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观、教育方法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氛围,家长的言行、教育方式,无一不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当今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任性等。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 。有人曾说:“中国的孩子聪明才智是世界闻明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名的 。”造成中国孩子心理素质差与他们的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观点是密不可分的。
一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1 、重智轻德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长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未成年人在成长中所受到的第一教育。在很多家庭中,只重视了孩子智力方面的教育,把能够获得好的成绩上大学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 。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在集体中,任何事情自己都不能吃亏,什么团结互助,社会公德都不用遵守等。又如:马加爵杀人事件,孩子杀死父母,学生打伤老师等事件,也证实了重智轻德教育带来的危害,使很多高智商的大学生、青少年走上了不归路。忽视了德的教育,不知道怎样做人,没有做人的准则,只关心自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的关心,使之成为一个自私又低级趣味的人 。
问题2:重智轻能
当今家庭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由于受历史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知识匮乏,教育水平低,对社会变化认识不足,往往认为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事情,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学习很不错,但应变能力、劳动能力 、语言交往能力 、自律能力 、生存能力 、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显得比较差 。
在当今家庭中,有部分家长认识到,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加大了“智”的投入,削弱了“能”的培养。如在家中,父母对孩子总是说:“扫地 、择菜 、洗衣……这些家务事都不是你们应该做的,只要认真读书就行了 。甚至洗脸洗脚也都由家长代劳,孩子心里需求什么,想做什么也由家长代替,不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参加活动,结果孩子走入社会,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束手无策。
问题3:重养轻教,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
当今很多家庭中,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满足孩子的物质方面的一些需求,如生活的、营养方面的需求 。以宠 、以爱代替教育 。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条件也在不断的提高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总认为孩子穿得不好,不与众不同,不高雅,受人瞧不起,故常给孩子穿高档名牌,什么都要最好的,才显得最有档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孩子,整天蹦蹦跳跳,精神饱满,而家长总是担心营养不良,认真搭配一天三餐,给孩子买营养品和营养药物等,把孩子养得胖胖的,凡是粗粮不给孩子吃,因为怕伤了胃,凡是粗衣不给孩子穿,因为粗衣伤皮肤。孩子要吃什么,穿什么立即就给孩子买,上学 、放学要坐车,怕雨和太阳淋坏、晒坏了孩子,怕孩子累,久而久之,让孩子养成了金钱和物质享受的`习惯,忽视了对孩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计划用钱的教育,长此下去,一旦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孩子将无法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失去生存能力 。
问题4:重言教,轻身教
有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这也不是那也不对,贪玩好耍,不求进步,但家长忽视了自身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当今家长,均从烦重的家务劳动中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交朋会友,经常是几个朋友坐在一起打牌到深夜。而家长却常常对孩子这样说:“你们又在玩了,不读书,不做作业,不做……不做……,”总是指责孩子,没有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去读书学习 。理由很充足:父母是成年人,可以玩,孩子没有长大不能玩。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其家长本身却对其长辈不尊重,对父母不孝敬,对他人不关心。
如:有一个家庭,父亲怕苦,在很年轻时,找借口退出工作岗位整天闲逛,母亲无工作,哥哥初中毕业无事可做,小女儿很小,导致家庭生活窘迫困难,父母不是设法谋求生计,而整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白天瞧瞧谁家的东西放在哪,哪块菜地里什么菜长大了,晚上趁天黑无人注意,把白天进入眼帘的物件归为已有。然而对孩子则说:你们看,父母多苦多累,生活很艰难,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才能有好工作,才能生活得好。无论做什么都要不怕吃苦,更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 。但当孩子悄悄把别人的钱物拿回家时,家长总是满脸堆笑的接过去说:这样做不对,下次不能这样了。父母的行为仍旧续前。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孩子在父母的行为语言的教育下,逐步习惯了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成为父母言行的延续和影子。
古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们作父母的在孩子面前,少一些指责性的唠叨,简单空洞的说教,处处以身作则,孩子也就会耳闻目濡,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家长要求孩子什么,自己首先做到,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问题5:棍棒教育
古言道“不打不成才,黄荆棍儿出好人”。在我们的家长中,经常这样说,行动上也就这样做,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首先,拳棍交加,进行一次暴风雨般的皮肉洗礼,风雨过后,孩子还弄不明白为什么受了这般皮肉苦,总是埋怨父母不喜欢他,甚至怀疑是否亲生。
我班有一李姓学生,父母亲文化水平不高,父亲无工作,靠母亲给人剪发挣来微薄的一点钱维持家庭生活。父亲无事可做,还经常出入茶馆酒店进行赌博,常和邻居街坊打闹等。回家后,将气发在母子俩身上,父亲还常对孩子说:“如果谁惹了你,你就给我打,有老爸给你撑腰呢!”就这样,孩子在学校里经常瞅见这个同学不顺眼,一阵拳头,那个同学使我不舒服,一阵脚踢,无故将同学追打,还满是理由:我觉得不舒服就要打他们。甚至还带着“银光闪闪”的水果刀到学校“防身自卫”,威胁着同学的安全。
又如一杨姓学生,在家里无论是谁,决不示弱,拿着扫帚追打外婆,和父母暴跳如雷,无论家长用捆吊,拳击等多种酷刑,也未能使他屈服。家长很是头痛,认为此孩子是一块朽木,无药可救。当杨某正和家长不依不饶不可收拾时只要老师问:杨×同学,你怎么了?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吗?该学生于是悄然无声,便低头不语,家长总纳闷:老师没有我们这样施重刑,他反倒不反抗了。
“不打不成才”。粗暴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后果是:(1)孩子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会使其精神紧张,有损身心健康,造成两代人的感情隔阂;(2)孩子因慑于暴力,往往不敢向父母讲实话,久而久之,容易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3)孩子的模仿性很强,以后也会成为粗暴的人。
二、加强学习,改变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亲们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须由新生一代来承担,而父母亲就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由此可见,父母亲教育方法与父母亲的教育态度、教育水平、文化素养等是密切相关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提高人口的素质,促进社会教育化、学习化,必须加强对家庭生活的科学指导,使家庭生活能形成一个优良的学习教育环境,逐步走向现代化、科学地教育子女,让孩子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认识周围的世界。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要从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耐心教导,不做违背社会道德与规范的事。在家里,从小事做起,加强各方面的能力训练,听从父母的教育,尊敬长辈,并在家里的交流中,训练他们语言交流的能力。家长面对孩子重复犯错,也要耐心指导,给予多次改正的机会。平时,在家里,家长要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孩子怎么做,家长首先怎么做,事事起表率作用。培养孩子勤劳、勤俭、不讲吃穿、不攀比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家长??第一位教师的面前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家长同时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庭教育方法,克服重智轻能,重养轻教的现象,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