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暗示高情商?正确引导是关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中午放学,小饭桌的阿姨突然打来电话,电话里是女儿的声音,她试探性的问我:“妈妈,能不能给我发20块钱?”为了不影响她的情绪,让她中午好好吃饭,下午好好上课,我答应了。结果,下午放学接她回家,在路上聊天后,让我心里十分愤怒。

女儿上三年级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自从生了二胎,总觉得亏欠了她。因为,能够陪她的时间所剩无几。


为了能让女儿中午休息好,就安排她在小饭桌吃饭,睡觉。学校不让带钱,但是,很多学生都带。怕她在小饭桌吃不好,吃不饱,我也默许了她带一些零用钱去小饭桌。其实,我给的并不多,一个星期只有5元钱。


为什么是一个星期5元钱?还一次性给,我希望她能控制自己,每天只能花1元,或者自己分配,怎样把这5元钱用到周五,她也一直做的很好。


可是,我是在害她呢?还是在爱她呢?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也反复问过自己很多次。很多人都说,不就是几块钱,何必纠结?但是,就因为这几块钱,后来发生了一件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女儿每天放学去小饭桌,小饭桌旁边有一个文具店,里面不止有学习用品,还有各种小零食,这些零食大多还是三无产品。我每次都告诉孩子,不要买那些辣条,熟食品。


有一天下午放学,女儿拉着我去了那个文具店,说她想要那个小吊坠。我以为是卖的那种钥匙扣,结果问过之后,女儿告诉我这个不是买的,是抽奖的,抽到才有,5毛钱一次。


女儿看着那些类似于钥匙扣的吊坠,眼神里充满了渴望。我看着她,心里很反感。但是碍于她的自尊心,我同意她抽一个。她从一张纸上撕下一块,撕开中间里面是号码,只有34号以前的号码才有礼品。她抽到105号,失望至极。她央求我,再抽一次,第二次抽到了62号。


两次失败,她还想抽,我告诉她太晚了,回家还要做饭,明天再说。她没有强求,和我回家了。


第二天中午,她找小饭桌的阿姨用手机给我打电话,要了20块钱。我问她干嘛用?她说她的笔袋坏了,要买一个笔袋。我没说什么,就同意了。


晚上放学,女儿又拉着我去那个文具店。进到文具店里面,她直接去了排满小金蛋的柜子前,抑制住满腔怒火,让她砸了一个。小金蛋砸一个1元,里面有假钱,有真钱。这次她砸到了一张5元的假钱,砸完她抱怨说:“妈妈,中午圆圆(同学)就砸到了5元真钱,为什么我砸不到?为什么呀?”


“这个要看运气,砸一个就好了,回家吧!”付完钱,我拉着女儿走出了文具店。她还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回家的路上,女儿看我脸色不好,我不说话,她坐在电动车后面,也不吭声。直到走到没什么人的地方,我让她下了车。问她中午20块钱干嘛了?她眼神躲躲闪闪,说买笔袋了。


女儿是我亲自带大的,她的每一个眼神我都知道她在想什么。


“买笔袋剩下的钱呢?”我继续问。


“买了冰激凌。”她低着头。


“冰激凌5元?什么样的冰激淋?笔袋在哪里,拿出来我看看。”我语气很大声。

女儿抬起头,眼里闪着泪花,“我说实话,你肯定会骂我。”


我语气平静了些,轻声说:“你撒谎,我才会骂你。你说实话,不骂你。你告诉妈妈实话,妈妈才能告诉你,你做的对不对?”


“我把20块钱,都砸了小金蛋了。还有剩的2元也砸了。”她看了一眼,我在听,她又说:“圆圆就砸到了5元真钱,她还请我吃了一根火腿。”


“那圆圆后来又砸了金蛋吗?”

“砸了,她把那5元砸完,又花钱砸了两个,就没砸到了。”


“小孩子不能玩这个你知不知道?”


“妈妈为什么?”


是呀,孩子只是单纯的欲望,她怎么知道什么是为什么,后来我和女儿解释了很久。她说既然是骗人的,为什么同学圆圆能砸到5元?


我和她解释,如果一次都砸不到,那么就没有人砸了,这就好比钓鱼,5元钱就是鱼饵。你砸了20多块钱,一次都没有砸到,这就是在赌,在赌里面有真钱。商家利用这种把戏骗你们的钱,最后她什么也没有损失,就赚到很多。


后来女儿似乎明白了,她主动要求以后中午不带钱了,还说以后再也不去那个文具店买东西,还把道理讲给了同学圆圆听。

我很后悔,如果第一次女儿去抽取挂件吊坠,就告诉她,讲明白其中的道理,她就不会再去文具店砸金蛋。


学校旁边的文具店,是为孩子们提供方便的,而不是引导孩子走上歧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欺骗小孩子的钱都赚,不知道为了钱,还有没有底线?


自从那个文具店有了这个活动,放学时,门前少了很多孩子买东西,简直是得不偿失。


其实,通过这件事,还是呼吁很多家长,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陪伴,不亲自陪伴,就不会了解孩子,不会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纠正。自然,有时孩子撒谎,家长也很难发现。因为,不陪伴在孩子身边,根本不知道,不了解孩子在想什么。

孩子说谎,很多家长都是惩罚教育,忽略了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一旦孩子出现撒谎现象,其实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家长要对孩子爱撒谎的情况,细心沟通,查明撒谎的原因,做出耐心的正确引导,那么孩子的聪明才智才会得到正确的发展。


加拿大研究人员李康博士经过多项研究发现: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说谎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



在孩子能力不足,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时,会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说谎,以获得短暂的满足。比如,孩子考了50多分,偏偏要说90多分。


孩子还可能为了得到同学的羡慕和夸赞,夸大其词。说自己的父母工作好,报酬高,自己的东西如何的贵。这都是虚荣心在作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艳羡。


如果爸妈是经常说谎的人,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模仿爸妈说谎。


比如,孩子在身边时,有朋友邀请宝妈一起去逛街,宝妈不想去,就说:“我不在家,在忙呢。”孩子听到宝妈说这话时,就会默默记在心里,以后,不想写作业,就会撒谎说手疼。想和同学去玩,就会说,去同学家写作业。诸如此类,孩子学东西是很快的。



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很严厉,孩子做了家长不喜欢的事情,就要打骂孩子,那孩子会为了逃避惩罚而选择说谎。


比如,孩子打破花瓶,为了逃避父母的责罚,就会撒谎,把责任推卸给兄弟姐妹,或者干脆不承认是自己打破的。


比如,文中女儿怕妈妈责罚,撒谎说20元买了笔袋。这说明孩子内心是惶恐不安的,目的很单纯就为了逃避责任。



当孩子想要通过正常的途径,买喜欢的东西时,家长不给买,而孩子又非常想要,很可能会偷偷拿父母的钱去买,之后被发现后拒不承认。

除此之外,孩子说谎还有可能是无意识说谎,善意说谎,和故意对抗说谎。


善意的谎言很好理解,比如宝妈衣服明明不好看,孩子为了哄妈妈高兴,就会撒谎说挺好的。


而故意对抗说谎,大多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偏要他去做别的,这个时候孩子很可能撒谎,表示对抗。


而无意识说谎的孩子,大多是3岁左右的幼儿。 从幼儿认知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来看:



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


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随着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辨别力、分析能力的发展,这类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


那怎样才能避免孩子说谎呢?



很多孩子并不是有意犯错,孩子犯错,家长要多宽容,询问为什么要那么做,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而不是,上来就骂,抬手就打。这样孩子也就不会为了怕受责罚而撒谎了。



有的孩子有虚荣心,是认为别人在乎,而他又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才说谎。这样的孩子往往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心里自卑。父母平时要多给孩子鼓励,多肯定赞美孩子。


有的孩子的虚荣心,是来自于家庭环境,或者家境不好,或者父母爱慕虚荣。这样的父母要改正自身因素,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帮孩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


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一定要告诫孩子,什么是正当需求,什么是不正当需求。问清楚孩子想要的东西,讲明白东西的价值,只要孩子是正当需求,可以满足孩子。



孩子会撒谎,很多原因都来自于家长,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给孩子做错误的榜样。


孩子说谎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可以从心开始通过了解孩子的说谎心理,在关键期及时的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撒谎,除了找到原因,家长在引导时还需要注意:


不要立即当众指责或教训孩子 ,而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单独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及时纠正。 容许孩子犯错,奖励孩子说真话,给孩子说真话的勇气。

孩子说谎,是认知发展的标志。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有研究称,那些说谎小天才往往朋友满天下,成大以后更可能成为领袖人物。


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适应环境而努力了,他会根据母亲的坐姿和睡姿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来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就像在小时候,孩子会通过大哭的方式来吸引注意力一样,撒谎是孩子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孩子撒谎多半和品质和道德关系不大, 据专家统计,儿童说谎话67%是由于畏惧和怕嘲笑引起的,10%与儿童的想象、夸张有关,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说谎。

加拿大研究人员李康博士经过多年研究,以及大量数据分析发现:



如此来看,撒谎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他大脑发育、认知完善的标志。作为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找到原因多加引导,让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