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可怕,可怕的是打工者心态,薛兆丰一语惊醒梦中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薛兆丰在奇葩说中对《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这一辩题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观点:

实际上,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不管公司能够维持多久,陪着我们的这份简历会一直陪着我们。

一语点醒很多人,“我们并不是为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我们值多少钱,不是老板决定,而是我们的简历决定。

作为设计师要跳出打工思维,你才会越来越值钱。

几年前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典型的打工思维。

作为设计师经常加班,而且有时是为了帮助策划部门一起完成策划方案。

这时我这个同事就开始抱怨,策划部门的事情,凭什么要设计部一起来做,又不给我涨工资。

打工者思维: 拿多少工资,干多少事。不多给钱,就不多出力。

老板给我5K的工资,我就只干5K的活,不涨工资,就不愿意多出力。

在职场你要公平,就意味着你放弃成长的机会,最终把高收入拒之门外。

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停止成长,将意味着你随时可能被淘汰,你的设计思维跟不上这个时代,你的审美不符合当下。

阿里的鹿班一秒钟能做上千张海报,还在套模板的你已经没有优势。

放弃成长的代价就是,你的收入永远保持在现在的水平线上。

我那同事虽然抱怨,但一直在公司呆着,前不久我们遇见,聊了两句,他问我“你离开公司这两年在做什么”?

我说,离开公司后我没有找工作,我在家做自由设计师。

他非常惊讶的表情看着我,在这样的小城市,设计都是免费的,做自由设计怎么收费。

我问他,你现在怎么样,他叹了一口气说,现在经济不景气,公司业务没以前多,想涨工资难。

我就给他支招,你可以报个培训班学习一下,提升一下设计能力,换一个工作。

他的回答是,我看了那些好的设计,在我们这种小地方甲方不喜欢,他们只喜欢大红大紫,琳琅满目的设计,学了也没什么用。

我心里感叹,两年过去了,他还是以前的打工者心态,他的价值和收入都由公司和市场决定。

首先,他不愿意成长,看不见成长带来的回报,所以不愿意改变。

其次,他的简历没有更值钱,依然还是在以前的公司,这个公司既不能为他背书,又不能给他高工资,在工作经历一栏没什么亮点。

恰恰是这样的人,最容易被老板压榨,因为长时间不成长,外面的变化很大,当想着要跳槽,发现自己能力已经不匹配那些好的公司,只能留在原来的公司继续被压榨,跳脱不出。

而那些有成长思维的人,明白一个道理:

自己的价值不是由别人决定,而是自己,重要的不是老板涨不涨工资,而是有没有能力拿更高的工资。

我就是一个打工的,所以老板给我5K,我就只值5K;老板给我涨500的工资,让你高兴半天。

可能你会说,无论我多努力,干多少活,老板就是压榨我,只给我5K,怎么办?

你在公司收获了能力,你做的作品也是你的亮点,完全可以炒掉老板,找到懂你价值的老板。

前提是你是一个有成长思维的人,你没有停止成长。

一位咨询我的设计师,有3年的工作经验,他说找工作屡屡碰壁,很多公司要求高,我的设计能力一般,有没有什么快速提升的方法,我想用一个月时间学习,然后再找工作?

等找工作才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才想着要学习,一个月下定决心学习提升,可以有很大的变化,但在没工作的情况下学习,能静下心来打磨作品的很少。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大家都懂,只是不愿意做。

用打工者的心态看待问题,老板给你安排的任何事情你都觉得是麻烦; 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看问题,你看到的是机会。

周鸿祎曾说,无论是在方正还是在雅虎工作,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给他们打工,学到东西的同时给公司创造价值。

我们不一定要当老板,不一定要创业,打工也没什么不好,真正毁掉你的,从来不是打工,而是“打工者心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