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能行而自己却不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1

最近单位竞选领导,要求比较高。单位里有两位同事都很符合竞选的条件,于是高层的领导们决定先考察他们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

姑且用A和B称呼他们吧。同事A业务很精进,例如一些疑难杂症,比较复杂一点的手术都能做好,业务水平在单位里数一数二,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同事B的业务水平也很高,不过与A比较的话,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在待人处世方面比A好那么一点。

他们俩同时看到了单位的这个公告,了解了竞选的条件,于是同时报名参加了竞选。他们为了竞选都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竞选过程中会问的问题,竞选需要的物力,财力等等。他们都在想自己的哪方面还需要提高,在想哪方面能比对方更有优势。

经过了几天的思考,A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要想成为领导的话首先业务水平要过硬,如果自己的业务水平无人能达,那么这个机会可能就会大一点,自己的竞争力比B就会相对高一点。于是乎,他更加专心的研究业务,短短几个月就发表了几篇文献,门诊量比平时一倍还要多,创造的效益比别人大得多多,在单位成了不可或缺的顶尖人才。

同事B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既然业务水平比不上A了,那么其他方面呢。例如自己做了领导后,作为一个领导除了需要业务能力外,还需要什么能力呢?他上网问了很多人,看了很多书本,最后他总结出自己待加强的能力。第一,沟通能力,于是一下班就跟同事们敞开心怀的说,在这过程中看到了单位的优势和不足,还了解了同事们的需求。第二,组织能力,看到同事们都对某某景点很感兴趣的时候,于是组织了大家组团参加,跟旅行社拿了最大优惠,又让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第三,替领导分忧。于是多方面打探,不仅了解了领导最近的烦扰事,还了解了单位的未来的动向,最终在同事的帮助下帮领导分担了一些烦忧事,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猜到了竞选结果。其实在报名参加竞选后,他们俩都更加忙了,A只忙着提高业务水平,争取得到领导这个职位。而B已经在做作为领导该做的事了。一个还在苦苦的想该怎么得到一个职位,一个已经在想那个职位到底该做哪些。当然他们两个都没有错,只不过思考的东西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罢了。

2

很多人都在想,明明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可是自己就是没有办法得到领导的赏识,明明觉得自己是对的,到最后却发现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些现象大家很多时候都遇到过,可是我们都只是按照正常的思维去考虑这件事,我们没有想过其他方面,例如上面这个事例中,我们都在想要怎么才能得到这个职位,但从来都没考虑过这个职位该干些什么。我们固有的一些思维模式已经替我们做了判断,但我们却没有考虑过隐性存在的问题。

最近有幸读了《隐性逻辑》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才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

《隐性逻辑》这本书由德国卡尔.诺顿写的。这本书通过列举21个生活中常见的思考场景,结合认知心理学和最新的大脑神经科学帮助分析,为什么我们会这么想,那么做。在固有思维模式下教我们快速地切换思考方式,让大脑深入思考,避开思维的陷阱,从而更加正确和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和其他任务,从而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功。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很容易或者不知不觉中就给思维陷阱带坑里去了,例如书本里问的其中一个问题。假如你准备去加勒比海旅游,并预付了200欧元,却在启程之际得了热伤风,然而200欧元是不能退的,你会选择去还是不去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应该去吧。假都请好了,钱也已经付了而又没得退,况且那么一点伤风感冒的,没什么大的影响。就这样还没好好认真的深入的思考,大脑就已经下意识做出了这个决定。

问过身边的人,大多数人都会同意我这个决定,他们都认为,不要浪费假期,更不要浪费钱财。

还沉浸在旅游的事宜中,作者的话就啪啪的把自己打了一脸。作者指出我们在对待这件事的时候只考虑了如何不损失这200欧元,可是我们没有想过如何才是让身体和自己最舒服的。

现实中我们经常做一些让自己懊恼的事,例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到了B失去了A,而我们更需要的是A,每天这些事都在不停的上演,等错过了我们才知道后悔,才来懊恼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明白过来呢?这时候后悔、懊恼有什么用呢?再多的懊恼也挽救不了损失。

书本里把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归纳起来叫做“沉没成本”效应。当我们遇到这些事后不要让大脑下意识的给我们做出判断,而是要认真的思考,换模式的思考,避免掉进思维的陷阱,造成更多后悔的事。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书本教我们用“李克特量表”分析,这样让我们避免进入“沉没成本”的死胡同里。

评级            重要性            评级              可能性

1             非常不重要         1               非常不可能

2             不重要                 2               不可能

3             不那么重要         3                没那么可能

4              一般重要            4                 一般可能

5              重要                    5                 可能的

6              非常重要            6                 非常可能

按照这个量表判断某项任务和决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经过再三的思考和反复确认,这样我们就避免付出高昂的代价,最后却得不偿失。

3

得不偿失的事我们也没少做。例如现实中还有很多人很大方的花钱去买彩票,花钱去给靓车做保养,可是却舍不得花一点钱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他们看到电视上或者网络上说今天某某中了几等奖,奖金多少,于是就会联想到自己也可能有这个机会,有时候都已经感觉手里捧着一大叠花花的银票。一听到那些意外事件就会想这样的事怎么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呢

于是还是不停的买彩票,相信不久的将来,自己肯定能像电视里那些中奖的人一样中上大奖的。而听到别人一说买保险什么的,就骂人家是大傻瓜,骂保险都是骗人的。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的不开窍呢?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呢?作者在书本里指出,因为我们很少考虑到错误率,并高估了实际值。我们会认为你看别人买彩票都中了,谁谁拿了多少奖金,谁谁又拿了多少钱,却没有认真去思考背后那些买了很多彩票却没有中过一次奖的人。我们看到的都是电视上别人拿奖的情景,却没有看到过那些在彩票站黯然离去的人们。。至于保险,相信这些不好的不祥的意外很难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即使发生了,网上那些片面的言论,那些买了保险出了意外也无法理赔的,出了事保险公司跑路的也会打打击自己的积极性,于是更加坚定原有的思维,不听别人的建议,一意孤行。

面对这些,我们又得怎么做呢。作者提出,我们首先要确定频率而不是概率事件。频率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它是可以被认知的。这样我们就能避开看起来可信的表象,深入去思考这件事的本质了。

4

这只是生活中我们经历的一件很小的事。《隐性逻辑》这本书列举了21个情景,用现实中的事例帮我们分析我们大多时候存在的思考模式,我们这样的思考模式背后的得失有哪些,如何避免陷这些陷阱,遇到这些问题时的应对方法。

书本里的21个问题是我们常见又经常遇上需要我们思考的。例如哪天你发现为什么薪水涨了,可是你还想跳槽?为什么经验越多,选择却越困难?为什么我们如此相信小概率事件?等等.......

记得一位作者曾经说过,要是一个人没有思维逻辑或者逻辑思维混乱的话,我们连吵架都是吵不赢的。别人在说一,我们却吵二,别人说东,我们却吵西,到最后自己败得一塌糊涂都明白不过来。

遇到了事,我们无法解决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们无法给自己答案的时候,不如认真的问问自己,究竟是自己做错了还是想错了。

麦肯锡的思维逻辑里提到一个最重要的一点,成功的前提是做正确的事,这是个思考抉择的问题。思考抉择正确,将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思考抉择错误,就会背道而驰。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常常陷入思维混乱,无法理清事物个中的关系,不妨看看《隐性逻辑》这本书,学着用作者的理论快速的切换我们的思考模式,或许不一样的效果就出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