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演义全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哪一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 义》,“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 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一般认为作者是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 东汉、曹魏、蜀汉及东吴六大路线为中 心,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 蜀、吴三国鼎立,再到西晋统一为终结 的历史。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 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而又极具特色的 政治军事冲突。小说叙事精巧,精彩地 演绎了多种谋略,虽与史实多有出入, 仍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

三国故事很早就在中国古代民间 流传。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搬上舞 台,《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说三分” 的民间艺人。

到了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罗贯中就在这些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 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 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 生的体悟,最终创作了《三国志通俗 演义》。

现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 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卷,亦 有弘治刻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 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 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 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 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 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 人,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此 外,《三国演义》还有大量的战争描 写,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其中官渡 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 伏,跌宕跳跃,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 先河。自罗贯中把三国历史写成小说 以来,文人纷纷效法,历史小说便蔚然 成为一大潮流。

直到现在,中国几千 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 这些都是对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 发展。

介绍几部写中国历史的电视剧

我推荐几部,个人认为相对比较好的——

(视频可以去土豆、优酷、酷6、56等视频网站搜索)

远古、部落联盟时代——

《伏羲女娲》

《黄帝》

《后羿》

东周:

《孔子》

《孙子》

《屈原》

《东周列国》 (分为《春秋篇》、《战国篇》)

秦:

《秦始皇》(亚视1986版)

《陈胜王》

汉:

《汉刘邦》

《汉武帝》(1997版)及其“公仆版” 《汉武大帝》(2004版)

《司马迁》

《王昭君》(1987版)

《汉宫飞燕》

《蔡伦》

《张衡》

三国两晋南北朝:

《诸葛亮》

《三国演义》

隋唐:

《隋唐演义》(1996版)

《贞观之治》

《武则天》 (1993年刘晓庆版)

《狄仁杰断案传奇》

《唐明皇》

宋:

《赵匡胤》

《杨家将》(1991版)

《包公》(1986版)

《贺兰雪》

《敦煌》(中日合拍电影)

《苏东坡》(1995版)

《李师师》(1991年何晴版)

《水浒》

《岳飞》

《李信与红娘子》

《成吉思汗》

《魂断钓鱼城》

元:

《马可波罗》

明: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中国、菲律宾合拍电影)

《海瑞》

《戚继光》

《大明王朝1566》

《琉球之风》(1993年日本大河剧,中日合拍)

《明宫三大案》

《袁崇焕》

《努尔哈赤》

《长河东流》

《郑成功》

清代戏,多杂泛滥,但精品极少。除了《康熙大帝》及其后续篇《康熙王朝》、《雍正皇帝》及其“公仆版”《雍正王朝》外,《前清秘史》《嘉庆皇帝》《鸦片战争》《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北洋水师》《末代皇帝》《走向共和》等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推荐《走向共和》。

还有一部经典综合版的《东方小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 王亚南睡三脚床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21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他的 *** 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

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

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

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

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

《 *** 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

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

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

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