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重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1
自建国以来,相关部门曾多次对全国戏曲剧种进行统计,由于剧种的消亡和新剧种的产生,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在1997年收录了335个剧种,这一数字是在反复研究和客观事实基础上得出的,较为符合实际。这些剧种涵盖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横跨宋元至现代900多年历史,包括了历史上已经消亡或建国后新产生的剧种。
黄梅戏是中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原称黄梅调或采茶歌,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发展成熟于安徽安庆。清道光年间开始成为小戏,以安庆方言演唱,后吸收了徽剧、青阳腔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大戏的基础。建国初期,黄梅戏还仅限于安徽、湖北、江西沿江一带流行。50至60年代,黄梅戏的影响力达到了第一次巅峰,代表剧目有《天仙配》等,代表人物是严凤英、王少舫等。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80年代,黄梅戏达到了第二次巅峰,代表剧目有《红楼梦》、《孟姜女》、《郑小姣》等,代表人物是马兰、黄新德、陈小芳、吴琼、韩再芬、潘启才等。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安徽新创作的剧本超过1000部,其中大量被排演,产生了了一批精品。1991年,黄梅戏《红楼梦》面世,并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吕剧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至今有100年历史。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较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了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二人台是中国内蒙古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清朝末年,一直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民间流传,由民间小曲、丝弦坐唱逐渐演变到化妆、着装打地摊小型演出。
桄桄剧,又称汉调桄桄剧、汉中梆子戏,是陕西省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桄桄剧始于元代,其鼎盛时期在19世纪中末叶。自光绪年间起,汉中一带有40多个专业桄桄班社。民国20年(1931)后,各班社大多迫于生计而停散,境内仅有同乐、协和两个班社,也流落异乡演出。解放后,政府组织人力挖掘出桄桄剧目723个,整理绘制脸谱200多幅。50年代,南郑桄桄剧团成立,“文革”受冲击,到70年代恢复原名,专演汉调桄桄。至此,专演这一剧种的仅南郑剧团一家。
彝剧最早形成于云南省大姚县直苴、昙华一带彝族聚居区。1958年正式定名为彝剧。它流行于云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部分彝族自治县,从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为业余演出,1984年3月正式成立楚雄州彝剧团。
眉户戏相传出自陕西眉县和户县,后流传至晋南地区,因而具有山西的特色,在西北各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眉户戏起初是弹唱故事,后演变为登场扮演的形式,它大量采用民间流行的小曲、歌谣,以朴素的语言表现人民生活。眉户戏有72大调,36小调,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东部一带的纱窗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
上党皮簧流行于晋东南,是上党梆子的一种声腔,与上党昆戏、上党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同台演出,合称“昆梆罗卷簧”。皮簧传入上党地区至少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传统剧目有90多个。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一个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河北梆子多为河北口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腔高亢激越,伴奏亦铿锵有力。
评剧原名“平腔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其前身是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在华北、东北及其它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剧、皮影、大鼓等的音乐和表演艺术,解放后特别是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丝弦是河北省地方戏曲中历史较长的剧种之一。丝弦属“弦索声腔”系统,因以弦索(一种形似柳叶琴的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丝弦流行于石家庄、保定、邢台一带,产生于农村,流行于农村,因此从唱腔到表演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伴奏乐器以后改以板胡、笛子、笙三大件为主,弦索退居次要位置。
闽剧发源于福建闽海带,一般称为“福青戏”,流行于福州市及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以及台湾南洋等地。角色分行早期很简单,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三小戏”,后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逐渐完整。闽剧的传统剧目有1千多出。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初流行于闽南农村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巧的化妆游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闽南剧种中流传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音乐曲调来自南音,但旋律节奏比较自由活泼。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丑旦戏”三大类,传统剧目有900多个。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东南亚和美洲华侨居住地区也有演出。明代弋阳腔、昆腔相继流传到广东,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这些剧种相互影响,并吸收了广东民间曲调,于雍正前后汇合形成粤剧。角色分行有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10行。
山歌剧也叫客家戏,流行于广东的兴宁、梅县一带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原为客家山歌,后吸收了广东汉剧和梅县地区的民间音乐,发展为舞台剧,基本以笛子高胡、二胡等乐器进行伴奏。
北昆又称“高阳昆腔”,流行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昆曲在北方的一个支流。昆曲在明代中叶以后,便由士大夫们带入北京,并逐步流传到河北各地。过去的艺人以河北高阳、玉田籍的为多,也兼演一部分高腔戏,唱白基本用北方语言。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许多省区和城市。清末在浙江绍兴地区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其它剧种的曲调和表演艺术而初步形成,当时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30年代以后在上 海接受话剧、昆剧的影响。1942年起始称为越剧。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 州、建德、淳安、桐庐以及赣东北一带,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94年秋定名为婺剧。自明末以来,流行昆腔、高腔、乱弹、徽戏等大戏和滩黄明调等小戏,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同班演出,相互影响,艺术风格上逐渐接近。后来各剧团大多兼唱各种腔调,而以乱弹、滩黄演唱较多。婺剧传统剧目较多,高腔剧目多为明代作品。特技表演甚多,如变脸、耍牙、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角色行当分15行。
黔剧流行于贵州,由曲艺文琴(又名“扬琴”或“贵州弹词”)于50年代发展而成,当时称“文琴剧”。1958年起改为黔剧。主要曲调有清板、二板、三板、阳调、二流、苦禀等。伴奏以扬琴和高胡为主。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各种采茶戏的统称,均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以江西最流行,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