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是鲁迅的一篇杂文,刊于1919年11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收入文集《坟》中,落款时间为“一九一九年十月”。

论及作此文原因,鲁迅先生在开篇就这样说道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先生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批判以及对于中国青年关心,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体现亲缘与教育观念不论是对当时的社会还是现下的社会都是极有借鉴意义的。

在文章开头,鲁迅论及了缘何这篇杂文要叫《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父与子的关系本就是一代一代相传承的,在岁月的长河中,父子不知在什么时候子就会变成父;

二是因为年轻人总是更易接受新的思想,为了去除当下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里的弊病,需要从现在还在充当“子”的青年人入手,通过他们的觉醒去影响下一代的思想,继而逐步改变传统的父权社会。

先生对于中国青年是关心的,同时他对于父与子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有自己的理解。他用生物界的现象来解释其间的亲缘关系。

1.保存生命

在传统的旧价值中,认为父母能够掌控子女的所有事情,因为子女的生命是由父母给予的,这中间不仅有血脉亲情的连接,更有一层“恩义”存在。而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偏偏要打碎这层“恩义”的壁垒。他用“食欲”与“性欲”相对比来探讨这之间究竟存不存在恩义。

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品,因有食品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这段论证是十分精彩的,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生恩是从子女落地的那瞬间便加之在其身上的,这里并不是在宣传“不应该孝顺父母”、“不要记住父母的付出”这类观点,只是单从父母与子女的自然关系上去探讨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鲁迅先生用“食欲”做比,论证出了“性欲”与“食欲”相同,都是为了保存生命,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保存现在的生命,一个是为了保存未来的生命。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从自身出发的,所以在这样条件下出生的孩子,与父母在自然条件下是可以称其为没有“恩义”关系的,更多的是可以将其描述为“自身血脉的传承。”

所以,父母既然在自然条件下对子女没有束缚,那么他们之间更多的应是情感上的羁绊,这种羁绊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但相较于与身俱来的束缚,它会轻松的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也会变的稍稍简单一些。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与生活在“父母手掌心”中的孩子,哪一种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