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集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参加工作十几载,先后在多个集体中工作过,每段经历都有着不同的心路、不同的感悟。有的集体战斗指数极高,可融和指数一般;有的集体和谐指数爆表,可创新指数平平;有的集体让人脑累体乏而心愉快,获得感强;有的集体让人脑闲体松而心疲惫,剥夺感强。如此种种,很难有最优组合。因而,一直在想,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里的工作最愉快、成长最迅速、收获感满满,并愿意为之战斗,与之前行。

         什么是集体?解释众多。“度娘”说,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目的和共同的社会利益。简而言之,集体是一些有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团结一致,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努力。可见,“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共同利益”、“统一领导”是“集体”的关键词,对于“个人”来讲,相对应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个人追求”、“自主冲锋”、“自我实现”和“个性自由”。

        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这样一个集体呢?

        这个集体,他拥有“共同目标”、包容“个人追求”。 “共同目标”即集体目标,是围绕集体事业发展而明确的奋斗方向、描绘的愿景蓝图,反映着集体成员的共同理想追求。因此,“共同目标”的设立,必须与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不遥不可及、不唾手可得,这样才能让成员感到事业的召唤力,激发战斗的欲望,看到“个人追求”的价值所在;必须与成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联系,充分考虑“共同目标”与“个人追求”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积极去包容所有成员的“个人追求”,让所有成员在为“共同目标”奋斗中均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归属感,即使半途离场,也有满满的获得感;必须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加以调整,调动所有成员的参与度和热度,将实现“共同目标”作为自己休戚相关的事情,自觉成为“共同目标”忠实的追随者。

          这个集体,他维护“共同行动”、鼓励“自主冲锋”。 “共同行动”所要求的是积极主动、充分沟通、有效配合和团结一致,反映着成员的责任与担当、成员间的信任与共识。同样的,一个战场永远渴望一名英雄的出现,一个难关往往是“一马当先”后的完胜,与“共同行动”相搭配的恰恰是个别成员的“自主冲锋”。因此,对一个集体来说,“共同行动”不是毫无差别的步调一致,更多的是“自主冲锋”是朝着一个方向的“脉动”。它需要所有成员都能明晰自己的职责,不等靠、不拖延、不懒散,时刻保持着一种阳光、一种激情,在不断学习提升、实践锤炼中扛起应有的担当;它需要成员间能互为中心层和边缘层,既能当“红花”,有能甘于当“绿叶”,还能在别人冲锋时打掩护,甚至牺牲自我吸引火力,这就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朝阳的力量。

        这个集体,他追寻“共同利益”、满足“自我实现”。 “共同利益”是集体在“共同行动”下追求“共同目标”之收获、之成果,属于集体所有,必然属于每一位成员,也必然满足着成员的“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包括成员的成长欲望、成才欲望、共享欲望等等,是较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更高层次需要,其满足带来的是胜任感和成就感,必然会使成员的“个体作用能”发生“裂变”和“迭代”,产生极大的激励效应和创新效应,影响和扩大着“共同利益”。曾国藩首席谋士薛福成有句名言:“人人之私利既获,而通国之公利寓焉。”虽然有其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却道出了“自我实现”与“共同利益”的相互关系。因此,集体应响应着成员的内在需要,科学分析每名成员之特性,在有效的培养培育下,从一个“自我实现”向另一个“自我实现”进发,从而推动集体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这个集体,他强调“统一领导”、尊重“个性自由”。 “统一领导”是围绕“共同”二字展开的,直接指向并呼唤着“高效的领导者”。一名“高效的领导者”,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集体能否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成多大事。泰戈尔考察前苏联后曾说,“消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从另一个角度预测了前苏联的衰亡。高效的领导者,他会尊重成员的“个性自由”,不会用权力来刷“存在感”,同时会自省自身的“个性自由”,不会让私欲假面集体意志;他懂得“保健手法”,让除工作之外影响成员的“经络”通泰,规避人心“倒春寒”,更懂得“会诊疗法”,让成员“无病一身轻”,更加投入、有效、持久地燃烧着;他更看重魅力、威信而非权力、权威,扫除集体奉承,用魅商的优势、制度的周延、柔性的艺术、文化的积淀来组织、调动、引导、影响所有成员的“个性自由”,向着“共同目标”冲锋、挺进,实现集体成员从共事、共求到共创、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