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框架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5
(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也就是说,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概况:周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公在推动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见述职。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扩展疆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宗法制。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巩固王权。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问题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实质:以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①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高,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小宗服从大宗,小宗和大宗是相对的。②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这样就建立了血缘关系与权力地位的对应关系。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1)世袭制度。禹的儿子启在其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商代则形成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权力继承规则;周代则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

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商和周都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第2个回答  2020-11-26
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有哪些关系? 政治:君臣关系(等级从属关系) 血缘:兄弟关系 宗法:大小宗关系 * 前提(基础):了解古代史的朝代更替 奴隶社会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 世界(略) 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夏朝建立前) 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夏朝—春秋) 公元前475年——1840年(战国——鸦片战争前) 拓展:古代历史分期问题 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前期) 五代十国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建立) (发展) (强盛) (衰亡) 总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概念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国体:国家的性质;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 就政体而言——有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1.定义: 2.分类: 知识拓展:中国历史上的国体变化: 奴隶主贵族专政——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专政)。 知识拓展:中国历史上的政体变化: 分封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奴隶社会)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秦 清朝 (公元前221年——1912年) 以秦为界 3、分期:以秦为界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