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好好说话》:人生必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读奇葩说团队出品《好好说话》。

作为《奇葩说》这档热门辩论节目的老粉,除了津津乐道的经典辩题外,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能表达出直达心灵、引起共鸣论点的优秀辩手,当知道大神们出版了本讲怎么好好说话的书时,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好奇大神们是用的什么武功秘籍练就这一身本领。

我们都看过了太多讲沟通技巧的书籍、领导力的大师课程、TED演讲、MBA的谈判教程,日常交流中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沟通技巧与套路,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依然可以更加系统的学习到在不同的场景下 如何好好思考,好好说话 ,干货满满的同时阅读过程中又不失新鲜有趣,读完豁然开朗,收益良多,特此分享下最印象深刻的部分。

/01/

五维话 术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故说话之道,也是为人之道。”

书中围绕 话语权 这个核心,将话术分为 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 这五维,全面的给我们呈现了说话的精微奥妙。

说话自始至终是一项综合能力,当我们将一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自然会需要别的能力以进一步的补充,达到五维俱全的圆融状态,所以五维相互之间既此消彼长又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因化共同发生作用,构建出一个全息的说话练习体系,让我们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好好说话。

本书中关于好好说话的定义: 即围绕“话语权”这个核心,兼具“耐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处理观点交锋和利益冲突的能力),nice(与人为善追求达成共识)。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只有明白话语里的权力,才算得上是拎得清状况。

这里的“权力”既不是勾心斗角的宫心计,也不是官大压死人的强迫,它是指 语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形势关系 。

话一旦说出口,就是给人听的,就会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构成某种关系,在特定的关系里,特定的语境下,就会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在说任何话的时候必然要身处其中的“权力关系”( 语境是关键 )。

纯就学理来说, 影响他人的观念就是语言的终极目的 。

想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了这场语言游戏里的生杀大权。

在五维场景中,关于“权力”的关系下图展示的就更加清晰了,只有明白了这一步,才能更好继续我们的好好说话:

但究其根本,五维很难绝对独立,依然是一个需要具备 “综合格斗” 能力的过程。因为任何一项短板,都会话术失衡,就像柴米油盐快要见底,不能随心所欲的调和味道。

真正的高手永远只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如何让综合运用这五项能力,才能呈现出最适合当下要求的说话状态。“ ,单项能力从来就不足以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

任何时候的好好说话,是既能清晰界定五种话术能力,知道他们的不足与特点,也能对他们综合运用,按照不同场景选取合适的说话策略。

/02/

沟通 -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

选择写沟通这个主题,是因为我们每天在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下无一不在沟通, 沟通是让原本不相通的事物变得相通 。正因为它的日常且重要,才不得不要求更高,人与人之间本就是不相连的个体,因为有了沟通,才让我们内心的认知有机会摆在同一个层面。

这一章也把沟通简单的分了几类进行了方法论指导,每一条方法论都有相应的误区、案例、小诀窍、使用注意以及话术例句,读来甚是有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练一练,读完会有种原来如此、遗憾没早点知道的感叹。

001 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建立基本共识、扩充对话时间、调整预设认知以及释放可能的善意。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遇到的一种常见沟通方式 。

002 不可避免的冲突性沟通 :我们要明确的是,冲突并不是一个我们要刻意回避的问题,恰恰相反,冲突可能会时时发生,且人与人相处中必然发生,是一种用以宣泄压抑情绪,表达自我直观感受,促进双方更加理解的过程。

003 不可忽视的情绪沟通 :沟通远不止只是讲道理那么简单,情绪反而才是沟通时要处理的主要内容。

情绪是性格的一部分,没有好坏之分。情绪沟通也不是一味的强制一方推崇另一方,而是要在情绪沟通中察觉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绪,勇于面对自己的情绪,并知道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合理引导他人情绪。

004 强大内心的自我沟通 :自我沟通,实际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用来明确、建立或者强化自己的想法与观念。看起来只是喃喃自语,其实需要很强的自我接纳、发现和自我达成和解的技巧。

善于自我沟通的人总是自信、幽默、受人欢迎的。

/03/

说服-将观点植入对方心中

许多人对说服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用一种语言去改变他人想法,书中也讲到实际说服并不是什么洗脑般的超能力,而是有两方面核心主题: 一是人如何形成看法,二是人又为什么改变看法。

人不是只有改变了主张才叫改变; 当你既有的信念加深了,当原本抗拒的事情没那么讨厌了,其实也是种改变。

在这章中依旧有关于说服的方法论我们可以学学:

001  用选择权启发对方 :很多人认为,说服是找出一种方法让你照着我的话去做。而事实上,一切的说服都是在找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有点儿像引导对方自己找台阶)。所以当我们要说服别人的时候,第一步就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权,确保她,并且善用她。

002  诉诸需求触及对方痛点 :所有的说服不是一直强调我需要什么,而是要想办法找出对方需要什么,甚至有的时候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找不出对方需求时,还要想办法为对方创造一个需求(有点儿像高级换位思考)。而最常见的需求往往都来自最基本的安全、舒适与自我实现。

003  创造压力改变双方立场 :创造压力,是将对方之间原本对立的立场转变为一致对外。毕竟我们都明白,没有哪一种革命情感会比同仇敌忾更为牢固。共同的敌人总是会让其他人紧密团结在一起。说服此时不再是语言,而是一种策略。当形势改变,人与人之间既有的利益关系与情势、姿态也就随之改变了,这无疑是让人唏嘘而又感慨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沟通、说服,书中还同样详细描述了谈判、演讲和辩论三种场景,各有各的特色与方法论都值得好好品读。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因为自古以来,我们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少说话,“敏于思而纳于言”,而现在的社会,却以我们说话的方式被考核,因为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行走江湖的重要生存技能,这很尴尬,而说话,是一项综合能力。

当我们将一种话术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自然就会感觉到它需要进一步的别的话术能力的补充,达到五维俱全的圆融状态,才能使我们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成为一个好好说话的人。但是天性善良的人,容易木讷;天性聪明的人,容易尖锐;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伤人不自知;天性细腻柔和的人,容易絮叨惹人烦……所以 好好说话的能力从来都不是一项天赋的技能。

我们都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明白 绝知此事更要躬行 ,书本上终究是理论,到头来都需要我们千遍万遍的实践消化,否则身处一个科技爆炸、沟通无界限的世界,感受到的依然是史无前例的孤独无助,在全世界都可以社交起来的时候,我们却无法用比较高效的方式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沟通。

在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里,相较于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质,我们最能控制的其实就是说话这件小事,以说话为切入点,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开启一个辽阔的新世界。

文字/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