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9,你好202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文 小荷

跌跌撞撞地2019,真不忍心说再见。当我决定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一年又要结束了。还没有兑现的遗憾,该忘的都忘了吧,给记忆腾出更大的空间,存储下一年的精彩。盘点一下,是为激励,也为更好的出发。

1.盐城研修。2019年12月7——11日,前往盐城参加初中语文马群仁名师工作室第一次集体研修活动。活动期间,执教推荐名著《飞向太空港》,和来自全省十三个大市的工作室成员进行研讨交流,系统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关于“阅读关怀”的理论研究,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深度研读。期间担任一组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活动安排事务,和小组成员承担了第一次研修的活动文字整理工作,完成第一次研修的活动简报。

2.生命叙事。2019年9月10日,在新沂市第35个教师节表彰暨教育奖励基金颁奖盛典进行生命叙事。一个月的忙碌准备,从初写稿到十几次的稿件修改,从一次次演讲到生命的讲述,从差一点被淘汰到颁奖盛典的完美收官,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经历这次活动,我对新教育生命叙事的撰写和演说,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领悟。

3.问道丹阳。2019年7月29日——8月2日,前往丹阳参加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这是我参加的第二次线下培训。走进李猛、杨越斌、丁宁宁三位星火教师各具特色的课堂,分享着王益民、刘祥、高子阳、徐德湖、李明哲几位导师的精彩讲座,观摩了柳咏梅、丁卫军、胡培兴三位导师灵动智慧的课堂,深深感到自己在理论素养方面的短缺和文本解读及课堂驾驭能力与星火们的差距。导师论坛的思想碰撞,星火磨课、说课、辩课、模拟授课的真枪演练,越发让我觉得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的,前瞻性的。

4.文章发表。《名著重读应处理好三组关系》《写作需要搭建“支架”——以刘恩樵、肖培东两位名师的课为例》发表在《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激活思维,探寻作文审题看得见的路径》发表在《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这一年只发表了三篇省级文章,依然没有实现核心期刊的突破,成了这一年最大的遗憾。几篇文章分别在“新教育星火教师项目”“丁卫军简约语文工作室”“三新作文”“傅东缨”等公众号推送。

5.课题研究。省级课题正在按计划进行,师生随笔共写的指导手册正在撰写,学生的随笔集已经出稿,阶段性论文正在积极筹备中。

6.培训行走。这一年,参加了不少教育教学的培训行走,从新沂到徐州、南通、苏州、丹阳、盐城,从教学提升到德育培训,从个人专业化成长到如何成为教育家型教师,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行走都是一次成长的遇见。

7、成立工作坊。暑假研修归来,我们共同成立了“钟吾”语文工作坊,集结了我们新沂市四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加入了我们的工作坊。他们有的是徐州市“三师”工程培养对象,有的已经发表若干核心期刊的文章。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自愿抱团成长。除了完成每周的读写作业以外,我们经常在一起研讨如何做课题、如何做课例研究等。希望在新教育导师们的引领下,每个成员都能够取得更长足的发展,成为一束光,集结更多的力量,带动我们新沂初中语文良好发展。

8.师生共同生活。这一年,我和通吾班的孩子继续坚持共读共写,开展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班级公众号共发布文章24期,发布文章70次,学生随笔20次。目前,完成星火作业47次,星火月报11次。

9.荣誉取得。这一年,被评为镇级“优秀班主任”,校级“通吾好老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在班级管理,在新教育实验的田园,在个人专业发展的路上虽然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是我知道更好的在前面。

10.参与志愿者活动。有幸和新沂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走进时集镇,参与2019年“幸福童年”公益计划——暑假实践活动,收获感动,感恩遇见。

2020愿景:

1. 论文发表。争取突破核心期刊,发表一篇核心期刊,五篇省级论文。

2. 课题研究。争取年末完成省级课题整理工作,为2021顺利结题做好准备。

3. 课例研究。努力上好五节优质课,完成五篇课堂实录,并做好课例分析。

4. 省工作室研修。用一年的时间读完部编教材36部名著阅读,紧跟工作室步伐,完成课堂实录整理,做好两名弱阅读学生的指导和阅读故事分享记录,争取在研修期间,个人专业化成长得到更大的提升。

5. 打造完美教室,形成班级特色,迎接新教育20年盛典。

6. 积极组织协调工作坊活动,争取开展两次校级交流活动。

7. 继续推动共读共写。借助学生随笔和微写作,促进学生读写热情,积极参与各类作文竞赛。

8.维护“小荷书苑”班级公众号,争取每周发布师生作品。

回望2019,一切都将过去。憧憬2020,唯愿和团队成员一起,和通吾班的孩子一起,和宝贝儿子一起,穿越岁月,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