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脏物,在法律上属于什么性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行为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首先,本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物;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的活动;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本案中“卖赃买赃”行为是一对一的,在没有犯罪嫌疑人直接口供证实的情况下,如何界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就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是否“明知”是行为人的一种主观心态,证明“明知”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但口供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其证明力随着口供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且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刑罚,往往拒不承认其对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犯罪是“明知”。
  其次,根据《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认定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就可以认定。《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了可以认定主观上“明知”的两种情形:一是没有合法有效的来历凭证;二是发动机号及车辆识别代号有明显更改痕迹,没有合法证明的。由此可见,在犯罪嫌疑人拒不作“明知”供述,而又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其“明知”的情况下,只有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才能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明知”的认识程度。但当事人有证据证明自己不明知时,不允许推定。由于这种推定是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形成的一种内心确信,在司法实践中应严格限制,外延不宜过大。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明知”的推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1、行为的时间。即行为人初次见到、接触赃物的时间,如果是在夜间收购,或明知当地刚发生了重大盗窃、抢劫等犯罪案件,尽管行为人矢口否认不知是赃物,也可以认定行为人在主观上对物品的赃物性质是明知的。
  2、行为的地点。如查明收购、转移、销售赃物的地点是在隐秘的地点、偏远地点、路边、作案现场附近等,可以认定为明知是赃物。
  3、交易的价格。一般来说,本犯为使赃物尽快脱手,变成可流通的货币形式,其转手赃物的价格往往低于同类物品的市场价格。如果行为人收受物品的价格显著低于市场中间价格的,就可作为判断行为人明知赃物的一个因素。
  4、物品的特征。本犯为避人耳目,往往将犯罪所得之物品拆整为零,改头换面,有涂改痕迹,或者将新物当旧物甚至废品处理,销售的物品具有上述特征的,可以作为认定行为人明知是赃物的一个因素。如:物品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源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合法的所有者不会轻易卖掉,除非抢劫或盗窃所得赃物。
  5、交易的方式。行为人与本犯商定或事实上在秘密地点或非公开场所交易交付物品,或者交易时本犯与行为人不直接见面交付物品,无正当交易手续的,可以推定其“明知”。
  6、赃物犯的职业等。本犯的一贯表现,赃物犯是否了解本犯的品行,赃物与卖方身份、体貌的匹配性以及卖主对赃物的了解程度等。如:专门从事收购二手旧货的人,注意义务较一般人要高,应履行相应的手续,否则一般能认定为“明知”。
  当然,以上推定因素不可能穷尽。司法实践中经常存在交易过程买卖双方都心照不宣,犯罪嫌疑人矢口否认,又没有卖赃者已告知收赃人赃物来源的供述,这时我们认定“明知”,应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对案件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论证,分别列出可证明“明知”的基础事实和可反驳“明知”的基础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再结合人们一般的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判断哪一方的事实和理由更为充分可信,然后推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或者应当“明知”的结论。
  另外,对于“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就可以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不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该物品是什么具体的犯罪所得,是如何所得,该物品具体是什么物品,有何价值等。二是明知的程度。行为人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而不能是一般违法所得。须具有“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
第2个回答  2020-11-12
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脏物,在法律上属于什么性质!其行为性质属于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所以不够成犯罪。
法律上需要证据证明确实不知情,对于“明知”情况,《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购买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知情购买赃物不构成犯罪。
扩展资料:

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赃物,《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第六项规定:“在办案中已经查明被犯罪分子卖掉的赃物,应当酌情追缴。
对买主确实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应将赃物无偿追出予以没收或退还原主;对买主确实不知道是赃物的,而又找到原失主的,应该由罪犯按卖价将原物赎回,退还原主,或者按价赔偿损失;
如果罪犯确实无力赎回或赔偿损失,可以根据买主与失主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解,妥善处理。”
即使买受人购买赃物时出于善意不知情,也不能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所购赃物理应追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2
其行为性质属于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所以不够成犯罪。
法律上需要证据证明确实不知情,对于“明知”情况,《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购买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知情购买赃物不构成犯罪。
扩展资料:

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赃物,《关于没收和处理赃款赃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第六项规定:“在办案中已经查明被犯罪分子卖掉的赃物,应当酌情追缴。
对买主确实知道是赃物而购买的,应将赃物无偿追出予以没收或退还原主;对买主确实不知道是赃物的,而又找到原失主的,应该由罪犯按卖价将原物赎回,退还原主,或者按价赔偿损失;
如果罪犯确实无力赎回或赔偿损失,可以根据买主与失主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解,妥善处理。”
即使买受人购买赃物时出于善意不知情,也不能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所购赃物理应追缴。
第4个回答  2014-05-29
购买赃物,在刑法上定性为收购赃物罪。
其犯罪系故意犯罪,即明知的情况下。
根据最高法的相关司法解释,确定是否明知不能仅仅根据被告人的口供。而应根据相应的客观情况,如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等情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14-05-29
购买赃物成罪的条件是,价钱于物品不等值,就是说特别便宜,如果是这种情况就不是知情不知情的问题了,肯定会追究你的法律责任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