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点来接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记得那是05年,依依不到两岁的时候,因为没有人看她,春节后就把她留在了远在内蒙的姥姥家,没有带回北京。

走的时候,依依正在睡觉。看着她睡熟的不安的小脸,心里万般不舍,闪过千种万种她会想我而哭着到处找妈妈的样子。

离别,对孩子而言,是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痛苦和绝望,因为她毫无选择,是被离开,不得不留;对大人而言,是要强行用理智来抵制冲动的一种揪心和挣扎,不得不走。

那个时候还没有微信。

那个时候还好有了电话。

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会叮嘱上一句,“听话,妈妈过一段时间就回去接你回北京上幼儿园。”

于是依依真的很听话。

她想妈妈的时候,用她独有的方式,默默地想,默默地哭。

有一次姥姥听见依依自己在屋子里奶声奶气地自言自语:“看,我的毛衣漂亮吧?是我妈妈织的!”那是依依想妈妈了,可她不说。

还有时,她会忍不住,小声地说,“姥姥,我想我妈妈了。”

姥姥说,“妈妈上班呢,那么远,在北京呢!”

于是依依就开始默默掉眼泪。一滴,一滴。她默不作声地哭,不吵,不闹。

姥姥看她不哭不闹,也无计可施,忍不住陪她一起掉泪。

依依哭够了,回过头来问姥姥:“我想我妈妈哭,你哭什么?”

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有些闹,打电话过后,她便好了几天。许是给了她期望,于是她开始盼。盼着回北京上幼儿园。我想她不是真的想上幼儿园,是因为只有回北京上幼儿园才能见到妈妈。

姥姥上山干活,背着她。把她放地头,不一会儿,她就蹭到姥姥跟前,趴到姥姥后背上,“我是大老虎,我要吃了你!”那是她想回家,不想在山上。姥姥没办法,地里的活儿也不干了,背上依依这个“大老虎”回了家。

妈妈不在家,依依就把这几个姨当成了妈妈。有时会管三姨叫妈妈,有时管大姨叫妈妈,她想要妈妈抱,她渴望妈妈的爱。

有时佳琪姐姐不高兴她这样叫自己的妈妈,就和她打了起来,甚至周末了不让妈妈回姥家,怕依依抢妈妈!

还好,很快就到了暑假,小姨回到了家,成了她的专职“妈妈”,不再看着别人都有妈妈在身边,而自己没有。

暑假四姨去敖汉,带上了依依,要带她开心地玩几天。

依依非常高兴。看到敖汉街里的高楼,兴奋地喊:“我看到北京了,我看到北京了!”

在她两岁多的记忆里,北京只有高楼大厦,而姥家没有。那么有高楼的地方,应该就是北京。

过了几天,依依跟着四姨走在敖汉的大街上,闷闷不乐。不停地嘀咕着:“我怎么还没找到我妈妈?我妈妈在哪儿呢?”

原来她以为见到了高楼就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就能找到妈妈!

想妈妈的宝宝是最可怜的宝宝,想宝宝的妈妈是最可怜的妈妈!

暑假过去了,房子也装修完了。终于可以接依依回来上幼儿园了。

依依想这天,盼这天很久很久了。几年后,她仍然记得,我回去接她的时候穿的什么衣服,穿的是哪双鞋,仍然记得,她在回来的路上,坐了四五个小时的班车,因为晕车,下了班车后吐了。

回来后的依依,第二天就去上了幼儿园。两岁半,上小班。大多的孩子在上幼儿园这件事情上,都是万般抵触,哭闹不去。而依依,也许是因为之前的期盼,也许是知道大人没时间,从第一天上幼儿园起,她就不哭,也不闹。哪怕是谁都不认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等妈妈下班。偶尔,也会安慰那些因为想妈妈而哭闹的小朋友,别哭了,妈妈下了班就会来接了。

因为上班路远,差不多每天都是最后一个接走依依。冬天的天,又冷又黑。依依想早一点能来接她,请求我,能不能在天亮着的时候就来接她。我说,妈妈做不到啊。

过了两天,依旧是很晚很晚才接上她回家。依依没有埋怨妈妈,也没有哭闹。她只是安安静静地说,等她长大了,她一定早早早早就去幼儿园接她的孩子回家。

十几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她和我说过的这句话,我都会忍不住泪奔。妈妈做不到,对不起。

今年春节后,因为小妹家里新装修,多多没有人看着,也把多多放在姥家了。

多多和依依性格截然不同,她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哭就哭,想闹就闹,随心所欲也。

虽然早早就给多多做过思想工作,可她还是在妈妈走了后哭的撕心裂肺。

有了微信视频,偶尔会视频一下。可是,多多每次在视频之后都会哭闹,晚上睡不好。所以,虽然想着惦记着,妈妈还是忍着不和她视频。

还好有四姨三姨大姨,经常过来陪她玩,带她疯。

多多粘上了四姨。

有一天,四姨刚走一会儿,多多就哭闹着说,想四姨了。

姥姥训她,“她刚走你就想!”

多多一手插着腰,一边哭着说,“我想我妈妈,你不让,我想我四姨,你还不让,你到底想咋呀!” 

多多开始捍卫她想妈妈的权利。

没过一个多月,妈妈实在想多多,就回去看她。回去的头一天晚上,多多又和姥姥说,“我想我妈妈。”

姥姥说:“我去给你开门!”,姥姥言外之意是,我给你开门,你自己去找去吧。

多多开始训姥姥:“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就知道开门开门开门!你就不会说,明天他们就回来了!”

看!她明明什么都知道,就是故意要寻求姥姥的安慰。而姥姥偏不。

姥姥和多多就是一对冤家,就是要不停地互怼。

奶奶问多多:“你见到妈妈第一句话说啥?”

多多:“妈妈我真想你!”

奶奶问:“那你妈妈会说啥呢?”

多多:“妈妈肯定说,妈妈也想你!”

多多:“奶奶,我每天每天都想我妈妈。”

妈妈给奶奶打电话,奶奶问多多,“你要和妈妈说几句吗?”

多多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你就告诉我妈妈,快点来接我!!”

终于,多多被接回来了,上幼儿园。

不几日,多多就对每天上幼儿园产生了看法。

早上多多问妈妈:“为啥老重复一个动作,送我去幼儿园啊!”

妈妈:“因为爸妈每天也重复一个动作,上班,没人看你!周六周日你可以不去啦。”

多多想了想又跟妈妈说:“那妈妈不用你去接我啦,你接我太晚啦!让爸爸去接我吧!”

妈妈:“爸爸比妈妈下班晚,每天咱们都回家很长时间了爸爸才回来呢。”

多多说:“不用你接,让爸爸早点回来接我。”

妈妈:“那妈妈下班就直接回家了哈,你在幼儿园等爸爸就可以。”

爸爸:“我早走不了。”

多多坐在那里很久不吱声,后来估计是想通了,跑到妈妈跟前高兴的说:“妈妈还是你去接我吧,我喜欢你接我!”

还又再补充一句,“妈妈你来的太晚啦,你跑快点,你跑的太慢啦!”

看了李彦国老师写的这篇文章,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晃动着这可怜的小女孩儿,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妈妈接了别的孩子走,却没有人来接自己回家的情景。

我问李老师,这小女孩儿怎么这么可怜,她妈妈为什么不接她呢?李老师叹了一口气说,“这样的事太多了。农村没男孩儿不行。”

没有妈妈的疼爱,孩子的感情世界是多么的凄凉。她该向谁去诉说?她如何懂得,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不同的待遇?

也许她心里有千个万个呼喊,“妈妈,快点来接我!接我回家,回我们的家!”

可是。

我不知道当时她见了妈妈的时候,她要有多绝望,眼巴巴地看着,看着她来,看着她接了别人回了本该属于她的家,看着她慢慢走远。再眼巴巴地等着,等着有人来接走她,接向那没有妈妈的家。

我不知道那女孩儿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的心里,会不会涌出母爱,会想着冲动地把孩子接回自己的家?

农村不能没有男孩儿,难道,就能胜过了这血浓于水的亲情了吗?

我不知道这会对女孩儿的心灵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帮她。

看到依依,看到多多,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她。

就像李老师说的那样:

母爱的缺失,永远永远无法弥补。

那些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们。无法诉说对母爱的渴望,对亲情的渴盼,对陪伴的奢望。

都是为了生计?

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孩子们能选择,他们是否还会选择来到这个世上?是否会选择自己,还是做个女孩儿?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