为我们的闪光点啊。

这就是一个孤单的孩子,缺少爱的滋养。可他却勇敢的寻找自己的同伴,尽管一路走一路失败,但他相信总有接纳他的人在等着他。

我们是否也得到启示,应当给予孩子多一爱的陪伴,让孩子有满满的归属感呢。

【封&底】

解析:

阅读这本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小一点的孩子看,会因为里面可爱奇特的小动物和精彩热闹的场景而觉得有趣好玩。年纪大一点的孩子读,可能就会读出些其他的东西:跟随小男孩的脚步,展开奇妙的旅程,一路上,每遇到一个族群,小男孩都试着融入其中,他装上羊角、学企鹅走路、像水母一样漂浮、坐在鲸鱼背上乘风破浪、戴上树叶当成大象耳朵、与大猩猩一起组乐团、模仿乌龟爬行、学毛毛虫挂在树上。

他尽自己所能,却还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归根结底,小男孩无法融入这些族群的原因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同类!当小男孩终于抛开那些不属于他的伪装,开始做自己而不再装扮山羊、企鹅、水母等等,而是一个真正的人类小男孩,他才找到了人类的部落,那里有好多好多孩子,他终于拥有真正的同伴,以自己真实的样子,获得接纳、找到归属。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同伴和各种群体开始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他们渴望融入群体,这时他们会怎么做?又应该怎么做呢?这个时候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呢?也许这个故事里会有答案: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你可以伪装自己的外形和行为,不断迎合他人、改变自己,但那并不是真实的你,不仅未必会被群体所接纳,或即使接纳了也不会持续太久,而且你无法打从心底快乐。唯有勇敢做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归属,用原本的样子被接纳和认同,并获得发自内心的喜悦。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在书架中一直收藏、在不同年龄段反复翻阅的书。

遭遇好点的孩子会因为父母常年的包容、耐心与陪伴以及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找到属于自己节奏的生活,进而在某一个领域光芒四射。不那么幸运的孩子可能伴随着一生都会生活在自卑和被排斥的心灵的煎熬中。

因此,我们只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包容和陪伴,让孩子寻找到自己的节奏,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值得被呵护的天使。

四、作者信息

莱恩·史密斯,1959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2012年因在儿童图画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被艾瑞·卡尔博物馆授予“卡尔荣誉艺术家”称号,2014年获得美国插画博物馆授予的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1993年)和《格林爷爷的花园》(2012年)两次荣获凯迪克奖。他的其他作品还有《这是一本书》《林肯总统的梦》《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