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好莱坞?

如题所述

好莱坞是“营销大师”,这个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艺术的创造一直都是为了观众的创造,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电影史学家邵牧君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电影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雅艺术,也没有必要拔高它。意思是说,电影的发展必须按照电影自身的规律进行,而不会依照谁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个规律就是电影是高资本运转下的大众文化形式,如果需要它承载艺术诉求的话也要在资本许可和观众接受的前提下进行。  在有人提出反对好莱坞的那一刻,有人就已经露出思维破绽。因为好莱坞一词涵盖的东西太多了,它既是一个集合概念,又是一个历史名词,请问有人你反对的是好莱坞的哪一时期?哪一类影片?并且,有人反对好莱坞的理由并非好莱坞独有,世界各国电影都有这样的弊端,包括中国电影在内。所以,我劝告有人如果你反对好莱坞,不如反对世界银幕上大大小小的各种“捞钱”的不真诚之作,当然也包括好莱坞电影;如果你反对好莱坞,你不如反对以行政为中心的电影管理体制,呼吁电影事业的更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6

其实,这本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即电影是要娱乐还是要艺术的问题。然而,在书籍的主体部分,有人流连于大师影片的哲理归纳,而不再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难免让我怀疑“反好莱坞”的书名只是为了响亮和讨巧;在有人的哲理归纳中,我感叹于有人富有诗意的语句,但是不得不为其空洞的内容、轻率的判断和自赏的语言而惋惜。
被符号化的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似乎必然就是“狂轰滥炸”的大片,其实并非如此。一般来说,好莱坞每年生产影片600部左右,其中只有几十部是超级大片,中小成本制作一直是其主流。很多大片的文化诉求一点都不逊色于严肃的艺术电影,比如《阿凡达》等,而中小成本的影片由于资金的限制会更加明确地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去追溯一下历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片目吧,从《艺术家》经《美国美人》到《为黛西小姐开车》,你会发现它们基本是以人文见长的中小成本制作。  好莱坞电影并不必然是“无脑电影”,好莱坞给世界影坛贡献了大量的名垂青史之作。IMDB(国际电影数据库)上的统计数据表明,跻身于全球TOP250的电影大部分是好莱坞制作的,这个排名不是按照票房的多少,而是按照观众的口碑积累,按照票房多少的排名另有不同的名单。在这TOP250名单中,有这样一批大名鼎鼎的影片:《公民凯恩》《教父》(系列)《虎豹小霸王》《大白鲨》等等,他们都是标准的好莱坞制造,但是他们一点都不“简单和失真”。
  有趣的是,有人在自序中,提到了两部好莱坞电影,表扬它们“作为预言或寓言,有警醒之效”,“透露导演对当下世界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魔鬼的迷魂汤”。这两部电影分别是《后天》和《2012》。我不得不告诉有人,这两个影片只是很平庸的类型片,你要想说明好莱坞的深度还有更长更准确的名单可以参考。
  那么,为什么一提到好莱坞,很多人就会产生“肤浅”的印象呢?原因一是超级大片的宣传占有了观众的眼球。二是在我国引进的影片中超级大片比中小成本影片多。三是意识形态“洗脑”的结果。四是对于强者的任性地反感。由此,很多观众慢慢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好莱坞电影是狂轰滥炸的视听泡沫。殊不知,这些低龄化的影片只占好莱坞电影的很小部分,大量反映现实的作品还不为国人熟知。

第2个回答  2017-10-06

我欣赏好莱坞的很多导演的,比如有人列举到的让吕克•戈达尔,作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旗手,他和他的同道弗朗西斯•特吕弗等导演就十分推崇美国电影和美国导演,甚至把原本为精英界不屑的卓别林、希区柯克、霍克斯等导演奉为大师和电影作者,此即电影史上“作者论”的滥觞。

要知道这些导演可都是好莱坞主流的导演,具有相当的票房号召力;瑞典的英格玛•伯格曼直到上世纪80年代接受采访时还是坚持对于美国制片方式的认同,对于美国导演的钦佩和喜爱,这其中就包括斯皮尔伯格和索德伯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