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讲话的基本格式
发表讲话的基本格式,讲话稿又叫发言稿,就是把所要讲的话用文字提前有条理的写出来的文稿,适用一些会议和比较庄重、隆重的场合,所以对于格式的要求非常严格,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发表讲话的基本格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标题、日期和称谓
1、标题
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
二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
2、日期
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
3、称谓
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二)正文
1、引言
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
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
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如:
表示慰问和祝贺。
上级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
2、主体
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无非是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关于内容、文字问题无需多说,这里重点强调结构的安排。
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
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
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
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
讲话稿的主体,因会议不同、讲话人的身份不同、内容侧重点不同、之间先后讲话的次序不同,其写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说的两种结构方式,只是就大体而言,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灵活处理。
3、结尾
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
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讲话稿的内容结构,主要由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一般有三种写法:
①揭示主旨的标题;
②直接使用某某同志讲话的标题,它是由讲话人的姓名、会议名称及“讲话”组成;
③点明中心的标题加上“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的副题。
2、开头。
主要有六种写法:
①表明态度,点出题目。对一个问题、一件事物或一个会议,亮明讲话者的态度,然后顺势把下面要讲的主要内容点出来。
②起句立意,揭示主旨。采用倒悬法,把讲话的主旨写于开端处。
③分析实际,提出问题。在开头处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概括的分析,进而说明讲话的原因、目的和背景。
④作出评价,说明目的。一些纪念性、群众性的会议,领导同志讲话开始时,对所纪念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作出评价,然后交代会议讲话的目的。
⑤开门见山,引起下文。
⑥致以祝贺,表示慰问。一些纪念性的会议讲话,节日的祝词及各种代表大会的祝贺讲话等,开头一般是致以祝贺或慰问。
3、主体。
讲话稿主体部分的具体展开,要围绕中心思想来分析、回答、解决问题,是讲话稿的核心所在。由于讲话人的身份,会议的背景、内容、时间、地点、对象等各不相同,所以主体部分的写法必须因人、因事、因地制宜,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千差万别,其基本结构和写法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正文主体部分的结构和写法,基本有三种:第一种是划分几大块,即几大部分,每一个部分相对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意思。
在每个部分里,又作比较具体的展开,并列地写几个问题,采用的是横向并列式,这种结构形式的讲话稿是相当普遍的。
第二种是把要讲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讲,每一个问题相对表达一个侧面的内容。第三种是全文一贯到底,中间没有序号,而是划作若干自然段。
4、结尾。
一般有以下几种写法:
①由分到总,提出要求。
②满怀激情,提出希望。在结尾处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发展,用激励斗志、振奋人心、富于鼓舞性的言语,向与会者提出简明扼要的要求。
③总括事理,坚定信心。对通篇讲话的内容,进行推理概括,用非常精练的`文字使其上升到哲理高度,进而表明讲话者的坚强信念,使讲话达到高潮。
④祝贺成功,发出号召。有些讲话稿最后用“让我们紧密携手,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吧”、“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快乐、工作顺利”等语句结尾。
⑤商讨征询,求得意见。
一、概念
1、概念
讲话稿亦称发言稿,就是在各种会议、集会上或利用不同宣传工具发表的讲话文稿,它是人们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2、特性
(1)实用性。讲话稿是一种借助口头表达的书面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大小会议和不同场合,如果需要,还可以登报、广播;上电视,叫做录像讲话。随着经济交流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具有反映快、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等特点。
(2)政策性。讲话稿一般由本人写或授意他人(个人或专门写作班子)帮忙写,但无论谁写或用于什么场合,都必须符合政策要求,否则,就会“言不及义”,因此,讲话稿又有政策性强的一面。
(3)时间性。因各种需要举行的会议、集会等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讲话稿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否则,该在事发之前讲清的问题却在事后讲,就变成“马后炮”;应立即做的总结报告或表彰会等,却要拖上一段时间,就失去应有的效力,“时过境迁”,不会产生什么积极效果。
(4)条理性。讲话主要是用声音作为传播的媒介,声音在空中停留短暂,因而,要使讲话的内容被听众听清、听懂,就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否则,所讲内容虽然丰富、深刻,但缺乏清晰严密的逻辑性,不能一环扣一环,一步挨一步地叙事、说理,听众接受起来困难,势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
(5)通俗性。讲话稿与一般文章不同,要合乎口语,具有说话的特点。这就要求撰写讲话稿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用语言时不宜咬文嚼字,句子不要太长,修饰部分要少,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不得要领。同时,也应当讲究文采,以便讲起来生动,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3、作用
(1)交流预备作用。经济工作离不开交流,讲话稿正是保证各种交流顺利进行的一种得力工具。有了讲话稿,不致于走题或把话讲错,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比较集中地、有条理地把话讲好,收到好的交流效果。
(2)联系监督作用。讲话或讲演是面对面进行的,它能使讲话人与听众在时间、空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交流整体。好的讲话能使人感到亲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讲话,更是直接联系群众、体察下情的好机会。
因此,讲话稿有加强联系的作用。 当然,听众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如果讲话只打雷不下雨,下次听众就不要听了。因此,讲话稿还暗含着监督作用。写作时要注意具体实在,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实事求是。
(3)宣传教育作用。现代化经济建设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好的讲话能使人“奋”、使人“启”、使人“发”。
讲话稿 正是组织人民、动员人民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的一种有利宣传教育形式,通过它不仅能快捷地上情下达,而且能把听众的愿望、需求、知识、经验、信息等及时交流出去,成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素质的有力杠杆。
因此,它既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有力宣传教育工具,也是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4、种类
由于讲话稿内容丰富,应用范围广泛,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所以很难进行严格的分类,只能从不同角度作大体区分。
从内容上可分为:政治讲话稿、礼仪讲话稿、学术讲话稿、宗教讲话稿、工作讲话稿、社会生活问题讲话稿等。
从应有范围和表现形式上又可分为:集会演讲稿、战地演讲稿、会议讲话稿、广播电话讲话稿、课堂演讲稿等。以上只是大致的分类,其中也有交叉,不能截然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