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爱好者的自学心路历程4-壬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3

大六壬自学心得:探索入门经典《壬归》的独特价值


在自学大六壬的旅途中,四无君反复研读《大六壬指南》的同时,发现了一本深深影响他的书籍——《壬归》。这本书虽然版本繁多,有原名《大六壬总归》和台湾版《新编日用涓吉大六壬总归》,但四无君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壬归》更为明智。


《壬归》的魅力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它以理气象数为线索,区别于市面上的其他六壬著作。与《新编总归》的包罗万象不同,《壬归》更注重结构与逻辑,它的卷一“提纲例约”是精华所在,通过详实阐述四课加临、用神生克等基础概念,引导读者理解六壬的核心框架。即使是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四无君,也能顺畅阅读,因为其语言通俗易懂。


卷二的“理气象数说”虽然看似抽象,但其实蕴含着实用的哲学理念。作者强调,六壬并非人文社科的象征,而是一种基于理性计算的科学,不能仅凭类象解读。《壬归》中“万象者,天地之化体也”这句话,提示我们理解六壬的关键在于理气结构,而非表面现象。理为先、象为后,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壬归》并非无懈可击,它只是古法六壬的入门指引。看完它,断课能力或许可得,但要达到精通细致的层次,还需更深入的学习。《壬归》更像是学习《断案》的敲门砖,学习之路仍漫长且充满挑战。


在理解《壬归》的过程中,四无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谨慎对待的观点。例如,书中“阳现其象,情归于阴”的表述,有时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阳神的象可能并不直接表示事件,阴神也并非总是原因,如甲子日干上子乘天后的案例,戌的双重作用就揭示了复杂的关系。此外,《壬归》对空亡和落空的理解也有待商榷,比如关于空亡凶吉的断定并不总是准确无误。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但对新手来说,《壬归》仍不失为一门宝贵的学习资源。其价值在于引导入门,纠正误解,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无君坚信,虽然《壬归》并非完美,但它在自学大六壬的道路上,确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指引。


你是否也从《壬归》中学到了什么呢?或是对其他书籍有何独到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心得。关于后续的旅程,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