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镇的历史名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1. 章荣初,1901年出生于湖州市菱湖镇,是一位爱国实业家。他原名吉初,又名增华,因父亲在菱湖经营同丰祥丝庄而迁居菱湖。章荣初毕生致力于实业,到1949年,他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成为解放初留在国内的浙江省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他致力于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 章荣初在1928年萌生生产国产印花布的愿望,遂借资在上海筹建上海印染厂。1930年底开工生产,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家经营的第一家印染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章荣初的民族工业逃脱不了厄运。英商纶昌洋行垄断并杀价打击,官僚及资本家排挤敲诈,上海印染厂几濒破产。但他在槐念知爱国金融家的支持下,重用人才,加强企业管理,终于在1932年取得了发展,首次建立了由中国人独资管理的从纺纱、织布、印染到棉布经销的厂商结合的经济实体,并改名为上海纺织印染厂,从此,他成了实业家。
3. 章荣初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变卖了上海惇信路的住宅和家具,捐献抗战。在上海沦陷期间,棉纱、棉布全部被日军统制,荣初把棉织品改为棉麻交织,避开了统制,使企业能自由经营。在此期间,又创办了有2万只纱锭、200台布机的荣丰纱厂及苏中铁工厂、上海皮革厂、泰州纱厂、丰业大楼等,成为上海知名厂商之一。
4. 章荣初在1946年成为解放初期浙江省留在国内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解放前夕,在李济琛的劝导下,章荣初放弃出走香港打算,参加祖国建设。解放后,他积极参加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陈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毛泽东主席的“墨宝”,同时担任了上海市棉纺业分会董事,上海市、浙江省政协委员。1972年12月13日病逝。
5. 章荣初幼年家境清贫,弟兄六人,排行第二。父亲章清儒节衣缩食,送他到老聚和纸坊私塾求学。章荣初自幼思路敏捷,口才很好,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而且擅长心算,经常得到老先生的赞扬。章荣初读完小学,因生活所迫辍学,便到上海人和协棉布号当学徒。他勤奋刻苦、精心习业,很快掌握了商业技能。章荣初在小学徒时就有壮志雄心。据中医名家陈存二自述:幼年时,我经常到绸缎局里去玩耍并和店里一个章姓小学徒最为相得。一天,我揣着一块银圆反复把玩对他不时卖弄,使他看呆了,他没有工资,每月只有月规钱二角小洋(是理发、洗澡、添置鞋袜的备用),因此,他见了我的一块银圆也拿去放在手里把玩不已。他能讲出绸缎局里薪金最高的掌柜先生每月也不过八块大洋、普通职员不过四块至六块,至于刚满师的学徒则每月一块钱而已。他说:“你拜一个年,就拿到一块钱,真使我羡慕啊!”……他的话不禁使我隐隐然流露出一种骄傲的姿态,使姓章的小学徒有些看不上眼了,他反唇相讥地说:“小开!你不要得意,我满师以后努力做事,也会发达的,那时候我的钱一定会比你多,而且要买一辆漆黑闪亮的包车(即私家两轮人力车),我高高地坐在包车上,你们这些小开(上海人对小东主的惯称)一点没有能耐,可能已经做了乞丐,只能跟在包车屁股后面帮着推车,然后伸手向我讨个把铜板呢!”我听了以后,气得了不得。可是,高梁他这几句话却深深地印在心坎里,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本领,将来会沦为乞丐的……那个讥讽我的小学徒姓章名荣初,20年以后他果然开了两家织布厂,又和刘鸿生合资开设了上海章华呢绒厂,是国产呢绒第一家,抵制了英国、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振兴了民族工业,成为上海有数的大实业家……少年时的壮志雄心,经过刻苦努力终有成就。
6. 章荣初的成功,在于他艰苦创业,不怕失败,不怕风险。1921年他回菱湖集资开设仁和布店,后以菱湖地小店多,有碍发展,便去上海创业,开设华丰祥棉布号。在经营中,章荣初坚持信用及商业道德、亲自接待客户,作风踏实稳重,因而得到金融界的信任。以信贷抵押作经济后盾,1929年,又开设志恒棉布号。坚持经营大众性棉布,反对冒牌洋货,创实事求是的交易新风,得到消费者的赞扬。章荣初在上海由此巩固了立足点。章荣初为了做大他的事业,不断向工业巨子、学者名流以及各方有关人士虚心请教。他经常到深夜还读书阅报,研究工商间的关系、华洋间的矛盾的处理、市场信息和价格规律等等。这就使他首先认识到:在经营商业的同时,最好自办工业,降低产品成本,才有利同洋商竞争,且能维护国货及消费者的利益。于是,他创办了上海印染厂。不久,在英商纶昌印染厂等外商联合倾销的压力下,他的工厂被挤垮。章荣初毫不气馁,一面总结经验,一面奔走呼号。倡议华商同业团结御外,共求生存。得到很多同业的同情,华商金融界成立“汇业银团”为他撑腰。于是几经搏斗,上海印染厂又重新站立起来了!不久发展为一家自织自染的工厂,屹立于上海市郊,并支援弱小同业。使大家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7. 菱湖地区,是“丝绸之府”湖州的蚕桑主要产区之一,章荣初热爱这片土地,投身于家乡建设;他说,我务必为桑梓有所建树,方无愧于先祖和后人。1946年,章荣初看到城市虚假繁荣,农村经济严重破产,便邀请了王伯樵、舒新城、俞庆棠、肖卫国等十名金融、工商界著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到菱湖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同年派同济大学土木系李华仪带领20名大学生,到菱湖测绘地图31张,初步拟订了菱湖建设计划。1946年10月12日在上海贵州路湖社,正式成立了菱湖建设协会。由潘公展和他自己担任正副董事长,由王洗(雪峰)任菱湖办事处主任并兼任建设协会理事。菱湖建设协会分设秘书处、设计委会、各种专门委员会及蚕桑推广、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工业管理、工程设计、公共卫生等六部。经理事会讨论并制订了第一期五年计划书,确立了“发动乡人建乡,配合建国大计”的建设新菱湖的总方针。以“工农并重,教养合一,人定胜天,自力更生”为纲,根据菱湖特点,从农业引发工业,以工业推动农业;为生产发展教育,以教育促进生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达到“促进农村进步繁荣,建立新型田园都市”的目标。鉴于当时菱湖区农村的情况:由于抗战时期日伪的破坏,农事荒废,老的桑林严重被毁,新桑又无力培养,农民想养蚕,但桑叶紧缺,更缺乏养蚕资本和优良的蚕种。章荣初根据专家们的深入调查和自己亲自探访,拟定了下列计划并积极进行: (一)建立四乡“蚕桑实验保”,作为示范推广的组织;(二)选派有实际经验的蚕桑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作技术指导,推行科学方法改良蚕种、增植桑苗、提倡科学养蚕;(三)为了进一步改良蚕种,在镇江接办了明明蚕种场,确保菱湖区优良蚕种的来源;(四)安放无息蚕桑贷款及贷种,大力支持农民培桑、养蚕。在农村蚕桑发展的基础上,章荣初于1946—1947年,在菱湖镇创建了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菱湖丝厂,菱湖化学厂。丝厂有发电设备,另外又创办了供民用的青树电厂。为了工厂和菱湖镇的安全,又捐资购买了消防船,办起了消防会。另外,又在湖州开设了湖丰绸厂、华大布店等企业,并且在大利新丝织厂等参加了主要股份。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给菱湖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也对镇上的商业起了促进作用。工厂吸收了大量的职工,使原来不少失业者获得了就业的机会,连湖州城里的妇女,也有一二百人进入菱湖丝厂工作,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