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秋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我喜欢乐山的秋天。时令一到立秋,即便白天还是酷暑,夜间自有凉风习来,不经意间就盖上了被子。到了秋雨绵绵时分,接二连三的秋雨下得想上街、想去远行的人好生焦虑。唐代李商隐有"巴山夜雨涨秋池"形容四川接连不断的雨势。一场秋雨一场寒,话虽如此,只要是秋天,川中盆地的气温仍然是很舒适的。

每到这时候,喜欢摄影追秋的人,就开始相互打听,九寨沟的红叶是否映衬在了镜海之上?康定丹巴的叶子怕是早就等不及了,露出了浅红的笑脸;峨眉半山的树叶是否由黄转红?

其实,在我看来,四川盆地沿江两岸,无论是在岷江还是大渡河青衣江,迷人的秋色莫过于芭茅花了。

一些不熟悉植物属性的朋友,很容易把芭茅草叫成芦苇。粗略看去,外表差不多,都是长在河滩水边。和芦苇非常的相似,所以经常会有人把它俩弄混。这种野草又叫做五节芒,也就是植物分类学上叫的芭茅,属于一种常绿草本植物。

说到芭茅这个名字,相信很多川南地区的朋友就比较熟悉了吧,芭茅在农村很常见,它和芦苇是有区别的。芦苇一般都是生长在河边或者水里面,而芭茅却可以生长在旱地上,就连土坡上都能看到它。

中国最古老的表现爱情的情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许多词语解释蒹葭局限在芦苇一说,而按照植物学家们的研究,芭茅和芦苇是同科不同属而已,芭茅同样可以生长在河边沼泽地带,都属于禾本科。照此说来,《诗经》里的这首情歌,也可以用芭茅去指向。

如果说有区别的话,芦苇空心,长得比芭茅草高点,芭茅草则是棉芯。乐山民间,喜欢叫它马儿杆,走在乡村田野,一些经年历久的坟头上,常常见到马儿杆的身影。民间有个说法,坟头上有了马儿杆,一个家族会兴旺,或者是出了一个人物,往往爱用"祖坟上长了马儿杆"去自诩。

芭茅是个尽职守责的环保卫士,它的根系发达,沿江两岸的河堤上下,常见它们的身影,一旦芭茅草连成片,它们会紧紧抓住脚下的泥土甚至鹅卵石,起到固沙保土的作用。

我读小学的时候在平羌古驿道上的关庙中心校,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道长长的河堤叫"春天潮",一到秋天,堤上堤下都开满了如旗招展的芭茅花,"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我们把竹片弯曲,系上一根绷紧的钓鱼线,一把弓便成了,再去河堤或者滩头砍来芭茅杆做成箭矢。然后站成一排,以收获后的谷草堆为靶子,看谁的弓箭射的最远。等到游戏结束,各自捡起可再次使用的箭杆,小心翼翼的包好,回家放在床头,梦中还在放箭,那是多么快乐的秋天。

在川南,洪水天一过,秋天便走近深处了。沿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特别是被洪水淹没过的河中坝,不经意间,一片片、一从从芭茅草举起了一面面白色的旗帜,在天地之间打着旗语,大声宣布,秋天来了。

是否可以这样说,川南乐山的秋色是芭茅举起的旗帜。

这是一场秋的视觉盛宴。秋色渐渐变浓的时候,芭茅花挣脱掉外套,开始由青紫逐渐变成白色,如一面面旗帜,渲染在地面。芭茅花细碎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膜,可以无视秋雨的存在。不象桂花,一遇秋雨便零落成泥。

等到秋雨停歇,秋阳阔达,你就尽情的看吧,视野开阔的江边河滩,落日缓缓西垂,秋风阵阵吹过,一队队一群群黑色翅膀的水鸟,从一从从盛开的白色芭茅花下,呈四十五度角飞向晴空。这时候,你的眼前活色生香呈现出古人的句子,那是唐代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远景,走近芭茅花,眼前景像又如宋代诗人戴复古的句子,"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何等的美景!

芦苇和芭茅,都是中国画喜欢表现的题材。据说,民国时期乐山五通桥有一个大画家叫吴成之,他笔下的芦雁活色生香,芭茅花草水墨淋漓。

我也喜欢充满了中国画特色的类似题材,曾经在一个艺术拍卖会上,拍得一幅《芦江宿雁》图,巧的是,画家叫张邯(1919–1986)也是乐山人。民国时期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上海金石篆刻社,与一众大家如吴镜汀,陈半丁,何海霞等过从甚密,生前是陕西咸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芭茅还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它的杆除了可以造纸编织工艺品,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芭茅的根可入药,有利水通淋,祛风除湿之功效。小时候,我母亲患了急性肾盂肾炎,听中医院的医生说,挖几根马儿杆的根,洗净加水煮,一分钱不花。于是我带着锄头去河中坝,芭茅草的叶片如锯子,十分锋利,靠近的时候小心点。吃了几道芭茅根熬的水,真的是药到病除。

芭茅花,舒展在乐山的土地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