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个字可谓是辛弃疾一生的写照,读来悲怆不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曾几何时,有一位一腔热忱的有识之士登上建康赏心亭,面对着玉簪螺髻般的远山,想要换取红巾翠袖来揾英雄泪。然而,纵使他把栏杆拍遍,也没有人领会他的登临之意,回应他的只是落单孤雁的哀鸣,即便是如此,他的一片赤子之心并没有随孤雁的哀鸣凋零在秋天里。

人们总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年轻人,但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会与“轻狂”这两个字挂钩,可以说是“年少有为”,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个人,受到家族的影响,他从小就有着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夙愿。

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占山东,他的祖父辛赞没能及时撤离,只得在金国为官,当时和辛赞一样的北宋旧臣还有许多,但他们大多选择了随遇而安,美其名曰“识时务者为俊杰”,然而辛赞却一直牵挂着故国。

江山易主,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对于有气节的人来说,却是一种耻辱,因此,辛赞一直带着儿孙们“登高望远,指画山河”,也正是因为这样,辛弃疾从小的梦想就是可以一雪靖康之耻,报了这家国之仇。

终于,他有了回报家国,收复河山的契机,这个契机便来自于金国政权的交替,当时正逢金国皇帝完颜亮战死,完颜雍称帝后地位尚不稳固,再加上各路抗金起义军来势汹汹,金国内部陷入了混乱,辛弃疾就借着这个时候南归,加入到了起义军的阵营中。

自此之后,辛弃疾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声名鹊起,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也鼓舞了南宋军民的人心,因此也得到了高宗的赏识,被任命为江阴佥判,时年二十三岁。

不久之后,宋孝宗登基,比起高宗,孝宗更倾向于主战派,辛弃疾自认为有了收复旧山河的良好机遇,找到当时的江淮巡抚使张浚献上了破敌之策,意在利用金军调动缓慢的弱点,先在多个地点佯攻分散敌人的兵力,进而集中注意力突袭宋军基础较为扎实的山东。

这样一来,金军来不及返回支援,宋军就可以顺利收复山东,进而收复附近的失地。然而,再好的计划都敌不过实施者的任性,张浚一味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完全忽略了辛弃疾“分兵杀虏”的计谋。

面对金军源源不断的增援,宋军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撑不了多久。张浚轻敌冒进的结果就是:宋军惨遭符离之败,与金军签订了《隆兴和议》,这对于宋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符离之败后,宋军的士气一下子从云端跌到了泥潭,没有人愿意再去提及抗金的事情,即便辛弃疾一心想与金军抗争到底,也不能只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是,他不能如最初梦想的那样“沙场秋点兵”,只能在红巾翠袖的温柔乡里虚度时光了。

英雄总会迟暮,但没有一番作为就走向迟暮,对于一个一腔热血的真英雄来说,无疑是非常可悲的。当青丝成白发时,再回首来路,空有像刘郎一样的才气,却败给了所有人都在求田问舍的朝局。

昔日的英雄戎马一生,赤子之心丝毫没有改变,但大多数人已经忘了最初的耻辱,昔日烽火连天的岁月,早已经被遗忘,十里扬州路上留下的斑斑血迹,也已经被粉饰出来的太平气象掩盖了。

于是,他写下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始终描绘的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的恬淡场景,是所有人都羡慕的,初读这首诗的人,都会觉得辛弃疾很享受这种宁静祥和的农家生活。

其实并非如此,真正了解辛弃疾的人都知道,辛弃疾即便到了暮年,也依然没有忘却他最初的心愿。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当他登上北固亭时,眼里是千古江山,心里所念的,是三国群雄的慷慨激昂。

他未尝不想像那些英雄们一样指点江山,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梦想,然而,还没来得及一展宏图,两鬓早已白发斑斑,心中的愁绪,欲说还休,终是无法排遣。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是对古人的怀念,也是对自己的拷问。

拷问的结果就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时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依然希望可以领兵北伐,这样看来,辛弃疾终极一生都寄希望于收复河山,奈何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一直未能成为被罚大军中的一员。

后来,当宋军准备大举北伐时,辛弃疾只能像普通人一样作个观众了,在回忆起少年意气时,他也只能说 “追往事,忆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心中悲苦,溢于言表。

“有心杀敌,无门报国!” 这八个字可谓是辛弃疾一生的写照,读来悲怆不已!

摇摇晃晃,晃晃摇摇。品味云端,坠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