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的难问题,学家进

1.王在晋修重城之迷
我看过一些书,关于这个问题有3种不同解释
1.能力不够,一般人看来都比较离谱,《明朝那些事儿》支持这种说法
2.别有用心,他指望用这种离谱的方法让皇帝撤了他的职,后来他也真的撤到了南京。
3.老谋深算,把重城送努尔哈赤,给他做据点,引其主力在山海关决战,拉长努的补给线,还可由天津.登.莱出海军,配合毛文龙,在大小凌河截其粮道和后路。孙承宗反对另有理由:怕这个举措太明显,导致努狗急跳墙,攻朝鲜和林汗丹,增大毛文龙,朝鲜. 林汗丹的压力。
2.崇祯刚愎自用.多疑之谜
50多个大学士,10多个兵部尚书实在是由于阉党案后官员良莠不齐,而且言官弹劾成风才换的,大多也不是崇祯杀的,我认为他不是刚愎自用,多疑的,在对待祖大寿问题上他很理智。
3.我认为袁崇焕死不足惜,锦州又不是战略要地,浪费。我较赞同熊廷弼、王在晋,高第、王之臣,辽东不要了,把辽民迁入关内,坚壁清野,使努无法掳掠人口,支持毛文龙在敌后策反。若其来攻山海关,引其主力在山海关决战,拉长努的补给线,还可由天津.登.莱出海军,配合毛文龙,在大小凌河截其粮道和后路。而孙承宗也有一套,步步推进,谨慎地收复辽地,袁崇焕在辽地浪费了大量的国力,还杀了毛文龙,以粮资寇,死不足惜
我是很认真的,别乱复制来糊弄我!悬赏100,好的话我还加!
http://tieba.baidu.com/f?kz=170890177是较好的帖子,我的观点由此来,大家可对照地图看看。
谢谢!!

第1个回答  2009-06-07
看样子你也看了不少书了
我也没有太多时间回答你
可以告诉你
王在晋也是有本事的人,他的方略实际上更符合当时的情况。
先说孙承宗修宁远城吧,把大明的土地延伸200余里,只有200里,作为山海关的桥头堡,实际作用是有的,加强山海关的安全。
但是却是得不偿失。关外屯兵8万 加山海关内6万,一共关东兵力14万。每年粮响680万两。孙承宗一屯就是4年。可把大明托的够呛。自古打仗哪有屯兵前线10于万,却不打仗的。最后柳河一败。算把孙承宗4年心血付之一炬、耗时耗力也没练出强兵。而袁崇焕也是总了孙承宗的老路。除了修城屯兵。没啥创意。最后让皇太极绕道蒙古。奇袭北京。历时数年的关宁防线,变成马其诺防线。
更要名的时,这个防线葬送了大明10万兵力,洪承畴也搭进去了。可见孙承宗当初想法的幼稚。以为为大明多占点土地就是功劳。岂不知得不偿失。
王在晋,在关外多年,熟悉大明于清兵的情况。而孙承宗则是教书先生出身。对兵事一无所知。照搬挪用俞大猷的车骑阵对付清兵,这本身就是个错误。