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敏的浙江电视台最早的播音员、主持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1978年,浙江电视台正式挂牌成立。1980年3月8日,24岁的费敏正式进入电视台,成为了浙江电视台最早的女播音员、主持人。那时每周三次新闻节目,黑白片。1980年3月8日,24岁的费敏正式进入电视台,成为浙江电视台最早的播音员、出镜记者、节目主持人。之所以有这么多身份,那是因为电视台开播之初,还没有所谓的主持人这种叫法。一转眼,28年过去,费敏今年52岁了。1990年,她告别荧屏,但没离开电视,开始接手台里的少儿节目,之后任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浙江电视台春天少儿艺术团团长。在费敏看来,电视几乎改变了一切,不仅是自己,还有看电视的所有人。她被这样改变——进电视台之前,她在官巷口一家副食品商店糖果组当售货员,那是她第一份正式工作。如果不干电视这一行,她的命运或许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她觉得自己命好,这世界上好看的和能干的人那么多,可是机会偏偏垂青于自己,这多么幸运。当然,她那时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卖糖果的普通售货员。此前,她在当时的电影厂和广播站断断续续加起来差不多也干了四年时间,她是有准备的人。电视台那时是个全新的单位,人际关系简单,全心干活,必有成就。费敏以一种几乎从不休息的姿态获得了自己的成就,并让看电视的那些人都记住了她这张总是笑呵呵的脸。看电视的人被这样改变——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资讯,切切实实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他们可以为一部像《上海滩》这样的电视连续剧万人空巷,他们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被电视占满,他们多余的精力有了一个出口,他们的家庭生活因电视而更有黏性,他们甚至被电视固定了装修的模式,几乎所有家庭的中心都是一台电视机,端端正正放在客厅中间。在费敏进电视台之前,她并不了解电视,也没看过电视,更没想过电视会有今天这种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的未来。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以其巨大无比的力量改变着这个世界,只是很多人都对此习惯到了无所察觉的地步。1978年,浙江电视台正式挂牌成立。1979年8月,台里要拍部为国庆献礼的纪录片,名字费敏到现在还记得,叫《浙江的轻纺工业在前进》。当时要找一个类似于出镜记者身份的人,要配音还要采访提问。当时的电视台导演吴明明因为此前在电影厂接触过费敏,于是大力推荐她来。确定之后,台里向商业局借调来此时正在站柜台卖糖果的费敏。这部片子后来送到北京播出,成了费敏进入浙江电视台的一块“敲门砖”。进台之后,电视台人不多,节目也不多,有啥活干啥活。那时每周三次新闻节目,黑白片。第一次上节目录播时,没化妆,费敏学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样子把头发弄成个“一刀切”,穿着一件绿丝绒的棉袄就出镜了,一看录像,变成黑棉袄了,看着傻乎乎的。当时条件差,录播间里都是大功率的灯光,有一次她的眼睛都被灼伤了。电视发展起来很快,她记得大概是在1981年的时候就推出了新闻日播节目,黑白也变成了彩色。1983年,新闻节目开始直播,每天下午6点播出。那时主持人不像今天有提词器,整个一下午都在台里背稿,15分钟的节目,总有十几条新闻稿要背下来,不敢说错,不敢结巴,压力很大。费敏是个用心人,慢慢开始练习自己写稿,变被动为主动。到1984年元旦,费敏挑头,开播了一档叫《生活杂志》的节目,采编播合一,在固定时间,用固定主持人,播出固定时段——浙江电视台第一档电视栏目出现。那是档生活服务类的节目,费敏带着几个人,开着台里的破吉普,整天东奔西走采访拍摄,回来编辑完成后再由她主持播出。当时的养鸭大王、花木大王都在这档节目里现身,鲁冠球家里盖新房,也在这档节目里露了脸。那时费敏忙得不可开交,除这档节目外,开始实行轮播制的新闻节目也还要她每周参与。在她看来,电视是个激情飞扬的行业,她一直就被这天天能遇见新鲜事的行业鼓动着,兴奋着,就没安分过。1985年,费敏推掉新闻节目,再创新栏目《编播回音》。这档时长半小时的节目大概是浙江媒体第一个互动性栏目,就是招呼着观众们都给栏目组写信说说心里话,然后播出一些从中央台那儿扒来的文艺作品或其他渠道得来的资料片。主持人,还是由她自己担纲。这档节目在那个资讯极其缺乏的年代大受欢迎,被评为当时全省观众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据说当时某部队到点就定时组织集体收看这档节目,费敏一时名动浙江,让她收获了极强的成就感。家里第一台电视机什么时候买的?费敏已经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那时电视机是紧俏货,台里要发票子才能买得到。第一张能买电视机的供货票,牌子是福日,四百多块钱,费敏给自己父母了。电视机——一个神奇的会说会唱会跳的方头方脑的家伙,给老人带来了新鲜,也让他们能安享岁月之静好,并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女儿。这多么好!费敏家似与广电有缘,她妈妈也是当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最早的播音员,播名钱江。现在的老人们,谁还记得这个当年电波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