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9-09
万亿GDP与千万人口的双标,是衡量城市实力与潜力的重要指标,标志着城市在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上的领先地位。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千万人口城市矩阵多年未曾突破,直到近期的统计数据揭示了新的格局。
截至2023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40967万人,人口下降趋势明显,但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却呈现出正增长态势,凸显出超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经过统计,2023年全国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数量达到了18个,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天津、西安、郑州、苏州、杭州、石家庄、临沂、长沙、东莞、青岛。其中,临沂作为唯一一个地级市,其余均为一二线城市。
在这18个千万人口城市中,可大致分为三个梯队。重庆、上海、北京、成都作为特大城市,其常住人口均超过2000万,成都与北京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广州、深圳则属于第二梯队,常住人口分别超过1700万。武汉、天津、西安、郑州、苏州、杭州、石家庄、临沂、长沙、东莞、青岛则属于第三梯队,常住人口在1000万至1500万之间。
在过去10年中,千万人口城市不断扩容,从2014年的14个增加至2023年的18个,千万人口城市矩阵持续扩大,内部结构亦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安、杭州、长沙、青岛四城相继突破千万人口门槛,其中,西安、杭州、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受益于强省会战略,人口增长显著。杭州过去10年常住人口增量最大,年均增长2位数,长沙过去10年也有多达9年呈现2位数增长。武汉、成都等城市在过去10年间常住人口实现了对苏州、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超越。
展望未来,哪些城市有望率先迈入千万人口俱乐部?哈尔滨、合肥、温州、宁波、佛山、南京、南阳、济南等城市是候选者。其中,合肥有望最快在2024年或最迟在2025年突破千万人口大关,得益于其作为人口大省安徽的经济与人口增长基础,以及近年来对人口的积极吸引策略。温州、宁波、佛山、南京、济南等城市晋级千万人口俱乐部则可能需要3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考虑到其过去10年的人口增量以及当前的常住人口基数。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其人口结构与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在东北三省中,哈尔滨自2021年退居千万人口城市行列后,其他城市如长春、沈阳等面临人口增长的挑战。虽然内部部分城市出现人口净流入的迹象,但整体而言,东北地区仍面临人口流失的问题。尽管如此,沈阳和长春作为东北的重要城市,均设有千万人口目标,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沈阳通过一系列落户政策推动人口增长,而长春则致力于在2025年打造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然而,考虑到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失趋势与当前的常住人口增量,实现千万人口大市的目标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