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财富管理中的艺术品配置方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2

  策划:董萍 执行:Michelle Yu 余颖 董萍

  在西方,很多显赫家族在做财富传承时,会把艺术品配置放到一定的比例。近几年,随着中国富二代、富三代开始接手家族业务,家族财富管理这项业务在中国也逐步兴起。富豪们的家族资产配置是一个相对私密与小众的话题,中西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对待艺术品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美国第一大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如何开创自己的家族收藏?家族后人如何维持自己的艺术收藏?新晋藏家如何看待和管理这笔资产?中国家族收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中西方之间在家族艺术收藏和传承上有何差异?本期圆桌邀请美国第一大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美术馆,亚洲协会(Asia Society)首席策展人溥若诗(Adriana Proser)女士和资深收藏家高鹏飞先生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溥若诗(Adriana Proser):不要暴露在无知买家的风险中

  美国第一大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美术馆

  亚洲协会(Asia Society)首席策展人

  收藏 拍卖:您能谈谈洛克菲勒家族的收藏历史吗?

  溥若诗:1956 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三世(1906-1978)创办了亚洲协会。 洛克菲勒家族在早年就开始收藏亚洲,尤其是中国艺术。目前亚洲协会在全世界12个城市设有博物馆。

  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三世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出生。祖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1937)由产煤业起家并且很快积累起资产,父亲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二世(1874-1960)出生富裕,并且对艺术很有兴趣,母亲艾碧是美国现代美术馆MOMA 的创始人之一。由于母亲对于现代艺术和亚洲艺术的热爱,加上父亲对于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极大兴趣,使洛克菲勒三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艺术浸泡的世界,家中的摆设有很多都是中国艺术。

  但他本人是在晚年才开始真正地收藏。大学毕业后,他第一次去了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这才让他对于家中的艺术摆设有了一定的了解。直到二战后,他才真正把收藏看做是一项事业。因为他从战争中感受到,他应该为未来做点什么,他想打消引发二战的文化误解。在当时,日本协会已经在西方世界非常活跃,洛克菲勒三世决定建立亚洲协会,让更多的美国人认识和了解亚洲的其他国家。到了上世纪60 年代,他开始有规划地进行收藏,

  聘请了当时专业的亚洲艺术专家和顾问李先生。这样的合作,加上家庭的支持,洛克菲勒家族决定只收藏最好的、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艺术作品,来体现他眼中强大的、文明的亚洲文化。1978 年,洛克菲勒三世突然去世,他的私人收藏也都由亚洲协会管理。

  中国景德镇明代瓷盘,约1506-1521 年。为洛克菲勒三世收藏所有,于1979 年购得。盘直径29.2cm

  收藏 拍卖: 洛克菲勒三世创办亚洲协会的初衷是什么?

  溥若诗: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洛克菲勒是在用一定的资产去购买这些艺术品,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在以后会去变卖这些作品,他们建立这个收藏的初衷是建立一个可以改变社会的宝物。之所以要建立亚洲协会而非选择私人所有,也是因为希望把它发展成一个可以有教育意义的博物馆,希望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来了解亚洲文化。

  收藏 拍卖: 洛克菲勒是如何让之后的几代来维持这个博物馆?

  溥若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收藏,因为这个家族本身已经流传了很多代。但是只有两代(洛克菲勒二世和洛克菲勒三世)非常热衷于艺术。奎特美术馆是由最早的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建立的,所以洛克菲勒二世的一部分收藏还在那里,一部分给了自己的子女,另外很大一部分都捐给了大都会博物馆、现代美术馆和其他博物馆。

  洛克菲勒三世从他的父母那里只得到了一些作品,亚洲协会只有两件作品来自洛克菲勒二世,其他都是洛克菲勒三世自己的收藏。洛克菲勒三世的弟弟尼尔森热衷于日本艺术,在奎特美术馆可以看到很多他自己的收藏。这几兄弟对于亚洲艺术的热爱,很大程度受母亲影响,她多次居住和在亚洲各个国家旅游,所以他们从母亲这边得到了大量关于亚洲文化的信息,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他们的母亲还在避暑山庄里建了一个佛屋,当你走进去的时候会感受到完全亚洲的一种气氛,我想这一定影响了几兄弟对于亚洲艺术的热爱。我想你说的这种维持,更多在于对于艺术的教育和熏陶上。

  洛克菲勒家族一代全家照

  收藏 拍卖: 在艺术行业,必须非常了解和喜欢才可以继续这项家族事业。所以上一代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在艺术传承上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溥若诗: 很大一部分的第二代其实都没有显示出像父辈一样对于艺术的热衷。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四世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非常深,也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些艺术作品,但是他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亚洲艺术收藏。洛克菲勒三世的弟弟尼尔森的儿子是一位宗教学教授,对亚洲艺术非常感兴趣,也有自己的收藏,但是无法和父辈的相媲美。一个原因是资产的不足,随着越来越多的子辈,家族的资产在每个人手上的部分就会相对减少。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洛克菲勒家族内部一些事情,使家族后代想要自己独立,不想介入这个姓氏家族的事情中,所以艺术也就没有再被积极地继续下去了。

  收藏 拍卖: 现在中国积累到财富的家族,也开始考虑艺术投资。对于没有艺术知识和背景的家族和个人来讲,如何让他们理解艺术收藏?

  溥若诗: 约翰 戴维森 洛克菲勒三世曾经说过,虽然他有专业的艺术顾问,但是他购买艺术品是因为这件作品启发、激励了他。这同样也是他父母、妻子购买艺术品的初衷。他们很简单地被这些艺术品所吸引,选择自己喜欢、有心灵感应的作品。他们购买艺术品的动机并不是经济上的投资和升值,他们热爱艺术并想把这种感情分享给更多人。刚开始这些收藏非常私人,放在自己家中。过了几十年后,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去世后这些作品的命运。他们希望让更多人体会到他们所感受到的艺术品带来的满足感。

  收藏 拍卖: 您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或者回报社会的举动吗?

  溥若诗:我认为这取决于每一个家庭。我个人非常敬仰洛克菲勒家族这种对文明的责任感。我认为他们完全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每个人只不过是一件艺术作品暂时的所有人,艺术作品其实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仅仅是在一段时间里,他们有可以近距离拥有和欣赏的特权。他们希望确保在自己去世后,这些艺术作品有合适的人选去照顾它们。

  亚洲协会出版物亚洲的宝藏

  收藏 拍卖: 艺术投资已经成为非常火热的概念,从金融角度上来说,艺术品可以作为一种资产保险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溥若诗:我认为这种态度是非常有风险性的。如果你并不是非常热爱、并没有和你的收藏建立一种情感,那么你就把你自己暴露在变成无知买家的风险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每个有艺术收藏的人也都会犯错误,但是像洛克菲勒三世这种人,他有专业的艺术顾问,他自己非常热爱亚洲文化,他犯错误的几率就会相对较小。当你有很大可能买错投资时,那就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收藏 拍卖: 现在有很多流传的故事,是说一件艺术作品在几年之间就升值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之类。从我自己的经验而言,这是很小很小概率事件,往往只有小概率事件才会被大肆宣传。并不是说艺术品不是好的投资,而是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快速投资,一幅艺术作品的升值需要很长的时间加上很多其他的因素。您如何看待艺术品投资?

  溥若诗: 是的,艺术品的这种升值,很多时候可能都不会发生在你自己的生命时间里。尤其是当代艺术,你并没有办法去预知未来,你不知道谁会变成下一个昆斯。我在艺术界工作了很多年,上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蓬勃,日本人大量购买艺术品,很多天价作品纪录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但是你再看看现在,有些作品的价格甚至不如三十年前日本人买进时的价格。这不代表艺术品的价格不会上升,只是代表我们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所以在谈到艺术品投资时,你的动机需要不仅仅是在金钱投资上。

  收藏 拍卖: 艺术品可以作为家族财产管理投资中的一项吗?您看到这种趋势吗?

  溥若诗:我不是专业金融人士,但是我浅显地知道,好的投资应该是投资在很多不同类别上的。对于家族来讲,艺术品是可以作为一种好的资产投资的,很多家庭都把自己的艺术收藏传给了自己的下几代。在中国,这种投资变的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流行,印度现在也有了这种趋势。我理解艺术品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资产,但是不管如何发展,艺术收藏的初衷始终是应该起于热爱。

  高鹏飞:家族财富配置可釆取三三四分割

  资深收藏家,家族三代世袭收藏

  以收藏中国传统字画为主,辅以欧美艺术品

  收藏 拍卖:在西方,家族财富传承购买艺术品有非常深厚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是否也有同样的传统?

  高鹏飞:在欧美,认为艺术品属于非常典型的实物资产由来已久。实际上,中国人将艺术品作为实物资产配置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从宋以来到明清两代,士大夫就将自已收藏的艺术品作为产业的一部分传给下一代。中国近现代第一代企业家,民国时期的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刘鸿生等,不是留过学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如声名显赫的大实业家张謇,不仅办有博物苑和图书馆,并收藏了上至宋的贾师古、元钱选、赵孟頫等一大批大名家绘制的佛像,还收有不少名家字画和古董。他们那一代企业家有着良好的文化学养,完全把艺术品作为一种喜爱,当然也是财产的一部分。

  2016 年春拍,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推出西关大宅专场把古书画、家具、瓷器、文房杂项等艺术地铺陈开来, 营造出一个中国家族理想居室。

  收藏 拍卖:中国当代企业家群体学习和投资艺术品的意识如何?

  高鹏飞:与民国时期的企业家不同,当代中国企业家大多在文革前后出生,在八五 美术思潮时期创业,早年基本上接触不到艺术品。所以他们成功后,并没有艺术品是一种实物资产的概念,而基本上将艺术品作为一种快速投资回报的手段。这是当代企业家与民国时代企业家最大的不同。目前中国的富二、三代(80 后、90 后)相当部分留过洋,对现当代艺术品接触的视野比父辈们更开阔,既能接受近现代艺术品,也能较快地接受当代艺术,这是他们与父辈的不同点。有些海归富二代已将收藏的重点放在了当代艺术上。而他们父辈传下来的艺术品大多数是近现代的,目前价格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增值周期会较长。而当代艺术虽然风险较大,但其增长性高、获益节奏快。当然,这需要艺术修养的知识体系来判断当代艺术未来的价值。

  目前中国企业家收藏艺术品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真正热爱和研究艺术品,家族内传承有续,倾家荡产的收藏、研究艺术品。从我们家族三代人传承下来的东西看,上至宋代下至当下的艺术品,我收藏只研究它的艺术价值何在,风格从何而来,精髓是什么,而不太关心市场上浮动的价格。第二种是只关心艺术品的投资价值,但缺乏相应的艺术领域专业知识,只知道艺术品是一种资本,将其作为像股票一样快速的投入产出。目前中国大多数富二代宁愿要货币、房产、汽车、庄园,最次才考虑艺术品。

  收藏 拍卖:在很多西方专业人士看来,投资艺术品增值需要非常漫长的等待,暴涨更是小概率事件。但中国拍卖场上屡屡出现天价,几年增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中国艺术品市场和西方不一样吗?

  高鹏飞: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这段历史时期,张伯驹等先生将毕生收藏的许多历代国宝级名人字画捐给国家,周恩来总理指示从海外回购了一批流失的文物,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不仅没有艺术品市场,在老百姓头脑中艺术品也是没有价值的。直到上世纪90 年代初,中国艺术品市场才出现生机。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五年一小涨十年一大涨几个轮次。

  艺术品价格曲线实际上是经济增长的函数。根据美国会计准则,当人均GDP 超过1000 美元时,一个国家的艺术品购买力开始进入起步阶段。中国的GDP 在2003 年就达到1000 美元,到2015 年已超过8000 美元。可以说,中国正处于一个艺术品在金融资本进行圈地的运作期。

  收藏 拍卖:就您家族收藏经验而言,艺术品投资是非常好的资产传承方式吗?

  高鹏飞:我们家族三代收藏。从文革时期,我个人开始收藏艺术品,我的收藏只进不出,不断购入艺术品和接触欧美艺术品。从2005 年至今,我既不出手也不入藏,而是花了十年时间对艺术品市场观望、考察、分析、对比。

  前几年,我曾作过一个跨长时间段的分析对比。前面谈到中国近现代艺术品价格已经到了巅峰期(不排除泡沫)。艺术品进入亿元时代,欧美花了百多年时间,而中国只花了不到二十年时间。与中国近现代艺术家大致同一时代的欧美艺术家,如雷诺瓦1876 年创作的《煎饼磨坊的舞会》,在1990 年拍出1.28 亿美元;梵高1890 年所作的《嘉舍医师画像》,在1990 年拍出1.36 亿美元等。中国清代画家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在2009 年拍出1.34亿人民币,此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更是高潮迭起。

  欧美艺术品经过百年市场洗礼才跨过亿元关口,而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二十年就跨过了亿元关。原因是多方面的,抛开别的不说,从市场角度说,一二级市场混乱无序始终是一个桎梏,没细分市场的制度造成了哄抬物价的现状。这就是欧美艺术品市场稳定发展与中国艺术品市场起伏迭宕难以稳定的最主要原因。这也是我十年观望,既不出手也不入藏的原因。

  收藏 拍卖:家族财富管理中艺术品配置,在西方已经有了上百年时间,在中国则刚刚兴起。在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似乎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高鹏飞:中国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尚不成熟和规范,缺乏专业性和透明性,这成为当代企业家在资产配置上把艺术品作为最不稳定的部分的原因。所以敢于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的企业家,不仅自身要逐步建立艺术品的知识体系,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目前以民营银行为主)艺术品专业咨询和财富管理机构的支撑,这是中国企业家投资艺术品的一个特点。

  而欧美收藏家的资产配置正好相反,艺术品是资产中最稳定的因素。除了文化背景不同外,究其主要原因他们的艺术品是家族性的传承,家族显赫,流传有序,既有史书记载又有后人当担,以旧换新源远流长。他们无需这些机构的帮助,反而这些机构要依靠这些家族来发展自己的业务空间。

  19 世纪英国水彩大师特纳(JMW Turer)布鲁塞尔市政广场。出自罗斯柴尔德家族旧藏。目前为高鹏飞收藏。

  收藏 拍卖:家族财富管理在国内很大程度是一项银行业务,衍生出多种艺术金融产品。作为收藏家,您怎么来看待这些金融产品?是否会纳入到自己的资产配置中来?

  高鹏飞: 在长期的收藏实践中,我个人总结出黄金、艺术品、主营产业抗风险定律,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认为和平年代,家族财富配置可考虑三三四分割:三成储备黄金,三成购买艺术品、四成为主营产业(包括部分不动产)。其中,黄金是一切货币的根本,它的稳定性不容置疑,在资产配置中储备一定的黄金是非常必要的。成长性好的艺术品,升值能力很强,可用购买艺术品赚来的货币再进行下一轮的三三四配置。 当然投资当代艺术品,存在着非常多的不稳因素,创造太快,毫无秩序。以我家族收藏的经验,当代艺术品占全部艺术品收藏的20% 即可。

  至于金融衍生品,我认为是一种博彩游戏。人人都能投资,但只有少数人获利。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只有货币观念,只知道当前哪类艺术品或大师的东西值钱,但他们没有评估艺术品价值能力,不像西方如苏黎世银行有估价的能力可以做艺术品抵押。

  随着中国人的艺术修养逐步提高,艺术品作为一份资产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放到更大的史学观和精神物质观来看,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物质,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具有一定的货币功能。但如果仅将它作为一种资本运作,人为因素太大,泥沙俱下,一但经济下行或天灾人祸,艺术品难免波动。如果收藏源于热爱艺术,在家族财富管理中理性地将艺术品配置一定比重,不但可以获得艺术修养的提升,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资产回报。

  (编辑/董萍 图文整理/易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