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中母语适当运用的策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6-30

语用能力就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但是目前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侧重于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课本知识去应对书面考试, 缺乏在特定的语境下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的能力,结果就造成了“高分低能”、“学用脱节”、“会学不会用”等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储存知识,转变为乐于想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合理补充教学内容,增加语言输入。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input)对促进学习者语言输出(output)能力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虽然现行的高中教材取材广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但是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依靠单一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增加语言输入,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用能力。语言输入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听觉输入。现行的高中教材在每单元配有一份听力材料,内容形式各异,而且与该单元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但由于朗读者的变化相对还是狭窄一些,语音和语速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寻找一些语音语调变化丰富多彩的音像素材,而且这些素材还要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难度适中。这样既可达到训练目的,又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可以播放英文经典歌曲和鼓励学生观看英文对白的电影等等。这些材料可以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使用,也可作为课外听力强化训练使用。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接触到各种形色的声音,以及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语言素材了。

    2. 视觉输入。教师可选择与课文和作者有关的材料和其他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读物,如国内外的英文报刊杂志,英文网页,《新概念英语》等,让学生在感受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过程中,即增加了词汇量,扩大了知识面,又增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创设语境,为语言输出提供实践机会。

    语境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会100种语言,关键是他有没有100种语言的环境。”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语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传统英语教学长期停留在对语言知识、结构的传授和学习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尽量创设一些模拟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充分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语用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坚持用英语讲课,使整个课堂形成浓厚的英语氛围。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用能力基础后,教师可以以所学单元的话题为主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任务,如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来充分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语用知识和技巧,从而培养、掌握和提高语用能力。例如,在上完新人教版BOOK 5 UNIT 5 FIRST AID的课文后,我会让学生完成以下的交际任务:Suppose your friend gets burned and he / she needs first aid at once. Call 120 to ask for help.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you and the operator, and try to get first aid treatment for your friend.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课本知识,一方面又可以把课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