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数量下降到何种程度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3

白鳍豚,这个一度在长江中可见到较大群体的物种,如今面临着极危的境地。50年代,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尚丰满,然而,由于严重的江水污染和繁忙的航运,种群数量急剧下滑。据统计,1980年约有1000多头,到1986年锐减至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濒危"物种。2000年,仅有20头左右的生存记录,这使得白鳍豚被列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1级保护动物,以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的濒危种,更在《华盛顿公约》附录中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从1980年的1000多头到2000年的20头,每一年的数字都让人触目惊心,展示了白鳍豚孤独的生存状态。1986年捕获的雌性幼豚,也在两年半后因肺炎去世,而1995年在石首江段捕获的雌性成年豚最终因洪水触网死亡。保护工作也伴随着不断的努力,如1979年宣布濒危,1983年立法禁止狩猎,但种群数量仍然持续下滑,直至2007年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


尽管科学家们曾试图通过国际合作进行考察,如2006年六国科学家的考察行动,但遗憾的是,白鳍豚的踪影始终未被发现。这不仅是对白鳍豚的告别,也是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面对这样的困境,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保护区、禁止捕捞、宣传法律等,然而,白鳍豚的消失警示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拯救这一濒危物种。


扩展资料

白鳍豚,也称为白暨豚、白鳍,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鱀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具长吻,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喜欢群居,性情温顺谨慎,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至20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白鳍豚不仅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