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首创“皇帝"称号,后世帝王为什么一直沿用不改,有何玄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也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中国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甚至在世界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为什么?只因为他缔造了一个大帝国,“创造”了皇帝的称号,而且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帝”。

“皇帝”称号是秦始皇显威风、摆阔绰、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吗?不是,历史上的始皇陛下创造出来的“皇帝”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政治动机,皇帝称号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皇帝”一词的来源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赢政觉得自己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王”已不足以显示其尊贵,于是便把“三皇”和“五帝”各取一个字,创造出“皇帝”的称号。从此,这一称号就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无数的野心家、阴谋家、政治家为了这一名号进行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争夺,无数的悲欢离合、血流漂橹就是为了争夺“皇帝”这一宝座。

那么什么又是“三皇五帝”,为什么始皇陛下偏偏青睐于“皇”和“帝”呢?

“三皇五帝”在历史上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三皇”是指人世初期的三位神皇,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其中“天皇”、“地皇”与“皇天后土”有着直接的关系,“天皇”就是从“皇天”倒转来的,“地皇”就是从“后土”转换来的,也有人认为天地二皇与“皇天”、“后土”的关系是间接的,其“本生娘家”应是齐地“八祠”之祀里的天主、地主。天主、地主是八神祭祀中最高的神——天地之神。燕齐方士“把天主、地主、人化成了天皇地皇”。所以“三皇”应当是指天、地、人三界之神,这三位神就囊括了整个宇宙空间。当然“三皇”也有人认为是三个先进的民族或者三位讲究“王道”来治理天下的君主。至于“五帝”,一种说法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也有人认为“五帝”是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司马迁《史记》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从这里可以看出,“三皇”很大程度上是指“神”,而“五帝”则很可能是在夏以前部落联盟的最高领袖,由于他们的英名领导,使部落得到迅速发展,因此被人们以“帝”来尊称。

但春秋战国时期秦人所称的“五帝”又与中原诸国有所不同,更接近于神。早期秦人以为天有青、黄、白、赤四神,此说源于殷代的四方崇拜,卜辞中有祭四方神的记载,四方神的地位仅次于上帝。到春秋时,秦人把四方神上升为帝。到战国中后期,秦人根据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说,将“四方之帝”与五行、方位等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五帝说”:五帝称五方之神,即居于东、西、南、北、中的五位天神。青帝,东方天帝太昊,主春;赤帝,南方天帝炎帝,主夏;白帝,西方天帝少昊,主秋;黑帝,北方天帝颛顼,主冬;黄帝为古代圣王,地位最高,为中央之帝。这是秦地形成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五帝崇拜,与早期中原地区的五帝崇拜显然不同。在中原地区,五帝本是上古帝王,是民族始祖或首领,当然也是祖先神,到了秦人那儿,却又被赋予了各主宰一方一时的职责,兼有天神的功能。秦人心目中的五帝,集圣王、祖先、英雄、天神于一身,成为秦人膜拜的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皇”和“帝”在古人眼中,特别是秦人心目中,很大程度上是“神”,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

正因为“皇”和“帝”都可望而不可及,是人世间普通君主难以比拟的,因此,在进入夏朝奴隶制阶级社会以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称“王”;商朝崇拜鬼神,把上帝神和自己的祖宗神结合起来,认为商王作为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是上帝神之子,因此“天子”一词当时已经出现。殷商末期,位于西北的周人开始崛起,当时周人的首领就开始称王,周文王苦心经营四十年,“三分天下,周有其二”。武王灭商后,周人实行“封邦建国”并建立了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周人试图以“敬天、孝祖、保民”,通过王道来维持自己的长久统治,这就发生了“周公制礼”的一幕。

但是到了西周中后期,周王室就开始衰微,西周灭亡,东周开始的时候,周王室的直属封地大大减小,甚至到了要向西周初年分封的各诸侯乞讨才能过日子的地步。王室的衰微,“天下共主”地位的丧失,而一些分封的“公”、“侯”却日益坐大,相互争斗,使整个社会陷入一个长期动荡阶段,这就是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大大小小诸侯国相互争战,争夺土地和人口,所谓的“春秋无义战”就是指这一阶段。但这个时候,虽然周王室衰弱,但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传统观念仍然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能够称“王”的仍旧只能是周王。而这时兴起的是“争霸”,这就是春秋发生的“春秋五霸”,当时称霸的诸侯国首领被周王认可之后被称为“伯”,“伯”就是“霸”的意思。“霸”其实就是一直完全依靠武力来征服对手,号令天下的一种方式。

显然,从这一演变来看,皇、帝、王、霸既是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也是四种称呼;既是四种治国安邦之道,也是四种社会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其中“皇”和“帝”几乎就是神,是纯粹的“王道”,而“王”则是神人之间,王道与霸道之间,而更倾向于“以德服人”,而“霸”则是纯粹的暴力,“以力服人”,是典型的“霸道”。这四种方式呈一种递减序列,《管子·兵法篇》就说“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兵得胜者霸”,可见“霸”在当时是最低境界,而“皇”和“帝”才是“高级发展阶段”。



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彻底丧失、以“七雄”为主的争霸更加激烈。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而春秋战国兴起的“百家争鸣”也出现了思想论战,各自提出了统一天下的策略。其中儒家主张“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认为统一需要“以德服人”,主张王道。但诸侯在不公然否认“王道”的基础上,真正采纳的却是法家大肆鼓吹的,更接近现实的,“以力服人”的霸道。所以战国可以分为魏国独霸中原时期,秦、齐对峙时期,秦统一六国时期。但称霸仅仅是诸侯理想的初级阶段,是皇、帝、王、霸的起步,因此,当诸侯国自认为拥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他们就向“王”、“帝”的更高阶段发展。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乘夏车,称夏王”,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有了这个开始,不久,齐、秦、赵、韩、燕、中山相继称王,掀起了一个称王运动。战国显然是一个“争于气力”的时代,“以力服人”的霸道显然更实用、更有效。但在世人心目中,王道却具有更大的号召力,这一方面是因为王道以民为本,以德服人,居仁行义,深得人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道”的层面上王本身就比五霸要高出一截,所以,争霸者表面上扯出王道的旗帜,实际上却干起霸道的勾当。但是“王”一多,便显得不够气派,不能“鹤立鸡群”了,因此,战国的各国“王”等到实力大增,在争霸战争中脱颖而出、不可一世的时候,就不满足于称王了,要进而称帝。公元前288年,秦、齐同时称帝,秦昭王称西帝,齐滑王称东帝,东西二帝并存。称帝超出称王的层次,是更上一层楼,王基本上是人主,是国君;帝则是半人半神,具有相当的神性了。从称霸而称王而称帝而称皇的递升过程中,越是往上,难度越大,所以当时称霸、称王的多,称帝的仅东西二帝,而且是昙花一现,后来齐、秦又出于各种目的取消了帝号。

到了秦王赢政,他凭借六代国君积累的强大实力,以摧枯拉朽之势统一中原,真正做到了独步天下。他自以为兼有三皇之德、五帝之功,为了显示自己的“前无古人”,干脆把皇、帝的称号一并收有,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皇帝”称号。“皇”和“帝”本身就是整个社会各个阶层公认的“神”,自称“皇帝”实际上就把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尊之为“神”而非人,不仅使“皇帝”显得高高在上不可侵犯,更加把最高统治者披上了一层全社会认可的“神”的外衣。因此这一称呼被后代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成为始皇陛下留给后人的一项“遗产”,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造皇帝、造神的历史。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