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街巷》61:皇家寺院大慈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文章:唐绍德  ;配图:成都市大慈寺档案室】

        成都大慈寺(亦名:古大圣慈寺),位于成都市中心锦江区辖内,紧邻沙帽街、春熙路(编者注:太古里侧),是古今闻名的皇家寺院。

        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极盛于唐、宋,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规模宏大、高僧辈出,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震旦,中国之古称)。此寺的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当为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

        唐玄宗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国内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慈寺僧人英干出于佛教徒的慈悲,在成都街头施粥,救济贫困百姓,替多难的国家祈福,并倡建大慈寺。因“安史之乱”逃到成都的唐玄宗皇帝,见此情景深受感动,乃为英干敕书“大圣慈寺”匾额,赐田一千亩,为扩建大慈寺奠定了基础。

        时年,唐代新罗国(今韩国)圣德王金兴光之第三子寻师访道云游至蜀,乃至资州(今四川资中)德纯寺,拜谒智诜的高徒处寂禅师为师,取法名“无相”,并授与则天皇帝所赐的摩纳法衣。在玄宗皇帝罹难入蜀后,无相禅师被迎请到皇帝行宫的内殿供礼,遂钦点三太子(大慈寺又名太子寺)无相禅师,亲自督建成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仅次于号称规模有“九百九十九间半”的北京故宫),造佛像一万余尊,绘壁画一千余堵,使此寺成为当时蜀中规模最大的佛寺,无相也成为大慈寺的唐代祖师。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韦皋镇蜀,再次扩修大慈寺普贤阁,又凿玉溪流经寺前,使大慈寺环境更趋完美,成为唐代颇具声望的讲经胜地。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灭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题额,故“不在除毁之例”,是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

        大慈寺历代高僧,皆法脉传承,影响深远,其中印度神僧宝掌禅师在魏晋间(公元265年前后)东游中国,到蜀中峨眉山礼普贤菩萨,开创大慈寺并留住于此;无相禅师广开讲席,慧人无数,所传“无忆,无念,莫妄”的三句法门,使成千上万的僧俗弟子受缘悟道,其独创的“无相禅茶”之法,流传到了新罗国(今韩国),至今为韩国继承;道隆禅师13岁在成都大慈寺出家,在宋理宗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泛海东渡日本,是第一位到日本传播禅宗者,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圆寂,天皇敕赐“大觉禅师”谥号,为日本有此谥号之始祖,其声望可与唐朝鉴真大师媲美。至今,东南亚各国诸如日本、韩国等仍视大慈寺为佛教祖庭,每年都要派代表团来大慈寺寻根拜祖,进行文化学术交流。

        由于大慈寺是寺中有寺,院中有院,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大慈讲场万人听经,其声名与峨眉山比肩,以一寺而与一山争高下,可证大慈寺在历史上有多么辉煌。峨眉山以普贤道场扬名全国,大慈寺以教义研究、壁画艺术称雄。唐宋时,大慈寺执义学之牛耳,96院由高僧举办的常年讲座就多达73个,省内外僧尼沙弥、文人雅士、布衣百姓纷纷前来或听经或留学或崇信,连前蜀王王建也慕名入寺听经。

        历史上,由于唐玄宗、僖宗先后幸蜀,许多著名画师也聚集成都,使成都绘画之风大盛。大圣慈寺壁画,起自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历唐末、前蜀、后蜀、北宋300多年,其间留下作品的全国知名画师上百人,作品上千堵,为中国佛教壁画艺术的极盛时期。

        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三月二十八日,苏轼与其弟苏辙再游大慈寺,并往极乐院观赏壁画。兄弟二人对唐代著名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备加赞赏,称其为“精妙冠世”。而世称“先有大慈、后有敦煌”的传闻更说明大慈寺壁画价值的所在。正如宋代李之纯在《大圣慈寺画记》中所言: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若大慈寺之盛。(编者注:详见下篇《大慈瑰宝留其名》)

        大慈寺在唐宋极盛时,占有成都东城之小半(东至现塔子山公园,西至现天府广场),是当时成都的游览名区,每逢庙会更加热闹。大慈寺附近商业繁荣,寺前形成季节性市场,如灯市、花市、蚕市、药市、麻市、七宝市等。同时,解玉溪两岸还形成夜市。古人有诗为证:“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遍得无。”(引自宋·田况①《登大慈寺阁观夜市》)。“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老农肯信忧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引自宋·田况《大慈寺前蚕市》②)。

        成都大慈寺在唐、宋时期的历史辉煌,可见诸于各种史料碑记。仅殿宇之宏大,寺院之繁荣兴盛,亦可见一斑。有诗为证:“宝阁巍巍祀大雄,乘春登览绀烟中。经翻贝叶龙光紫,香散昙花法雨红。璀璨飞薨低慧日,参差雕牖度天风。只疑身在须弥上,踏破尘凡即太空。”(引自明·王胤《登大慈宝阁》)。“川原凤舞与鸾回,杰阁登临亦旷哉。四壁图书空翠湿,下方城廓白云开。秋从雪岭西边到,雨自天河北岸来。最是法筵重启处,不须更问劫余灰。”(引自清·顾复初《大慈寺经阁》)。

        由此可见,大慈寺在唐宋时期的繁荣昌盛,是为巴蜀佛事之最,亦为成都之最。

        总之,唐宋时期的大慈寺,盛况空前,成为古蜀国之荣耀。古人有诗为证:“万瓦如鳞百尺梯,遥看突兀与云齐。宝帘风定灯相射,绮陌尘香马不嘶。星陨半空天宇静,莲生陆地客心迷。归途细踏槐阴月,家在花行④更向西。” (引自宋·陆 游《天申节③前三日,大圣慈寺华严阁燃灯甚盛,游人过于元夕》)“霜辉催晓五云鲜,万国欢呼共一天。淡淡暖红旗转日,浮浮寒碧瓦收烟。衔杯乐圣千秋节,击鼓迎冬大有年。忽忆捧觞供玉座,不知身在雪山边。”(引自宋·范成大⑤《会庆节大慈寺茶酒》)

        大慈寺应曾是培养玄奘大师学识与勇气的地方,也是造就大师高尚僧格、道德与智慧的摇篮,同时也是大师立志解惑、西行取经的起点。

        玄奘(公元600—664年),唐代僧人,法相宗创始人,俗姓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家道清贫。玄奘13岁出家洛阳净土寺。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玄奘与其兄长捷法师经子午谷剑阁至成都,住城西空慧寺,在高僧云集的成都,玄奘道访各寺高僧大德,相继随宝暹学《摄大乘论》,随道基学《毗昙》,随道震学《迦延》,21岁(武德五年)于大慈寺之律院受具足戒,成为正式比丘(僧人)。通过前后5年的精进学修,玄奘、长捷昆季二人,讲经说法,懿业清规,芳声雅质,名贯蜀、吴、荆、楚,时称陈门二骥。然对诸派学说,玄奘仍有疑惑,故决心返长安求其释然,已蒙生西行求解取经之宏愿。其兄以道路不靖相阻,玄奘即私结商侣离成都泛舟三峡而东下,经楚、豫、冀返回京城长安。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踏上长途跋涉的西行之路。

        玄奘大师西行,途经50余国。曾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在印求学,倍受尊敬。贞观十七年(公元644年),大师学成,辞谢各国国王恳切挽留,东行返国。玄奘大师途中撰毕《大唐西域记》12卷,详记印度史迹,乃为后世宝典(印度从前无文字,因有《大唐西域记》,印度历史遂从此书可考证)。

        贞观十九年(公元646年)元月,大师归国。长安城香案林立,万巷俱空,20万人上街,唐太宗皇帝亲自出迎,并请求大师弃僧为官,被婉言谢绝。玄奘大师遂奉旨译经。历时19年,译经75部,1335卷,为后世留下弥足珍贵、开训大觉智慧之汉译宝典。由于译经劳累,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公元664年),译出《咒五首》一卷后,遂成绝笔,圆寂于五华山中肃成院。在安葬大师于白鹿塬时,朝野送葬队伍竟达100多万人,3万人露宿墓旁。后鲁迅先生赞叹玄奘大师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注①:田况(公元1005~1063年),字亢均,开封人,宋天圣中进士。时官益州知州,颇有政声,深受成都百姓钦仰。

注②:《方舆胜览》云:“成都古蚕丛之国,其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号蚕市。五月鬻香药,号药市。冬月鬻器用者,号七宝市。俱在大慈寺前。”

注③:南宋以高宗赵构的生辰农历五月二十一日为天申节,举国庆祝。

注④:花行为成都街市名,在大慈寺西数里,为陆游任范成大幕府参议时之居处。

注⑤: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人,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54年)进士,历任广西经略安抚使、四川置制使、参知政事等职。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下篇:《大慈瑰宝留其名》)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