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盏堂:带你认识「建盏」(一)——由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建盏因烧制窑口——建窑地处宋代建州府辖地,位于今天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而得名。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盛于宋;败于元、明,以烧造黑釉瓷器为主,其中位于今天水吉镇后井村窑址,窑长135.6米是国内考古挖掘发现最长的古龙窑。宋人追求极简、留余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品位,造就了建盏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中的特殊意义和崇高地位,作为黑釉之典范将黑釉瓷器推上中国陶瓷历史的最顶峰。建盏作为宋代社会特殊的文化载体,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对于整个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陶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盏因茶而兴,茶因盏而妙”,谈及建盏就避不开茶。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 茶文化 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国 茶文化 与茶具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唐代以前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那一时期的茶具、酒具混用;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斗茶之风盛行,建盏等黑釉瓷茶具发展达到鼎峰;元未、明初沸水冲泡清饮这种更简便、纯粹的“沏茶、泡茶”文化兴起,黑釉瓷茶具逐渐被青、白釉瓷茶具取带沿用至今。

“宋人茶事,由盏开始”,宋代之所以是建盏的鼎盛期,与斗茶之风盛行密不可分。宋代文人雅士皆醉心于艺术雅玩,盛行评比调茶技术与茶质优劣的"斗茶"、"茗战",所用茶具以黑釉瓷茶具为贵,其中又以建盏最为著名。宋代名士不论是山居品茶要的那点淡然清远,还是交友唱和时的畅快交谈,皆有以盏入诗的雅趣,这无疑体现了宋人对建盏的珍爱与推崇。如: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的“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雪落红丝硙,香动银毫瓯”;杨万里的 “恰有乘风客,来分半日闲。自煎虾蟹眼,同沦鹧鸪斑”等等。【池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