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条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4

人体的热平衡机能、体温调节、内分泌系统、消化器官等人 体的生理功能受到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大气温度、湿 度、气压、光照、风等。实验表明:气温适中时,湿度对人体的 影响并不显著。由于湿度主要影响人体的热代谢和水盐代谢。当 气温较高或较低时,其波动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就变的非常 重要。例如,气温在15.5°C时,即使相对湿度波动达50%,对人 体的影响也仅为气温变化1°C的作用。而当温度在21—27°C时, 若相对湿度改变为50%时,人体的散热量就有明显差异,相对湿 在 30%时,人体的散热量比相对湿度在80%时为多。而当相对湿 度超过80%时,由于高温高湿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机体的热平 衡受到破坏,因而人体会感到闷热不适。随着温度的升高,这种 情况将更趋明显。当冬季的天气阴冷潮湿时,由于空气中相对湿 度较高,身体的热辐射被空气中的水汽所吸收。加上衣服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导热性增大,加速了机体的散热,使人感到寒冷不适。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能使机体散热加快。风速每增加1米/秒,会使人感到气温下降了2—3°C,风越大散热越快,人就越感到寒冷不适。
一般而言,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四个气象要素对人体感觉影响最大,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根据这四项要素而建成的非线性方程。
根据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人体舒适度计算公式为:ssd=(1.818t+ 18.18)(0.88 + 0.002f)+(t- 32) / (45 -t)- 3.2v+ 18.2。其中ssd为人体舒适度指数,t为平均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