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一、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少说话、不要强行发号施令,这样才是合乎自然的。比如台风不会狂吹一晨,大暴雨也不会狂下一日,谁造成这狂风暴雨的?是天地啊!天地因狂暴而形成的狂风暴雨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类呢?所以说,遵从道的人,会成为同道中人;遵从德的人会是同德之人,而失道失德之人,也会物以类聚凑到一起的。遵从道的人,道也乐得与之相伴,喜欢德的人,德也乐得与之相伴,而失道失德之人,各种损失也乐得与之相伴,因为失道失德的人诚信不足,大家都不信任他们了。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希言自然”,并不是很少说到自然科学的理论。“自然”一词,在这里不可作为物质世界的自然,而是哲学的名词,勉强解释,也可说是“原来如是”的表诠。

本章由“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开始,把自然现象的因果律,用比喻来反复说明,告诉我们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中,需要认识人间世事的现象,以及人与事,没有一分一秒不在变。它是随时随地都在变,既不是你的力量可以把握住它,而且也无须要去把握它。只有一个超越现实,是我们生命所本有的,就是那个自然本有的东西。那一功能,能变、所变、受变的,却是天人合一,变而不变的那个东西。但那个东西又怎么可以体会它呢?只有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去体认它,才能自然证得。但是有的人虽然相信这个道理,并不能真肯实信,所以便又说:“信不足焉!”此外,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说:“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希言自然。

希,听之不闻曰希。希言,自然之道,不言之教。自然,以天治天下,万物因任天运而自化。

(2)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暴风骤雨,通常都维持不了一整天。所以,以人智治天下,就如同暴风骤雨一般,都不可能维持很久。

(3)孰为此者?天地。

暴风骤雨,是谁兴作的呢?是天地所为。

(4)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所兴作的暴风骤雨,都不能持久,更何况是以人智为政,所兴作起来的伪巧之术呢?

(5)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从事于道者,事天治人者,指君王。

道者同于道,有道圣王,同于大道,辅佐天道,行自然之教,处无为之益。正因为不敢为,才能无不为。

德者,同于德。虽不能同于道,但为政以天为本,法天则地,立圣王之教。因其不失大本,故能德合于天。

失者,同于失。君王为政,不以道为宗,不以天为本。以人智治天下,以人言为天下立大伪之教法。为政以伪为本,故为失道。

(6)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为政宗于道,本于天,行自然无为之教。天道永恒而不殆,所以天下永远也不会出现昏乱。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为政以天为本,德合于天,则能德蓄天下。虽然能有德治,但德衰之日,也就是天下昏乱之时。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离道丧德,为政失本。以人智之屑末小术治国,以此治天下,则乱天下,进而失天下。

(7)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以人言人智立教,不足以为道。不信,天道至真之言,天地虽不言,而能使万物常自然。人智之治,不过都是飘风骤雨而已,不足为道。只有天道,才能使天下永久安定。

三、我之体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句话说,你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会如何对待你。你对世界的看法并不一定是世界的状态,它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状态。正如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所谓“心外无物”就是:你的心之外是没有世界的,世界是你的心构建出来的。

正如老子这章所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你相信道,你的心就能构建一个道的世界,你用道的方式处事,世界自然回馈你道的结果。你相信德,你的心就能构建一个德的世界,你用德的方式对待世界,世界自然回馈你德的结果。你相信失,你的心就会构建一个失的世界,你用失的方式对待世界,世界自然回馈你失的结果。

撒切尔夫人有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的心就是一切的根源,你的世界、你的境遇、你的命运都是由“心”塑造出来的。所以王阳明的整个哲学就叫“心学”。他认为: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改造世界,要跟这个世界相处,其方法就是改造你的“心”。你的心变了,一切就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