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面斥姚启圣,“诛心胜杀人”——用人的最高境界,用师者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当李德全奉命去请姚启圣,之间纵马伤人,鞭挞朝廷命官。凭姚启圣的眼光,他仅凭来者所骑马的黄鞍装饰,就可以判断出此人肯定是皇帝身边的人,但他却依大清律法惩治了这个恶奴。一个马场的九品司厩敢依律法惩治皇帝的亲信,官居总督却对手下百姓不忍斩杀!是嫉恶如仇?宽仁为本?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真!

姚启圣的命运波折多舛,尝尽了世间冷暖,阅遍了炎凉世态,因为他的做人让他尝尽种种不幸的苦头;以他的性情为人,如若遭遇到其他的君王,他的结局是难以预料的,然而他又是多么的幸运,能够生在康熙之年,遇到康熙!倔强,执着,坚毅,狠辣,凌厉,刀筋剑骨——这就是老叫花子姚启圣。

康熙求贤,收服姚启圣这个老顽童,将人才比为锥子。王者之道与驭人之术。因此,康熙的用人理论,也叫做“锥子理论”。这源自于在评价姚启圣时曾说“人才藏在人海里,就像锥子搁在裤兜里……朕想碰碰这个锥子”。

康熙的用人之道,也是王者之道,用得好则是人道,而用不好则是霸道,如苏克萨哈的死一样,虽为忠臣,却不得不死,但死后又为其平反。

无论如何,我们都看到了这样一个康熙,他求贤若渴,他不拘一格,他始终冲在最前方,去寻求人才。正如姚启圣一样,为了启用这个人才,也因为知道姚启圣傲气十足,康熙先是关了姚启圣三个月,放出来后又大骂姚启圣一顿。

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样,人才其实哪里都有,但是否一直都有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那就不一定。这就好比人们常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管理者来说,做好人才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处处提防能力强于自己的下属的管理者,注定不会走太远;一个不敢任用和自己唱反调的人才的领导者,终究也是成就有限。同样的,一个领导如果不能任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那么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将会直线下降。

一切的根源就在管理者自身,因为许多领导担心“能力出众”的下属会让自己相形见绌,甚至担心对方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和发展,这导致他们更多地是招聘一些与自己相似,或者不如自己的人。相反,真正优秀的的领导懂得欣赏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并想办法把他们招募到自己身边。

康熙在选拔姚启圣的过程中,主要从两个维度对姚启圣做了判断和观察。

第一个维度,看能力。 姚启圣是周培公临死前唯一推荐给康熙的人,其能力自不必说,因为周培公过去的表现康熙都历历在目,而且知道周培公绝对不会随便就推荐一个人给自己。同样,结合目前企业招聘中行之有效的招聘方式——内推,姚启圣算是此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培公身边能称得上人才的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从人力资源招聘最简单的定律来说,企业不是用最高的价格招聘最好的人,而是用合适的价格招聘合适的人。所谓合适的人,就是能够解决我们问题的人。看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就是看能不能完成其岗位职责,能不能帮企业解决问题。如果企业的岗位职责都做得不到位,那就很难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第二个维度,是看品行。 正如康熙之前观察周培公一样,对姚启圣,康熙并不是直接就加以启用。曾国藩曾说,看一个人的品行,就看他的脾气。而康熙正是用了这一策略,不管是将他关牢里三个月,还是去牢里骂他,康熙都是在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和审视姚启圣。

作为一名管理者,康熙的目标是明确的,也深知每一阶段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以,在每一次有适合的人才时,康熙会投入精力和心血,亲自去对人才进行评估和观察,确保人才能够真正为己所有。

管理者应该从什么角度来思考用人策略,才能确保人才的任用始终是符合企业要求的呢?

对于管理者来说,领导艺术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用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管理者用人是不一样的。一流的企业用三流的员工,三流的企业用一流的员工。因为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平台和机制,而三流的企业则没有。企业经营者往往只做决策,决策有两种,一种叫战略决策,一种叫人事决策。

同样,一个职业化的管理者,永远不会把自己的问题交给领导,也不会让领导做问答题,因为他们会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到领导相应的选择项,或是给到领导足够作出决策的信息,让领导去解读和决策。

康熙对姚启圣的启用,就是基于清晰的目标而决策的,虽然就如康熙所说那样,对姚启圣他在心里是不认同的,但就这个人的才能而言,却又是康熙所看重的。所以,康熙会说服自己,也会用策略说服姚启圣。

康熙说服姚启圣出山效力于自己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康熙将几种策略并用,都是为了从不同方面考察姚启圣。

第一步,知彼知己。 康熙先是通过索额图了解了一些姚启圣的相关信息,得知这个人十分愤世嫉俗,蔑视朝廷官员,还看不起满人。

第二步,派人寻姚启圣。 康熙派手下去找姚启圣,却不料两人因此造成误会,康熙也将计就计把姚启圣关了起来,此时,康熙其实已经想好了如何说服姚启圣出山。

第三步,姚启圣被捕,康熙到狱中与其沟通。 这一场对话,表面上像是两个人在相互对骂、辩解,而实际上却是康熙对姚启圣的一次深度考察。

在康熙和姚启圣一来一往的几场对话之间,康熙和姚启圣都从对方处听到了自己想听的。更关键的是,君臣之间因此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姚启圣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接受了康熙。

对康熙来说,需要的正是像姚启圣这般有另类思维,敢于和领导唱反调的人。因为一个领导者要想迅速没落,最快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被一群应声虫包围,而康熙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但如果领导者要实现自我超越,不仅要聘用比自己更聪明更有能力的人,还要聘用那些喜欢和自己“唱反调”的人,这是因为“反对声音”会让我们“不舒服”,但却会让我们反思和发现真正的问题。

曾国藩也曾说,人生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制怒。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结合企业管理的角度,其实我们也可以将人分成三种:

第一,上等人。就是那些本事大、脾气小的人。 这类人多是老板,因为他们要跟企业内外部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我们也经常听到,不少员工会抱怨说老板脾气大。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很多企业中,往往是高层做中层的事,中层做基层的事,基层无事可做,于是就有了基层的对老板、对企业战略的各种议论和评价。还有一些企业,高层和基层在做事,中层没有人,导致公司所有人都很累,最后变工人。而管理者真正心急的是,企业没有合适的人才。

第二,中等人。这一类人往往本事大,脾气也大。 对应到企业中,也就是各部门的管理者。一般来说,各部门的管理者都比较有能力,但却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能力。

第三,下等人。这一类人本事小,但脾气大。 对应到企业中,就是身处基层又没有能力的员工。这样的人,你让他做事,他告诉你做不到,因为能力不太高,但理由却有一大堆。

管理者要用好人,用对人,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的差别,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自己企业最适合哪一类人才。

管事要讲流程,讲规则。而理人却不能过分拘泥于条条框框,因为思想不太可能被外在的层级与规则固化,单靠制度并不能保证理念的统一。得一人而得天下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演绎出无数精彩传奇。对企业来讲,用对一个人,可以盘活一局棋;用错一个人,好事也会变坏事。

作为领导者,选对了人就做对了事。决策与用人,常常是两位一体的东西。做决策的同时就要考虑用人,有什么人就做什么事。

事情应该通过流程来管理,流程管事能减少对人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差错率,因为犯错的往往是人而不是流程。严格按流程来管事可能造成一些不便,但出错的可能性一定会降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