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村社区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21
位于坦洲镇东北部的七村社区,坐落在坦南公路旁,距离坦洲镇政府约3公里。社区东南与同胜村相邻,东北与珠海市接壤,西北与永一、永二交界,西南则与坦洲村和合胜村为邻。总面积超过9500亩,其中住宅和公建用地约占500亩。2010年时,社区常住人口为1091户,5108人,设有21个常设村民小组。在60-80年代,七村曾属于坦洲镇的高沙区,农业生产深受潮水影响,早期以种植水稻为主,70年代起逐渐发展甘蔗种植,高峰期甘蔗面积达2500多亩,水稻则为5500多亩。80年代,旱地种植少量香蕉,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社区工农业并进,共同进步。

据历史记载,七村的定居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陆续建设了南祥围和下三围,其余土地曾是大片滩涂。1988年在英围队建设自来水时,发现红树林种子和蟹壳,证明了200多年前,这片土地由人们围垦形成。清朝末年和日本侵华时期,为避战火,人们从顺德、江门等地迁徙至此,解放初期,七村人口不足1000人,曾隶属于中山县下五区的三洲乡,七堡和六堡分别由汤根、蔡根和林广彬、吴德添担任保长。解放初期,七村归同胜乡管理,六村归永胜乡管辖。

1952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政府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只需向政府缴纳少量公粮,其余归自己所有,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迅速恢复。为应对自然灾害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政府组织互助合作组,到1956年,七村成立了同星初级农业社和同胜高级农业社。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七村划分为鹤湾营和同胜营,但随后的经济大跃进口号与实际条件不符,导致生产严重受挫,直到1960年成立坦洲人民公社,恢复乡级机构,并实施“三自一包”政策,将生产权力下放到生产队,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61年,七村与同胜分开,成立七村大队管理委员会,历经革命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阶段,直到2002年设立七村社区居委会。尽管名称有所变化,但社区的管理、经济结构和地域范围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社会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加强,七村实行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实施两公开一监督机制,进一步促进了社区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