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选矿厂安全生产工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不仅是企业生存的需求,还和每一位员工的利益紧密相连。本文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与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四个方面论述选矿厂安全管理工作。

一、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选矿厂是矿山企业的主要生产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选矿厂主要特点有工艺流程复杂、操作平台多、机械设备多、作业人员多等,在生产过程中隐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选矿厂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首先应当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各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职责。依据选矿厂的特点,选矿厂可以确定“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选矿厂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各生产车间为选矿厂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各班组为车间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选矿厂作为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各车间安全生产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各生产车间为选矿厂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当依据公司和选矿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从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艺流程安全管理等方面着手。班组作为车间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也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各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可以从建立健全“班规”、岗位巡查、反违章、安全活动日等方面开展。

        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后,以此为基础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完善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得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成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小组。安全生产工作是否能够做好,往往取决于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是否到位。因此,选矿厂成立以各级主要管理人员为主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选矿厂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制定以及考核。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小组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学习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小组成员应当深入作业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三违”行为,提高选矿作业过程管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小组做好对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按“三定”原则责令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建立“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车间每月对班组、选矿厂每季度对车间、公司半年度对选矿厂安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事故数量、违章数量、隐患排查治理数量、安全教育覆盖率和完成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考核。

二、做好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是一切生产的前提,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但事故往往是矿山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根据数据统计,事故发生原因大多数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员工的侥幸心理、省能心理、从从心理、盲目心理、麻痹心理、逞能心理等导致,因此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能有效避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做好选矿厂安全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安全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在选厂员工安全教育项目的选择上,应当注意科学性,充分结合选厂各生产车间的特点选择安全教育内容。例如:破碎车间粉尘浓度大、噪声强的特点在安全教育内容中应当增加职业卫生防护相关内容;浮选车间使用的选矿药剂种类多,其中不乏危险化学品,对浮选车间员工安全教育应当增加药剂安全使用方面内容。二是安全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由于选厂采用三班倒的作业方式,作业人员统一集中教育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可以多样化,通过班前会观看安全警示视频、微信平台推送安全知识、公告栏张贴宣传画、事故警示展板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为了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全员参与,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选厂建立“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体系。选厂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学习法律法规新要求、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生产车间根据本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教育内容,每月组织一次车间全员安全教育;各班组每天在班前会时,观看安全小短片,每周组织一次班组安全活动日。

        安全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安全教育方式和内容都具有多样性,安全教育的关键是安全教育的效果,因此,开展安全教育时,各级人员落实责任避免安全教育“过场化”、“形式化”,只有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三、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事故发生往往源于对事故隐患的放任。选矿厂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真正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不留死角,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杜绝形式化。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选矿厂应结合范围广、设备多、人员复杂、流程复杂等特点,建立“公司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的四级安全检查体系,每季度公司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选厂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每周车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巡查、班组每班开展一次日常安全巡查,发现隐患按“三定”原则做好整改工作,对于未及时整改的生产单位给予一定的处罚。二是配备足够安全巡查人员。隐患排查治理效果取决于人员的专业程度和责任心,选厂应配备1~2名专职安全员负责对各车间隐患排查治理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各车间指定1名管理人员重点负责车间安全生产工作,各班组长作为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当做好本班组的隐患排查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安全合理化建议工作。鼓励员工提出各类隐患和举报“三违”行为,选厂可每月收集员工的安全合理化建议,并对有价值的建议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同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三违”行为,对于违章的单位和个人做出严厉的处罚,把隐患消除在事故的摇篮中。

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选厂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选矿厂安全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保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选厂员工的安全行为,消除选矿过程中的各类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选厂安全生产水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当落到实处,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通病,标准化管理往往以“时间紧、任务重”、“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理由被“靠边站”,阻碍选厂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行和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是一场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性的管理项目,班组作为选厂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标准化的推进应当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班组和每一个岗位,将每一个岗位的操作流程规范化并形成制度,要求每一位员工严格按规范流程操作。同时,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应当是自上而下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安全标准化对选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全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真正搞懂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规范条款要求,能够监督和指导各选厂生产单位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